-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tǒng)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論法的精神(下)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05692
- 條形碼:9787100005692 ; 978-7-100-00569-2
- 裝幀:6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論法的精神(下) 本書特色
作者闡述了自然法理論、法和法律定義,法律與政體關系,以及政體分類、各種政體的性質和原則等問題。闡述政治自由和三權分立學說,并以英國為例提出了君主立憲制的政治主張。論述了自然條件同政治法律的關系,認為自然地理環(huán)境對社會政治法律制度具有重大的制約性。論述了法律和工業(yè)、商業(yè)、貨幣、貿易、人口及宗教等關系,主張興辦工商業(yè),發(fā)展貿易,反對橫征暴斂,促進國際交往和世界和平。并論述羅馬繼承法和法國民法的起源和變革。強調嚴格區(qū)分各種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和制定法律應遵循的原則及其應注意的問題。
論法的精神(下) 內容簡介
書籍所蘊藏的思想財富和學術價值,為學人所熟知,毋需贅述。這些譯本過去以單行本印行,難見系統(tǒng),匯編為叢書,才能相得益彰,蔚為大觀,既便于研讀查考,又利于文化積累。
論法的精神(下) 目錄
第四卷
第二十章 從貿易的本質和特點論法律對貿易的關系
向繆斯女詩神們祈禱
**節(jié) 貿易
第二節(jié) 貿易的精神
第三節(jié) 人民的貧困
第四節(jié) 各種政體下的貿易
第五節(jié) 經營節(jié)儉性貿易的民族
第六節(jié) 航業(yè)發(fā)達的幾種后果
第七節(jié) 英國貿易的精神
第八節(jié) 有時候人們如何排斥節(jié)儉性的貿易
第九節(jié) 專有性的貿易
第十節(jié) 適宜于節(jié)儉性貿易的制度
第十一節(jié) 續(xù)前
第十二節(jié) 貿易的自由
第十三節(jié) 貿易自由的破壞
第十四節(jié) 有關沒收商品的貿易法規(guī)
第十五節(jié) 人身的拘禁
第十六節(jié) 一項良法
第十七節(jié) 羅得的法律
第十八節(jié) 商事裁判
第十九節(jié) 君主不宜經商
第二十節(jié) 續(xù)前
第二十一節(jié) 君主國貴族的貿易
第二十二節(jié) 一個奇特的見解
第二十三節(jié) 哪一種 不宜貿易
第二十一章 從世界貿易的變革論法律與貿易的關系
**節(jié) 幾點一般性的考慮
第二節(jié) 非洲的民族
第三節(jié) 南北方民族需要各異
第四節(jié) 古今貿易的主要差異
第五節(jié) 其他差異
第六節(jié) 古人的貿易
第七節(jié) 希臘人的貿易
第八節(jié) 亞歷山大及其征略
第九節(jié) 亞歷山大后希臘各君王的貿易
第十節(jié) 繞行非洲
第十一節(jié) 迦太基和馬賽
第十二節(jié) 德洛斯島和米特里達特
第十三節(jié) 羅馬人的氣質和航海事業(yè)
第十四節(jié) 羅馬人的氣質和貿易
第十五節(jié) 羅馬人和野蠻人的貿易
……
第五卷
第六卷
原編者注
本書引證書籍目錄
譯名對照表
論法的精神(下) 節(jié)選
哥倫布發(fā)現(xiàn)了美洲;雖然西班牙派遣很少軍隊到那里去——歐洲的小君主也同樣有能力派遣那么少軍隊——,但是它卻征服了兩個大帝國和一些別的大國。 當西班牙人發(fā)現(xiàn)并征服西方的時候,葡萄牙人從東方推進,進行征服和發(fā)現(xiàn)。這兩個國家互相遭遇了。它們訴諸教皇亞歷山大六世,教皇劃出著名的分界線,判決了一項大爭訟。 但是其他歐洲國家不讓西葡二國安享他們分割到的份額。荷蘭人把葡萄牙人從幾乎所有的東印度地區(qū)驅逐出去;許多國家在美洲建立了居留地。 起初,西班牙人把發(fā)現(xiàn)的土地看做是征服的對象。但是比他們更高雅巧妙的民族卻發(fā)現(xiàn)這些土地是貿易的對象,并以這種看法指導他們的計劃。幾個民族的做法是非常聰慧的:他們把統(tǒng)治權交給商人的公司。這些公司管轄遙遠的國家純粹是為著商業(yè);它們成了一種附屬的大國,而不使本國感到為難。 人們在那里建立的殖民地具有一種附屬的性質;不論今天的殖民地是屬于國家本身或是屬于某個建立在國內的貿易公司,都是如此。在古代殖民地中,這種事例是極罕見的。 建立這些殖民地的目的是要在比同鄰近民族貿易還要優(yōu)越的條件下進行貿易。同鄰近民族貿易時,一切利益是相互的。既成的慣例是:只有母國①可以同殖民地通商。這是有重大理由的,因為建立殖民地的目的是擴展貿易,并不是創(chuàng)建一個城市或一個新的帝國。 因此,歐洲仍然有一條基本法,就是:同外國殖民地進行的一切貿易都被看做是一種純粹的“非法營業(yè)”,應該依國法治罪。關于這點,我們不應該依據古代民族的法律和事例去判斷;這些法律和事例在這里幾乎是不適用的①。 人們又公認,母國間建立了貿易,并不因此就可同殖民地進行貿易。殖民地永遠是在禁止之列的。 殖民地失掉了貿易的自由。它們的這種不利的地位顯然由于母國的保護而得到補償;母國用武力保衛(wèi)它,或用法律支持它。 從此就引申出歐洲的第三條法律,就是:當外國被禁止同殖民地貿易的時候,外國就不得在殖民地的海域航行,但經條約規(guī)定者不在此限。 國家和整個世界的關系,就好像個人和國家的關系一樣。國家也和個人一樣,受到自然法和它們所制定的法律的拘束。一個民族可以把海割讓給別的民族,也可以割讓土地。迦太基人要求羅馬人航行不得超過某些界限②,就好像過去希臘人要求波斯王老是要遠離海岸在一匹馬所能奔馳的距離之外③。 我們的殖民地極為遼遠,這對這些殖民地的安全并無妨礙;因為母國保衛(wèi)它們雖然感到遼遠,但是母國的競爭國要征服它們也是同樣遼遠的。 此外,由于距離遙遠,到那里去殖民的人不能適應那么不同的氣候下的生活方式,因而不得不從本國攜帶一切使生活舒適的東西。迦太基為了使撒地尼亞人和科西加人更加從屬于自己,便禁止他們墾殖、播種或制作任何同自己相類似的東西,違者處死①。它從非洲把糧食運給他們。我們已達到相同的階段,但沒有使用那樣嚴峻的法律。我們在西印度各島的殖民地可真妙極了。它們擁有的貿易物品是我們所沒有,也不可能有的;而它們又缺少我們的貿易物品。 發(fā)現(xiàn)美洲的后果就是把歐洲、亞洲和非洲連接起來了。歐洲同亞洲那一大塊稱為東印度的地區(qū)進行貿易,美洲則把貿易的貨品供給歐洲。銀,作為一種標記,對貿易是很有用的金屬;但這時,作為商品的銀,又已成為世界上*龐大的貿易的基礎了。未了一點:非洲的航行成為必要的了;它供給人手到美洲的礦山和田地去工作。 歐洲的權勢已達到了極高的程度;它消費浩大,事業(yè)顯赫,經常維持眾多的部隊,甚至維持那些*無用的、只是為炫耀而設置的部隊;人們只要看看這些情況,就將了解歐洲的權勢已是歷史上無可倫比的了。
論法的精神(下) 作者簡介
孟德斯鳩(1689—1755),出生于法國波爾多附近的一個貴族世家,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法學家,是西方國家學說和古典自然法學理論的奠基人之一。他與伏爾泰、盧梭合稱為“法蘭西啟蒙運動三劍俠”。他的著述不多,主要著作有《波斯人的信札》和《論法的精神》《羅馬盛衰原因論》。 張雁深 (1910—1968) 翻譯家,精通英、日、法、意大利四門外文 自燕京大學畢業(yè)后,留校任職。1952年調入 近代史研究所史料編輯組,從事史料翻譯、編纂、考辨工作。他還是頗有成就的中外關系史專家,所著《法文本中法外交關系史》(燕京大學法文朋友月刊社1939 年版)、《中法外交關系史考》(長沙史哲研究社1950 年版)、《民國外交史料輯佚》(開通書社1951 年版)等均為學界所稱道。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