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死屋手記(陀思妥耶夫斯基選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66077
- 條形碼:9787020166077 ; 978-7-02-016607-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死屋手記(陀思妥耶夫斯基選集) 本書特色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西伯利亞那所“沒有屋頂的大監獄”十年后寫成的一部獨特的小說 ★俄國文學中**部真實、完整地描繪監獄生活和囚徒的作品 ★“這里有它自己獨特的法律,自己的服裝,自己的風俗習慣,這里是一座真正的死屋,這里的生活和其他任何地方的生活都不相同,人也是特殊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誕生二百周年紀念版,隨書贈送藏書票! ★“人類靈魂的偉大的審問者”——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作 ★世界*心理描寫大師,他的作品“代表了俄羅斯文學的深度”。 ★精美雙封面設計,閱讀+收藏佳品!
死屋手記(陀思妥耶夫斯基選集) 內容簡介
《死屋手記》是一部描寫沙俄時代監獄生活的小說,陀思妥耶夫斯基以親身經歷為基礎,用客觀、冷靜的筆調記述了他在苦役期間的見聞,勾畫出了各種人物的獨特個性。
死屋手記(陀思妥耶夫斯基選集) 目錄
目次
譯本序
**部
引言
第 一 章死屋
第 二 章*初的印象
第 三 章*初的印象
第 四 章*初的印象
第 五 章**個月
第 六 章**個月
第 七 章新交。彼得羅夫
第 八 章果敢的人們。盧奇卡
第 九 章伊賽·福米奇。澡堂。巴克盧申的故事
第 十 章圣誕節
第十一章演戲
第二部
第 一 章醫院
第 二 章續
第 三 章續
第 四 章阿庫莉卡的丈夫(故事)
第 五 章夏天
第 六 章監獄里的動物
第 七 章請愿
第 八 章獄友
第 九 章潛逃
第 十 章出獄
死屋手記(陀思妥耶夫斯基選集) 節選
**章 死屋 我們監獄位于要塞的邊緣上,緊靠著要塞圍墻。有時,你透過木樁柵的縫隙向外窺視上帝的世界,看看能否瞧見點兒什么?——你看到的只是一小塊天空,高高的、野草叢生的土圍墻,日日夜夜在圍墻上來回巡邏的衛兵;這時你會這樣想:若干年后,倘若再來透過木樁柵的縫隙向外窺視,你看到的大概仍將是這堵圍墻,同樣的衛兵以及那塊小小的天空,不過,那天空并不是監獄上面的天空,而是另外一個遙遠的、自由的天空。監獄大院長二百步,寬一百五十步,呈不規則的六角形,四周被高高的木樁柵圍起來,木樁柵是由一根緊挨著一根深埋在土里的、上端削尖、橫釘著木板條的高大木樁構成的:這就是監獄*外面的一道院墻。院墻的一邊開著一道堅固的大門,大門總是關閉著,日日夜夜由衛兵守衛著,只是在需要放我們出去干活的時候才打開。這座大門外面便是光明而自由的世界,那里的人們過著真正的人的生活。生活在院墻里面的人,往往把外面的世界想象為某種無法達到的仙境。這里是一個獨特的世界,它和其他任何一個地方都不一樣;這里有它自己獨特的法律,自己的服裝,自己的風俗習慣,這里是一座真正的死屋,這里的生活和其他任何地方的生活都不相同,人也是特殊的。我現在要敘述的就是這個特殊的角落。 你一走進這個大院,便會看見院子里有幾排房屋。兩排長長的木房沿著寬闊的內院兩側伸展開去,這就是獄室,囚犯們分類住在這里。接著,院子深處有一排同樣的木房,這是伙房,它分為兩部分;再往后,還有一排木房,它是一排被當做貯藏室和庫房使用并堆放雜物的棚子。院子中間空蕩蕩的,是一塊相當大的平地。犯人在這里集合排隊,早上、中午、晚上在這里點名,有時一天要點好幾次名——這要根據衛兵的多疑程度以及他們計算人數的能力而定。周圍,木房和木樁柵之間,還有一大片空地。犯人中那些性格孤僻而又郁悶的人,都喜歡在工余時間到木房后面去散步,以避開眾人的眼睛,想自己的心事。我常常在散步時和他們相遇,我喜歡端詳他們那抑郁不樂、打著烙印的面孔,揣測他們都在想些什么。有個流放犯喜歡在空閑時數木樁的數目。木樁共有一千五百根,他一根一根地數著,并在上面做記號。每根木樁代表一天,他每天記下一根,這樣,根據尚未做記號的木樁的數目,一眼便可以看出,到刑期結束時他還要在獄中待多少日子。當他記完這六角形的木樁柵的一邊時,他感到由衷的高興。他還得在獄中度過很多年頭;不過,在監獄里是有時間學會忍耐的。有一次,我看見一個在獄中被關押了二十年的犯人,在獲釋時如何向獄友們告別。有人記得他*初入獄時還很年輕,那時他無憂無慮,既不考慮自己的罪行,也不考慮對自己的懲罰;可是出獄時他已變成一位頭發斑白的老人,面色憂郁而愁苦。他默默不語地走遍我們所有的六個獄室。他每走進一個獄室,便向圣像祈禱,然后向獄友們深深地鞠躬,請求他們原諒。我還記得,有個犯人入獄前原是西伯利亞的富裕農民,一天晚上被叫到傳達室。半年前他曾得到通知說,他原來的妻子已經改嫁,因此他傷心得要命。可是現在她卻親自探監來了,并給他送來了東西。他們談了大約兩分鐘,兩個人慟哭了一場,便永別了。等他回到獄室時,我看到了他臉上的表情……是的,在這個地方,人是可以學會忍耐的。 天一黑,我們便被關進獄室,一夜不許出屋。每當我走進我們的獄室時,我心里總是感到十分沉痛。一排又長又矮又令人窒息的大房間,動物油蠟燭發出朦朧的光線,屋里充滿著使人喘不過氣來的悶熱氣味。我直到現在還不明白,我怎能在這兒度過了十年。我在通鋪上占有三塊木板:這就是我的全部位置。在我們這間獄室的通鋪上,一共睡著三十個人。冬天,門很早就上了鎖,可是要等大伙都躺下睡覺,還得等上四個小時;睡覺前是一片喧嘩聲,吵嚷聲,笑聲,咒罵聲,鐐銬的叮當聲,油煙的氣味,剃去半邊的頭,打著烙印的臉,破衣爛衫,全都是被責罵和被侮辱的……唉,人的生命力真強啊!人是一種能習慣于任何環境的動物,我以為給人下這樣一個定義是*恰當不過的。 我們監獄里關押著二百五十個人——這個數字幾乎是固定的。一些人被送進來,另一些人期滿后被放出去,還有的則死在獄中。唉,這里什么樣的人沒有啊!我想,俄國的每一個省、每一個地區,大概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被關在這里。這里也有非俄羅斯人,有幾個流放犯甚至來自高加索山區。所有的犯人都是按照犯罪的程度來劃分的,也就是說按照他們刑期的長短來劃分的。應當說,這兒各種各樣的罪犯都有。民事苦役流放犯是全獄犯人的基礎。這類犯人的一切權利均被剝奪,他們已與社會完全失掉了聯系,他們臉上的烙印永遠證明他們是被拋棄的人。他們被流放到這兒來服苦役,刑期一般是八至十二年,刑滿后作為移民被發配到西伯利亞的一些鄉村。這里也有軍事犯,他們的公民權未被剝奪,其處境類似俄國某些軍犯連中的犯人。他們的刑期較短,刑滿釋放后往往被送回原地或西伯利亞的一些邊防營去當兵。可是他們當中有許多人釋放后,往往因再次犯下重大罪行而又立即被送回監獄里來,不過這次刑期就不是短期,而是二十年了。人們把這類罪犯叫做“終身犯”。盡管是“終身犯”,但他們的公民權并未完全被剝奪。*后,還有一類*可怕的犯人,他們人數頗多,主要是軍人。這一類叫做“特別部”。犯人是從俄國各地發配到這兒來的。他們自認為是“終身犯”,也不知道自己的刑期。按照法律,他們應當從事兩倍或三倍的苦役勞動。在西伯利亞開設*繁重的苦役營以前,他們一直被關押在監獄里。“你們服苦役有期,而我們服苦役無限”——他們對其他犯人這樣說。后來,我聽說這一類苦役犯被廢除了;此外,在我們要塞里,連民事犯部也被取消了,而只設單一的普通軍犯連。當然,與此同時,獄方長官們也有所調換。所以,我所描述的是早已逝去的往事了…… 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這些往事現在回憶起來,猶如一場噩夢。我還記得我入獄時的情景。那是在十二月里的一個傍晚。已是黃昏時分,犯人們收工回來,正準備點名。一個大胡子士官終于把通向這座奇怪的牢獄的大門給我打開,讓我走了進去。從這時起,我將要在這座牢獄里度過許多個年頭,經受許許多多的艱難困苦,如果不是親身體驗過,我對于這種艱難困苦是不會有任何了解的。比方說吧,我無論如何也不敢設想:在整整十年服苦役期間,我從來沒有單獨一個人在一起過;一次也沒有,就連一分鐘也沒有過。還有什么比這更可怕、更令人痛苦的呢?干活時,有衛兵監視,回到監獄,有二百多個獄友和我在一起,我一次也沒有單獨一個人在一起過!不過,還有比這更使我不習慣的事情呢!
死屋手記(陀思妥耶夫斯基選集) 作者簡介
作者: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國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也是文學創作思想極為復雜的作家。擅長心理描寫,細膩而深刻地揭示人的精神上的病態情緒。代表作有《死屋手記》《罪與罰》《白癡》《群魔》《卡拉馬佐夫兄弟》等。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二體千字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