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剩女時代 本書特色
“剩女”是一個被虛構出來的群體嗎? 北上廣深的單身職業女性,*重要的任務就是嫁人? 中國丈母娘推高房價是偽命題? 為何對女性而言,房產遠比工資收入更重要? “剩女”們積極向往婚姻,卻在買房與財產分配上做出消極妥協。 歷時五年的研究,283例訪談,揭穿“剩女” “大叔控”以及結婚買房、家庭暴力背后的隱秘真相。
剩女時代 內容簡介
在中國,年滿27歲的未婚女子被冠上“剩女”之名,并根據年紀依次區分為“剩斗士”“必剩客”“斗戰剩佛”和“齊天大!。她們面臨來自社會、家庭的巨大壓力,不得不“積極”結婚,因而在買房與財產分配上做出“消極”的妥協:情愿或不情愿地將房產單獨登記在丈夫名下,即便自己出資購房也是如此。經濟上的不平等更容易造成夫妻關系各個層面的不對等,在婚姻因家暴與外遇而解體時,她們的境遇更是雪上加霜。 她們該如何在女性維權步履維艱的環境下安身立命?面對不公,她們如何反擊根深蒂固的性別歧視? 作者洪理達對中國女性的建議: 1. 如果你決定結婚買房,確保在房產證上寫上自己的名字。千萬別主動放棄你一生中*貴重的財產的所有權。 2. 千萬別為結婚而結婚。很多條道路都可以通往幸福的人生,如果你維持單身狀態,又有志趣相投的朋友支持你,你也能夠**程度地實現自我價值。
剩女時代 目錄
剩女時代 相關資料
“洪理達以生動淺白的筆調,直書城市專業女性在中國飆升的經濟發展中所遭遇的不平等對待! ──柯瑞佳(rebecca e. karl),紐約大學學者 “研究深入、引人入勝。來自中國『剩女』的親身剖白扣人心弦。對中國或女性問題有興趣者不容錯過。” ──魯可蒂(kristie lu stout),美國有線電視(cnn)新聞國際網絡主播及記者 “文筆吸引人、富啟發性。這是個時常被忽略的重要議題,必讀! ──華志堅,《中國一把抓:你未必深知的108個問題》(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what everyone needs to know)作者 “出色、吸引人、創新的當代中國研究,是從社會學角度對性別政治經濟提出質疑的重要著作之一! ──劉禾,《中國女性主義的誕生》(the birth of chinese feminism)編者之一 “中國在國際間營造女性教育水平提升、財產增加的形象,背后實隱藏了嚴峻的性別不平等──中國女性在教育和財產方面的改善,反而為她們招來攻擊。洪理達以平實的文筆陳述這些不公平現象,既易讀且引人入勝。” ──女性主義及婦女研究協會(feminist and women’s studies association)書評
剩女時代 作者簡介
洪理達,出生于香港,自小隨外交官父親與語言學家母親常駐國外。于哈佛大學修讀東亞研究,在斯坦福大學取得亞洲研究學學士學位,后在清華大學取得社會學博士學位。 1996年擔任香港亞洲電視臺記者,1998年擔任美國CNBC駐上海記者,之后以“美國之音”記者身份長期派駐北京。2002年榮獲專業新聞工作者協會頒發的優秀記者獎。作品散見于《紐約時報》等媒體。 李雪順,1969年出生于重慶市武隆縣,1992年大學畢業并從事英語教學工作,2010年晉升教授職稱,并成為非虛構譯壇新人。首部譯著《尋路中國》獲第七屆文津圖書獎、2011年新浪中國好書榜第一名和2011年深圳讀書月年度好書第一名,譯著《江城》獲第八屆文津圖書獎推薦圖書獎、2012年新浪中國好書榜第二名和深圳讀書月年度好書第七名,譯著《奇石》獲第十屆文津圖書獎推薦圖書獎、新京報2014年度暢銷類好書第一名、騰訊商報2014年度“華文好書”文化類第二名,譯著《中國十億城民》獲新浪中國好書榜2014年9月榜第六名等榮譽。其譯風獨具、譯語地道、可讀性強,深受讀者喜愛和原作者好評。近期譯著有《愿你永遠幸!贰丢q太食規中國行》等?赏ㄟ^lixueshun@163.com與之交流閱讀和翻譯心得。
- 主題:
印刷不錯,書起來手感很好,紙挺順滑。 這本書的內容也不錯,可以讓我們了解2013年左右發生的事,同時能和現在的發展進行對比,看看女性在工作、家庭、社會方面的權益是進步還是倒退了。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
- >
我與地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推拿
- >
莉莉和章魚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