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社會生活探索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621963
- 條形碼:9787565621963 ; 978-7-5656-219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社會生活探索 本書特色
本書內容包括社會生活的很多問題是倫理問題,需要從倫理學的哲學高度去詮釋。社會生活的具體樣法又是經濟的一個反映,需要從經濟學的角度去研究。社會生活又是社會學的研究對象,社會學的理論與方法可以直接進行社會生活的探索。本書在扎實的歷史研究的基礎上,來深入思考社會生活的歷史與現實、現實與未來的走向問題。全書分為婚姻卷、家庭卷、性別卷、性倫卷、和綜合卷。
社會生活探索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社會生活的很多問題是倫理問題,需要從倫理學的哲學高度去詮釋。社會生活的具體樣法又是經濟的一個反映,需要從經濟學的角度去研究。社會生活又是社會學的研究對象,社會學的理論與方法可以直接進行社會生活的探索。本書在扎實的歷史研究的基礎上,來深入思考社會生活的歷史與現實、現實與未來的走向問題。全書分為婚姻卷、家庭卷、性別卷、性倫卷、和綜合卷。
社會生活探索 目錄
從婚禮場面看中國百年來社會生活的變遷
——以電影、電視為中心
離婚自由與民初知識青年離棄舊式妻子問題論爭述析
——以鄭振塤事件為中心
抗戰時期晉察冀邊區女性婚姻問題的考察
近十余年間人口流動背景下的中國城鄉婚姻
難譜寫的“黃昏戀”曲
——我看《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
“裸婚”背后的歷史學思考
家庭卷
“文革”前十七年的歷史語境
——家庭領域內的考察
性別卷
清末女犯監禁情況考述
1908年12月2日至1909年2月2日京城女性的生活
——《舊京醒世畫報》解讀
辛亥革命后的宋慶齡與日本
成由勤儉破由奢:《中國婦女》雜志“兩勤”話語探析
“造反”有理:“文革”時期女紅衛兵形象解析
中國女性文化教育三十年
——以北京女性文化教育發展為例
農婦與主婦:非農化過程中的農村婦女
“剩女”話語的性別分析
——以網絡、影視文本為例
女性/性別學學科范式再探析
——研究對象與知識領域
烏托邦的陷阱:“60年代”英國知識女性生存狀態的文學
重構
法國新女性主義與身份的顛覆:莫尼克·威蒂格的性別
理論初探
近代中國男人的“孝”與“男性特質”:以蔣介石、蔣經國
父子修母墓為中心的研究
性倫卷
潘光旦與張競生:道德之辯還是知識之爭?
1949—1966年北京地區貞操觀的變革
——解放與進步
紅衛兵的性戀觀念及行為
多伴侶發生的“空間視角”之解釋
——社會變遷對個體行為影響的實證研究
美國校園內師生性關系研究綜述
綜合卷
中國古代的“巫”與“巫”的分化
——兼論人類社會等級制度的起源
民國時期的監獄改良與現代化
——以京師**監獄為中心的歷史考察與分析
“第二屆中國二十世紀婚姻·家庭·性別·性倫文化”學術
研討會綜述
“第二屆中國近現代社會文化史國際學術討論會”綜述
社會生活探索 作者簡介
梁景和(1956-),男,祖籍山東蓬萊,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歷史學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導師。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女性文化》雜志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社會史學會常務理事,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中國近現代社會文化史研究中心主任。長期從事中國近現代社會文化史的研究工作,是國內從理論上探討社會文化史概念的少數學者之一。提出社會文化史是研究社會生活與其內在觀念形態之間相互關系的歷史,認為中國近現代社會文化史,特別是改革開放時期的社會文化史是需要歷史學、哲學、文學、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法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學科共同探討的學術領域,是需要運用多學科的理論和方法進行研究的新興學科,故著手建設“中國現當代社會文化學”交叉學科。主要專著有《近代中國陋俗文化嬗變研究》、《清末國民意識與參政意識研究》、《中國近代史基本線索的論辯》等,并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朝聞道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