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藥膳良方
-
>
先思而后語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癌癥來敲門
-
>
男孩生長發育保健JD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
中醫脊柱養生術-吳氏正錐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8165180
- 條形碼:9787538165180 ; 978-7-5381-6518-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醫脊柱養生術-吳氏正錐法 本書特色
《中醫脊柱養生術:吳氏正椎法》:與頸椎失衡相關病癥有:頭痛、失眠、嗜睡、高血壓、慢性疲勞、眩暈、耳聾、濕疹、過敏性鼻炎、咽喉不適、頸部僵硬、上臂痛、咳嗽等。與胸椎失衡相關病癥有:咳嗽、手指麻木疼痛、胸痛、胸悶、支氣管炎、感冒、肺炎、胸膜炎、低血壓、貧血、關節炎、胃痛、動脈硬化、腎炎、痤瘡等。與腰椎失衡相關病癥有:便秘、結腸炎、闌尾炎、下肢痙攣、痛經、陽痿、坐骨神經痛、腰痛、排尿困難、尿頻、背痛、足部血流障礙等。
中醫脊柱養生術-吳氏正錐法 內容簡介
本書將中醫傳統脊柱養生的方法進行總結和創新,并編纂成書與大家共同交流脊柱養生保健方法,隨著科技的發展,脊椎病及脊源性疾病成為各年齡段人群高發、多發的疾病。我總結多年臨床經驗,以傳統中醫理論為基礎,總結出“正椎保曲,從皮驅邪,溫針通絡,理筋正椎,奇砭撥骨,正椎復位,溫腎通督,內病脊治,脊柱訓練”正椎三十六字方針,作為脊椎病及脊源性疾病防治體系的理論指導,希望“正椎”療法能為更多脊椎病患者造福等。
中醫脊柱養生術-吳氏正錐法 目錄
一、脊椎失衡是萬病之源
二、脊椎不正影響人體壽命而早衰
**章 正椎保曲
一、正椎保曲平臥調整法
二、正椎健姿保曲法
三、站樁正椎保曲法
第二章 從皮驅邪
一、拔罐療法是從皮驅邪的首選方法
(一)拔罐的相關作用
(二)背腰部罐口部分的劃分
(三)拔罐方法
二、脊椎拔罐防病法
(一)頸痛、上肢麻木
(二)腰腿痛
中醫脊柱養生術-吳氏正錐法 節選
《中醫脊柱養生術-吳氏正椎法》,本書包括21世紀脊椎病危機、正椎保曲、從皮驅邪等。
中醫脊柱養生術-吳氏正錐法 相關資料
插圖:這種“內臟一體表”感應性疼痛往往會被長年受到頸、腰椎病疼痛困擾者所誤導。因此,脊椎病的鑒別診斷無論是對于脊椎病科醫生還是內科醫生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的患者或脊椎病的攜帶者更不能妄下結論。2004年夏天,我曾接診了一位重點中學的女生,因心悸、胸悶、憋氣而休學,在多家醫院服藥無改善,經人介紹來我科就診,經檢查頸椎生理曲度變直,第3、第4頸椎小關節錯位,心電圖未見異常。診斷為頸源性心臟病。后經過理筋正椎治療5次,癥狀消失。從此病例分析,除外器質性心臟病和其他癥狀.需要結合CR、體征、臨床癥狀、心電圖、心臟多普勒彩超等檢查,再根據頸椎病史,確診為頸源性心臟病。頸源性疾病是由于頸椎錯位而引發的一類內臟性疾患。外傷或勞損等原因可導致頸椎骨關節或肌肉、韌帶的損傷。引起頸椎的內外平衡失調,頸椎偏移,特別是第2至第4頸椎橫突壓迫或牽拉頸上交感神經節。使從節內發出的節后神經纖維興奮異常。在這里仍要強調,頸椎病不是單純的骨質增生.脊柱小關節錯位。椎間盤突出,韌帶鈣化,椎旁軟組織腫脹、痙攣或粘連等,還要結合椎體周圍血管、神經的病理變化情況以及長期臨床實踐經驗去認識脊源性疾病。19世紀末,巴爾默在無意中用按脊手法治愈了一名聽力障礙患者后,他認真學習了脊神經解剖、生理知識,提出了用按脊方法治療脊椎骨關節錯位引起的脊神經功能紊亂并發的疾病。
中醫脊柱養生術-吳氏正錐法 作者簡介
吳茂文 中醫主任醫師 天津市第一醫院中醫風濕病科,中醫脊椎病科主任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脊柱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長期從事中醫脊椎病及脊源性疾病的臨床與科研工作,發表“關于正椎療法治療內臟性疾病”等學術論文40余篇,論著二部,多次榮獲科技成果獎。并被美國世界傳統醫學科學院授予傳統醫學博士學位,其業績被收入《世界名人錄》。
- >
煙與鏡
- >
回憶愛瑪儂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隨園食單
- >
山海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