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郵“感覺主義”的譜系:新史學十年的反思之旅
¥30.4(7.2折)定價:¥42.0十年前,本書作者曾參與發起組織“中國需要什么樣的新史學”研討會,紀念梁任公先生發表《新史學》一百周年,醞釀在多學科對話的基礎上拓展出當代史學研究的新境。十年后,當代新史學地圖略顯雛形,作者把凝聚數年的思考匯集成冊,內涉儒學作為地方性知識的作用,清朝統治合法性的來源,醫療史與現代政治建構的關系,以及對中國社會史研究趨勢的批判分析等反思性內容,勾勒出一條頗具啟發性的方法論探索軌跡...
-
包郵中層理論-東西方思想會通下的中國史研究-(增訂本)
¥27.4(5.7折)定價:¥48.0中層理論的建構對于中國史研究的意義至少可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盡量可使我們擺脫宏大敘事的糾纏。目前許多歷史著作行文敘述總是宏闊而不細致,概論式的判斷比比皆是,本質主義式的斷語草草形成,里邊惟獨看不到日常生活狀態下人的蹤跡,人變成了冷冰冰的趨勢與規律的符號表征。二是討論如何改變史界只拉車不看路式的工匠型治史方式...
-
包郵問道:一部全新的中國思想史
¥50.1(6.4折)定價:¥78.0內容簡介: 《問道:一部全新的中國思想史》摒棄傳統思想史著述僅僅關注具體人物、作品的寫法,提煉出包括天下觀、正統論、儒法思想、老莊智慧、新儒學、中國佛教在內的六大主題。本書以上述六大主題為綱,圍繞思想目前的重要概念、歷史觀念或歷史現象,如周禮、九州、五服制度、五德終始說、文質互補、夷夏之辨、大一統、改正朔、公與私、仁義觀、逍遙游、齊物論、禪宗公案等,分別總結出十幾個不等的核心問題,從思想史演進與社會歷史發展的歷史語境出發,以舒朗雋永
-
包郵“天命”如何轉移 : 清朝“大一統”觀的形成與實踐
¥84.5(6.6折)定價:¥128.0本書是一部中國史研究方面的學術專著。本書指出,清朝創造出了一種新型"正統觀"。清朝以前的"正統論"基本上依賴單一的儒家道德教化觀念,而清朝建立起了另一種對前朝正統觀的補充性詮釋框架,與其"二元理政"的治理模式相互配合。而"大一統"正是正統論的首義,是王者獲取"正統性"的思想與實踐基礎。全書圍繞"大一統"在"觀念"與"實踐"兩個方面的表現展開具體討論,一方面探究"大一統"觀的產生與演變過程及其在清代展現出的獨特歷史形態;另一方面探討"大
-
包郵貓眼看人 歷史如何反常識
¥47.8(6.1折)定價:¥78.0本書為歷史學家楊念群在對當代歷史研究進行反思與回顧的基礎上,所作的有關“覽史”“閱世”的一系列思考。作者從人們熟知的歷史常識出發,延宕開去,深思論議藏匿于史書中 不為人所知的種種面向。在作者看來,我們常常不知不覺陷入一些似是而非的歷史常識之中,這些歷史常識本身應當是被懷疑的。因此,要對已構成我們生活常識的那部分歷史觀提出 商榷和修正,想辦法克服刻板僵化的認識,激活一些鮮靈的思想。作者回到歷史場景,重審歷史書寫,既為歷史研究提供現代鏡鑒
-
包郵再造“病人”:中西醫沖突下的空間政治:1832-1985
¥66.4(6.1折)定價:¥109.0本書的主要目的是探討晚清以來的中國人如何從“常態”變成“病態”,又如何在近代被當作“病人”來加以觀察、改造和治療的漫長歷史!皷|亞病夫”的稱謂既是中國人被欺凌的隱喻,也是自身產生民族主義式社會變革的動力,在這個意義上,“治病”已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醫療過程,而是變成了政治和社會制度變革聚焦的對象,個體的治病行為也由此變成了群體政治運動的一個組成部分。 作者以新穎獨特的敘事手法,通過數十幅相互銜接的場景,形象地再現了中國社會變遷波瀾壯
-
包郵百年清史研究史·思想文化史卷
¥78.5(7.2折)定價:¥109.0本書采取“問題史”的敘述策略, 對清末民初以來的清代思想觀念與文化史的基本內容、敘述方式及其內在涵義進行系統的梳理與解讀。本卷不是簡單的研究綜述, 而是對近百年來與清代思想文化研究若干論題與流派形成的背景及其原因進行分析, 進而把握其不同于前代的特質。本卷嘗試從清代思想文化演變的內部視角觀察, 力求構成比較貫通的解釋脈絡, 而不是把清前期與近代時期割裂開來, 用現代人的框架去強行理解清代人的思維或生活習慣, 希望對百年來相關研究的多樣
-
包郵“論世衡史”叢書昨日之我與今日之我:當代史學的反思與闡釋/論世衡史叢書
¥56.9(6.6折)定價:¥86.0本書為當代歷史研究論文集,全面反思與闡釋了西方各種史學思潮在中國史學界的應用狀況,作者還提出拓展史學進境的新思路需從跨學科的角度借鑒社會學的“中層理論”,本書不僅是作者近二十年對此問題的持續思考的精粹集結,更是史學界努力建立新研究范式的一次卓見成效的嘗試。作者借對當代歷史研究的反思與闡釋,向更多學人分享了兼具優選視野的研究素養、剖析事物動態性和復雜性的研究思路和超越學科專業壁壘的研究方法,具體體現在宏觀上要思考當代思潮變動下的政治動態
-
包郵五四的另一面:社會觀念的形成與新型組織的誕生
¥34.4(6.9折)定價:¥49.8本書的探討緣起于中國話語界長久以來對"五四"運動存在著的三種單一化的解讀:意識形態化的政治史敘事、不加批判地套用西方自由主義的思想史分析,以及以捍衛國學的名義否定"五四"批判精神的遺老遺少式的悲劇式論調。以此為背景,作者通過把"五四"擴展至清末變革和民初社會革命的前后長線關聯中的重新定位,提出了一種全新的"社會史化"的"五四"研究路徑,揭示了"五四"前后中國知識精英從政治到文化,再到社會問題的話題轉換,并在從晚清民初到中國共產黨成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