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藥膳良方
-
>
先思而后語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癌癥來敲門
-
>
男孩生長發(fā)育保健JD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
讀懂身體的疾病信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5299974
- 條形碼:9787555299974 ; 978-7-5552-9997-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讀懂身體的疾病信號 本書特色
1.來自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博士、王永炎院士傳承博士后的科學防病方案,帶你深刻認識疾病的本質(zhì),學會辨別疾病的信號,助力身體強大的自我防御及修復能力。
2.疾病的發(fā)生都有信號,你需要學習的是早些發(fā)現(xiàn)信號。本書講透77種常見的疾病信號,教你掌握正確的就診時機。
3.把疾病扼殺于未起之時,是防病的上策。本書從遺傳、生活習慣、養(yǎng)生保健等方面講述未病先防的關鍵,教你提高人體正氣抗邪的能力。
讀懂身體的疾病信號 內(nèi)容簡介
來自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博士、國家健康科普專家的科學防病方案,帶你辨別疾病的信號,助力身體強大的自我防御及修復能力。本書講透77種常見的疾病信號和如何看懂體檢報告等,教您掌握正確的就診時機。在癥狀出現(xiàn)和檢查結果異常之前,很多疾病有更早的信號,把疾病扼殺于未起之時,是防病的上策。本書從遺傳、生活習慣、養(yǎng)生保健等方面講述未病先防的關鍵,教你提高人體正氣抗邪的能力。相比醫(yī)生而言,我們可以為守護自己的健康做得更多,希望您能從本書中找到方法。
讀懂身體的疾病信號讀懂身體的疾病信號 前言
從醫(yī)多年,見過的疾病和病人不可勝數(shù)。越是見得多,越是覺得人類對疾病的認識尚淺,越是感覺到生命存活于世的神奇與偉大。古人說:“上醫(yī)療未萌之兆,中醫(yī)攻有兆之著。”做醫(yī)生*無奈的事,莫過于看著本該活下去的生命無力救治,而原因是病人來晚了。當然,這不是鼓勵大家沒事兒老往醫(yī)院跑,而是勸導各位,不要等到失去健康了才想起來關注健康。疾病的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至關重要,治病雖然是醫(yī)生的事,但是就診的時機對于疾病的預后影響重大。這正是我們寫作這本書的初衷,不是為了教會大家自己看病治病,畢竟醫(yī)學生成為執(zhí)業(yè)醫(yī)師都至少需要6 年的時間,這不是讀一本書就能做到的事,而是希望大家更深入地了解疾病,從而更知道如何守護健康。
醫(yī)生通過癥狀和檢查結果來判斷疾病,要讀懂疾病信號,癥狀和查體報告是需要重點關注的,本書中也包括這部分內(nèi)容,但同一個癥狀對應著多種疾病,診治疾病不能缺少醫(yī)生憑借經(jīng)驗和學識的綜合判斷。我們希望讀者能從本書中獲得的,是通過觀察和感知疾病信號,掌握就診的時機,知道什么時候該去醫(yī)院,什么樣的癥狀和查體結果需要重點關注。
讀懂身體的疾病信號 目錄
**章 傾聽身體的聲音
一、人為什么會生病? / 002
二、人類清除不了所有病原體 / 008
三、免疫力是*好的醫(yī)生 / 013
第二章 你習以為常的,是身體不堪承受之重
一、生命密碼里攜帶的疾病信號 / 020
二、遺傳易感性意味著什么? / 029
三、口舌之欲成了健康陷阱 / 036
四、別讓習慣成為隱患 / 068
五、病是愁出來的 / 079
第三章 你忽視的癥狀,是身體求救的信號
一、從頭看病 / 088
二、看四肢知末疾 / 110
三、臟腑在內(nèi),病狀在外 / 123
四、困擾女性的疾病 / 150
五、男性不可言說的痛 / 159
第四章 看懂體檢報告中的疾病信號
一、讀懂血常規(guī)檢查單 / 162
二、不只是糖尿病患者才有血糖問題 / 164
三、血脂異常 / 166
四、這些指標與肝病有關 / 167
五、哪些指標提示腎功能有問題? / 170
六、尿里面隱藏著疾病信號 / 171
七、其他常見的體檢異常 / 173
第五章 善待身體,從養(yǎng)生開始
一、17 種保健操,讓身體輕松起來 / 178
二、18 個特效穴位,讓身體舒服起來 / 186
三、14 種食療方,用食材療愈身體 / 199
主要參考文獻 / 206
讀懂身體的疾病信號 相關資料
在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中,人體與病原體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斗爭的關系。人類戰(zhàn)勝不了所有病原體,清除所有病原體不是我們追求不生病的有效方式。事實上,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醫(yī)學研究人員在長期的疾病防治實踐中逐漸發(fā)現(xiàn),疾病的產(chǎn)生并不完全依賴特異的病原體,還和環(huán)境及人體自身的多種因素有關。我們都知道結核分枝桿菌是引起肺結核的元兇,但只有5% ~ 10% 的結核分枝桿菌感染者會出現(xiàn)胸痛、咳嗽、咳痰、咯血、盜汗、疲乏等肺結核癥狀,約90% 的結核分枝桿菌感染者并不會發(fā)病。肺結核的發(fā)生固然需要結核分枝桿菌的存在,但個體的遺傳易感性、營養(yǎng)狀況、情緒狀況、居住環(huán)境狀況等均參與人體肺結核的發(fā)生過程。
與疾病對抗,消滅病原體不是人類的終極目標,從自身的營養(yǎng)、情緒、免疫力等方面維持機體與外在環(huán)境之間的平衡,我們可以做出很多改變讓自己遠離疾病。學會傾聽身體的聲音,相信并助力身體強大的修復能力,我們可以更健康。
讀懂身體的疾病信號 作者簡介
李鯤,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博士,王永炎院士傳承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家健康科普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從事中醫(yī)藥臨床、科研30余年,研究方向為中醫(yī)基礎理論及其臨床應用,擅長開展腎病、內(nèi)分泌失調(diào)、婦科疾病等的中醫(yī)藥診療。
- >
推拿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
- >
姑媽的寶刀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莉莉和章魚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