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列維-斯特勞斯傳:我們都是野蠻人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043709
- 條形碼:9787552043709 ; 978-7-5520-4370-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列維-斯特勞斯傳:我們都是野蠻人 本書特色
學者、作家、美學家 憂郁的形象 現代人類學之父 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 (Claude Lévi-Strauss,1908—2009) 不僅改變了人類學 還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看待自己和周圍世界的方式 榮獲2015年法國費米娜散文獎、布朗利河岸博物館瑪蒂娜·奧布萊基金會獎。英語譯本獲法國聲音獎優秀翻譯出版獎,德語譯本獲德國愛因哈德基金會傳記文學獎。 一位真正的知識分子冒險家的故事,展現一個年輕、世故、富有魅力、英俊瀟灑的列維-斯特勞斯,他那令人難忘的聲音讓我們重新思考人類和進步的意義。 首位獲得法國國家圖書館列維-斯特勞斯個人檔案查閱許可的傳記學者。遍覽261箱珍貴文獻和資料,開啟深入了解這位結構主義大師工作和生活的嶄新視角。
列維-斯特勞斯傳:我們都是野蠻人 內容簡介
在這本屢獲殊榮的傳記中,歷史學家伊曼紐艾爾·盧瓦耶講述了20世紀法國*偉大的人類學家之一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真正的知識分子冒險家——的故事。本書以列維-斯特勞斯生平的四個主要時期為線索,為我們開啟深入了解這位結構主義大師工作和生活的嶄新視角。
1908—1935年:在一個被同化的猶太家庭中度過他的童年、充滿希望的學生時代和他對政治與智識運動的首次嘗試。
1935—1947年:作為一名年輕的教授,他于1935年離開巴黎前往圣保羅教授社會學。他在巴西腹地進行了曲折的探險,在那里發現了作為他者的美洲印第安人,這使他成為一名人類學家。自1941年起,他在紐約開啟了新的學術生涯。
1947—1971年:“二戰”后,他回到法國,開始了他創作*偉大作品的時期。在數十年的緊張工作中,他重塑了人類學,將其確立為一門提供全新世界觀的學科。1955年,《憂郁的熱帶》一書向全世界提供了無可爭議的證明。在那些年,他成為法蘭西民族豐碑,也成為享譽全球的知識名人。
1971—2009年:他堅稱這個世紀已與他無涉,但與之相悖的是,這個距離卻允許他能以一種難以置信的犀利和反叛風格闡明現代性。在這本屢獲殊榮的傳記中,歷史學家伊曼紐艾爾·盧瓦耶講述了20世紀法國*偉大的人類學家之一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真正的知識分子冒險家——的故事。本書以列維-斯特勞斯生平的四個主要時期為線索,為我們開啟深入了解這位結構主義大師工作和生活的嶄新視角。1908—1935年:在一個被同化的猶太家庭中度過他的童年、充滿希望的學生時代和他對政治與智識運動的首次嘗試。
1935—1947年:作為一名年輕的教授,他于1935年離開巴黎前往圣保羅教授社會學。他在巴西腹地進行了曲折的探險,在那里發現了作為他者的美洲印第安人,這使他成為一名人類學家。自1941年起,他在紐約開啟了新的學術生涯。
1947—1971年:“二戰”后,他回到法國,開始了他創作*偉大作品的時期。在數十年的緊張工作中,他重塑了人類學,將其確立為一門提供全新世界觀的學科。1955年,《憂郁的熱帶》一書向全世界提供了無可爭議的證明。在那些年,他成為法蘭西民族豐碑,也成為享譽全球的知識名人。
1971—2009年:他堅稱這個世紀已與他無涉,但與之相悖的是,這個距離卻允許他能以一種難以置信的犀利和反叛風格闡明現代性。我們中的許多人都習慣于看到老態龍鐘的列維-斯特勞斯的照片,或是他在亞馬孫河流域邋遢不堪、飽受文化沖擊的樣子,而本書則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年輕、世故、富有魅力、英俊瀟灑的列維-斯特勞斯。與其說作者把列維-斯特勞斯描繪成一位現代人,不如說她把他描繪成一位偉大而不安的同代人。
列維-斯特勞斯傳:我們都是野蠻人 目錄
列維-斯特勞斯傳:我們都是野蠻人 作者簡介
俞俊,浙江杭州人,法國新索邦大學比較文學碩士。譯有《數字與塞壬:解讀馬拉美》等。 馬莎,云南昆明人,法國巴黎第八大學哲學碩士,現為新索邦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候選人。譯有《形而上學與科學外世界的虛構》等。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朝聞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
- >
巴金-再思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