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互動藝術的美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95839
- 條形碼:9787568095839 ; 978-7-5680-9583-9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互動藝術的美學 本書特色
1.內容權威,案例豐富2.對交互藝術的歷史沿革和當前交叉學科的數字藝術展望較多。3.采用跨學科研究的方法,通過在互動藝術中,著重講述審美體驗定位在觀眾和技術系統間的互動的藝術策略,提出技術系統實際上可能會阻礙或抑制相關互動性,同時書中從雙重角度對交互媒體藝術的美學進行研究。首先,利用過程美學和行為分析的相關理論,建立了一種可用于描述和分析交互媒體藝術的美學理論。其次,提出了例證案例研究,該研究既作為理論思考的基礎,又作為其應用的案例。
互動藝術的美學 內容簡介
20世紀初以來,藝術家們越來越積極地尋求讓觀眾參與到他們的作品中,并嘗試延伸藝術作品傳統概念的邊界。自19世紀60年代起直至今日,以此為大量學術研究的對象仍是一種趨勢。在本書中,作者認為這類藝術所帶來的特殊審美體驗能夠為藝術史打開新的視野,而不是僅僅從媒體藝術的層面去理解。事實上,以互動美學為基礎而建立的觀點可能會激勵我們開始從新的角度研究當代和歷史上的藝術形式。并且,基于互動媒體的藝術表現可以被視作媒體美學的試金石。采用跨學科研究的方法,通過在互動藝術中,著重講述審美體驗定位在觀眾和技術系統間的互動的藝術策略,提出技術系統實際上可能會阻礙或抑制相關互動性,同時書中從雙重角度對互動媒體藝術的美學進行研究。首先,利用過程美學和行為分析的相關理論,建立了一種可用于描述和分析互動媒體藝術的美學理論。其次,提出了例證案例研究,該研究既作為理論思考的基礎,又作為其應用的案例。
互動藝術的美學 目錄
致“互動藝術的美學” V
前言 Ⅶ
引言 Ⅸ
1 互動藝術的定義與起源 1
(新)媒體藝術,計算機藝術,數字藝術和互動藝術 3
互動藝術中的美學策略 12
藝術、技術與社會 45
2 互動的審美體驗 49
作為美學研究客體的藝術作品 51
審美體驗 57
接受美學 61
過程美學 67
方法論 73
3 游戲的美學 81
藝術與游戲的關系及發展——從席勒到蕭艾爾 84
游戲的特征 87
表演與表演性 96
4 數字藝術互動的美學 107
行為者 111
空間 120
時間 131
互動性和互動 141
物質性與可解釋性 161
互動藝術的本體論地位 185
5 案例研究 199
案例研究1:歐麗亞.利亞利娜,《阿加莎的出現》 201
案例研究2:蘇珊娜.伯肯黑格,《泡泡浴》 210
案例研究3:斯特凡.舍馬特,《水》 218
案例研究4:泰瑞.魯布,《漂流》 228
案例研究5:林恩.赫舍曼,《自己的房間》 234
案例研究6:阿格尼斯.黑格杜斯,《水果機》 243
案例研究7:Tmema,《手動輸入投影儀》 247
案例研究8:大衛.洛克比,《非常神經系統》 255
案例研究9:索尼亞.希拉利,《如果你靠近我一點》 262
案例研究10:“爆炸理論”,《騎行者問答》 269
6 結語 281
注釋 287
參考文獻 342
互動藝術的美學 作者簡介
卡蒂婭·卡瓦斯泰克(Katja Kwastek),德國籍,教授,任職于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文化藝術系,2000年博士畢業于德國科隆大學的藝術史專業,研究方向為數字媒體藝術及交互藝術。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姑媽的寶刀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