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藥膳良方
-
>
先思而后語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癌癥來敲門
-
>
男孩生長發育保健JD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
懂點中醫少生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3504765
- 條形碼:9787523504765 ; 978-7-5235-0476-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懂點中醫少生病 本書特色
正紅花油里很可能沒有紅花?
逍遙丸男人也能用?
保健品可能并不安全?
自制藥酒喝到醫院搶救?
哪些食材是“解酒神器”?
龍角散是感冒藥嗎?
人工牛黃與天然牛黃有啥區別?
中藥會傷肝嗎?
嗓子疼,含個含片就可以嗎?
get中醫思維 了解常用中藥
懂點中醫,科學養生,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懂點中醫少生病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通俗易懂接地氣的中醫藥科普書,我們的生活處處滲透著中國文化和中醫藥文化,事實上,我們卻了解得很少很少。本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日常生活的情景,把中醫中藥的治療精髓和常見誤區講清楚,幫助大家準確認識中醫的醫學之理、識病之法、治病之方和組方之藥。讓大家從生活點滴,甚至是在探索一句成語背后的故事中了解中醫,了解中醫文化,了解中醫治病的本質所在。
懂點中醫少生病 目錄
“理”:
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
中醫治的不是病,而是病人 /002
夸父為什么要“逐日”? /005
熬夜與猝死的關系 /011
中醫的“心”>西醫的“心”/016
辨證論治是怎么回事? /020
中醫講“證”不講“病”? /024
中西藥一起吃,就是中西醫結合嗎? /027
以正養正,以偏糾偏 /030
為什么推薦大家過農歷生日? /034
第二章
“法”:
治療一步到位
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就能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嗎? /042
被診斷為高血壓,就能吃牛黃降壓丸嗎? /046
什么樣的感冒好治,什么樣的感冒難治? /051
說明書上寫著“治便秘”,便秘了就能吃嗎? /055
清熱解毒藥,就是中藥里的抗菌消炎藥? /058
嗓子疼,含個含片就可以嗎? /061
貧血了,就要吃補血藥嗎? /064
一咳嗽就吃止咳藥,能行嗎? /068
上火了,就一定要吃清火藥嗎? /072
都說有些中藥不宜長期服用,多長時間算長期呢? /075
第三章
“方”:
字里行間藏著的秘密
中成藥“顧名思義”到底行不行? /080
名字里帶數字的中成藥了解一下? /085
金匱腎氣丸,不是《金匱要略》中的腎氣丸 /091
六味地黃丸,其實是一個小兒專用中成藥 /094
驚蟄、冬至等節氣要吃安宮牛黃丸保健嗎? /096
不能與頭孢一起吃的,不是藿香正氣,是“水”/100
復方甘草合劑,主角真不是甘草 /103
不是所有名字中帶“銀翹”的都是中成藥 /106
止嗽定喘丸與定喘止嗽丸,真的很不一樣 /113
清熱解毒口服液與清熱解毒顆粒,差的不只是劑型 /116
正紅花油里竟然沒有紅花? /120
都含有當歸,為什么一個叫人參健脾丸,一個叫人參歸脾丸? /124
逍遙丸、調經促孕丸和烏雞白鳳丸,男人也能用 /128
這幾種“中醫秘方”不能信 /131
第四章
“藥”:
吃得貴不如吃得對
說中藥都是有毒的,說中藥都是無毒的,都是外行 /136
中藥與有毒元素的恩恩怨怨 /139
中藥肝損害的真相 /143
保健品比藥品安全嗎? /147
為什么止咳中成藥建議只選 1 種? /149
為什么藥酒別拿到聚餐宴會上喝? /153
除了葛花,還有哪些“解酒藥”? /158
細數那些“黃字輩”中藥 /161
藏紅花,就是西藏產的紅花嗎? /166
土三七、野三七、菊三七,其實都不是三七 /168
“川草烏雪子”,人人該認識 /172
生首烏與制首烏,功效大不同 /176
治呼吸系統疾病用金銀花,治消化系統疾病用金銀花,
? 治心腦血管疾病還用金銀花? /178
枸杞能補腎,但不能壯陽 /182
長相奇特的冬蟲夏草,功效可能很普通 /186
冰片!冰片!還是冰片! /190
人工牛黃與天然牛黃,差的不只是一點點 /193
龍角散到底是什么?治什么? /196
第五章
雜談閑聊
你不知道的還有很多
劇毒的“烏金丸”,到底是什么? /202
影視劇中用感冒靈顆粒解酒靠譜嗎? /206
岐山臊子面與桂枝湯的“神交”/209
那些年,我們一起遠離的國外草藥類保健品 /213
喝豆漿、常化妝和肥胖,哪個會讓男人變“娘”? /221
興奮劑,都能讓人興奮嗎? /227
降壓藥纈沙坦致癌? /229
后羿射日,就是射太陽嗎? /235
你知道“元旦”的真正含義嗎? /243
冬至到了,應該吃什么餡的餃子好呢? /247
一個關于爬山(隨機對照試驗)的故事 /250
懂點中醫少生病 作者簡介
博士,就職于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臨床中藥師,信息藥師。具有中藥、西藥聯合培養教育背景,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藥物警戒與合理用藥研究中心成員、北京中醫藥學會藥事管理/中藥調劑/臨床合理用藥評價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北京市醫管中心/基層醫療機構處方點評中藥專家組成員,《中國醫院藥學雜志》《中國臨床藥學雜志》審稿專家。
出版作品《小病藥治》,入選2019年全國優秀科普作品。
- >
推拿
- >
我與地壇
- >
山海經
- >
自卑與超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