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藥膳良方
-
>
先思而后語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癌癥來敲門
-
>
男孩生長發育保健JD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
小學生心理自助工具箱·健康心理小百科:家長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2721760
- 條形碼:9787512721760 ; 978-7-5127-2176-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小學生心理自助工具箱·健康心理小百科:家長版 本書特色
孩子在家乖巧懂事,在學校卻放飛自我 孩子為何開始躲著父母了 孩子為何沉迷網絡不可自拔 解讀孩子行為背后隱藏的信息 讓孩子重新充滿活力
小學生心理自助工具箱·健康心理小百科:家長版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三個版塊:“案例展示”“心理咨詢師如是說”“應對方式”,并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來解決孩子出現行為異常時的49種心理護理話題,給出解決方案。每小節均配有大量插圖,內容通俗易懂,版式活潑輕松,很適合低年級的孩子和父母進行親子閱讀。
小學生心理自助工具箱·健康心理小百科:家長版 節選
因感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而引發不滿 在課堂上有這樣兩類孩子:**類,每次老師提問都會舉手,直到老師叫他回答問題為止;第二類,一旦沒有被老師點名回答問題,就會產生“反正老師也不會叫我”這樣的念頭,甚至會因此失去學習熱情。同樣,有些孩子對家人也會有各種不滿的情緒,例如,認為“媽媽就是偏愛弟弟,根本不聽我說話”等。那么,孩子這些過度的自我主張及不滿究竟從何而來呢? 其實,這些都是孩子在無意識中向大人傳遞的信息,是在表達“快看看我!快聽我說!”。他們并非任性,也不是故意搗亂,而是在控訴——控訴他們內心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在“好厲害啊!你思考得很認真。 薄澳阃瓿傻锰昧!你很出色!”等贊美聲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往往是自信的、滿足的,而且能夠認識到自己的價值所在。也只有這樣的孩子,才能真正實現人格上的獨立。 所以,當孩子們在表達對受到不平等待遇的不滿時,希望大家意識到其實他們的潛臺詞是“我需要你的關注”。 1 反正老師是不會叫我回答問題的 應對方式??告訴孩子,老師(家長)其實時刻都在關注他 ●裝作不經意間制造和孩子聊天的機會,為孩子打開心結。 ●對孩子的認真思考給予充分的肯定,并努力和孩子建立起相互信賴的關系。 ●在做好共情的基礎上,讓孩子理解并執行學校的規章制度。 重點??老師(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信賴關系是基礎。 2 總是偏愛弟弟 應對方式??通過表揚的方式表達對孩子的認可 ●“反正媽媽總是偏愛弟弟……”當孩子說出這樣的話時,大人一定要給予重視。雖然孩子在說這句話時往往是無意識的,但這通常意味著孩子的內心渴求獲得大人的關愛與理解。 ●只要媽媽趁此機會對孩子日常的所作所為給予充分的肯定,就可以緩解孩子焦慮的心情。所以多夸一夸孩子吧。 重點??給予孩子認可,是幫助他成長的有效方式。 心理咨詢師如是說 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在對待孩子時都會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即便有些時候看起來并非如此,他們也一定會說是事出有因,并堅持自己的初心是沒有變過的。 但有些認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的孩子卻會向大人表達自己的不滿。這個時候,大人不要責備孩子“任性”“以自我為中心”,而是要接受他們所提出的意見。 當孩子這種控訴變多的時候,也正是他們自我意識開始萌芽,開始想要獨立的時候。而這些控訴其實是在向大人傳遞“快來關注我”“好好聽我說”等信息。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所謂“不好的表現”,但越是遇到這樣的情況,越要耐下心來認真傾聽孩子的訴求。 2 行為的突然改變 孩子們都會在無意識中去努力迎合大人的期待,當他們的努力得到肯定與贊揚,自然會感到很開心,而這份喜悅同時也會轉化為能量被儲存起來。 這樣的過程會讓孩子們越來越自信,同時獲得越來越多的能量,讓他們去迎接更多的挑戰。 但成功畢竟是需要付出努力才能獲得的。所以大人要稱贊的并非是孩子們所取得的成績,而是他們努力的過程。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真正意識到自己所付出的努力究竟有何意義。 反之,如果大人對孩子的所有努力都視作理所應當,對孩子既沒有肯定也沒有稱贊,就會讓孩子感到他們的努力都是徒勞的,既得不到肯定也毫無意義。久而久之,孩子自然會失去繼續努力的動力。 另外,孩子有時還會突然表現得很任性,或是對大人撒嬌。 無論孩子出現什么樣的行為,我們都要通過這些表面現象,體會他們內心的變化,并接受、包容他們。 1 討厭!我才不想做呢 應對方式??對孩子求關注的心理給予理解與接納 ●有些孩子想獲得大人更多的關注,卻不知如何用語言表達。這時他們可能會在無意識中通過改變日常行為,如不再遵守課堂秩序等,來表達自己的訴求。 ●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夸獎孩子的機會,無論大小。 ●對孩子內心的焦慮及不安,只需默默接納。 ●了解孩子在家中的狀態,并結合孩子的行為,分析其背后所隱藏的信息。 重點??即便只有一個人安靜傾聽,對孩子來說也是極大的安慰。 2 身為哥哥,你要做個好榜樣。 應對方式??放任不管,適得其反 ●理解、包容孩子的情緒并非溺愛。 ●如果孩子突然變得任性、愛撒嬌,那一定是不滿情緒爆棚了。 ●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能讓孩子重新變得遵規守矩。 ●聽取孩子內心的聲音,看起來像是繞遠路的做法,但其實相當重要。如果放任孩子的這種狀態不管,反而會讓孩子產生抵觸情緒,適得其反。 重點??包容孩子的行為,理解孩子的訴求。 心理咨詢師如是說 有些大人心目中的“好孩子”乖巧懂事,從不用大人操心,但突然有一天,他們變得任性、黏人,會找老師或家長撒嬌,以前一直做得很好的事情也不愿意去做。這種情況被稱為“退行”,也就是“退回嬰兒階段”。 很多家長會因孩子所表現出的巨大反差而感到迷惑,甚至因此批評孩子。同時,還會因不知道孩子的這種狀態會持續多久而感到不安,甚至懷疑是自己平時對孩子過于溺愛才導致了他的“退行”。 其實孩子這種退回到幼兒時期的行為并非他們故意的。我們可以把這一變化的出現,看作孩子正在完成他之前沒有完成的成長課題﹡。 ﹡幼兒時期是否充分得到了父母及周圍大人的疼愛,以及是否與大人建立了良好的關系,這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課題,對孩子今后的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
小學生心理自助工具箱·健康心理小百科:家長版 作者簡介
久芳美惠子:東京女子體育大學、東京女子體育短期大學教授,身為都立養護學校教育骨干,還身兼認知障礙兒童教育及就學的相關咨詢。之后轉至都立教育研究所擔任指導,主要負責與教育咨詢相關的事物。 梅原厚子:目黑區教育委員會療愈師,前大田區立東綢布第三小學校長、原東京都學校教育咨詢研究會會長。
- >
朝聞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巴金-再思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