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藥膳良方
-
>
先思而后語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癌癥來敲門
-
>
男孩生長發(fā)育保健JD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
舌診圖解速查大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1328436
- 條形碼:9787571328436 ; 978-7-5713-2843-6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舌診圖解速查大全 本書特色
編輯推薦: 零基礎5步法速學舌診:一望舌色,二觀苔色,三看苔質(zhì),四察潤燥,五辨舌形; 350種高清舌象一目了然:解析紅舌、齒痕舌、裂紋舌、鏡面舌……探尋小舌頭隱藏的身體大秘密; 7大偏頗體質(zhì)對癥調(diào)理:氣虛體質(zhì)、陽虛體質(zhì)、陰虛體質(zhì)、痰濕體質(zhì)、濕熱體質(zhì)、血瘀體質(zhì)、氣郁體質(zhì); 45種常見病自診自查:痛風、糖尿病、胃下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在家也能望舌診病,自診自查。
舌診圖解速查大全 內(nèi)容簡介
作者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整理出350張舌象圖,通過對舌色、苔色、苔質(zhì)、舌形等方面詳細分析,教大家快速辨認舌象。另外,從7大偏頗體質(zhì)、45種常見病等角度出發(fā),分析典型舌象表現(xiàn)、舌象成因,并通過藥膳食療、中藥方劑、穴位療法、日常調(diào)理4大方式對癥調(diào)理,在家也能自診自查,望舌診病。
舌診圖解速查大全 目錄
舌診圖解速查大全 節(jié)選
在線試讀: 紅舌 紅舌舌色鮮紅,同正常舌色相比顏色較深,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是因為黏膜上皮淺表層有炎癥,毛細血管擴張所致。紅舌主熱證,可能是身體積熱過多、缺乏水分或津液所致。 紅舌如何調(diào)理 紅舌的調(diào)理應以滋陰清熱、化痰祛濕為原則。 可選擇玉竹、百合、麥冬、石斛等滋陰清熱的中藥泡茶、煮粥或熬湯喝。 具有紅舌特征的人飲食宜清淡,應多食有清熱效果的蔬果,如苦瓜、西瓜等。 能夠清熱的穴位有內(nèi)庭穴、魚際穴、少沖穴、勞宮穴、涌泉穴等。 紅舌干燥少津 鮮紅、柔嫩是心營本色,也是陰虛、津液受損的現(xiàn)象,說明外感熱病向里傳入心營,致使陰液受損。這一 類舌象患者不宜使用溫熱類藥物。 舌象特征:舌色鮮紅、柔嫩,舌面遠觀似潤,但實則干燥少津。 舌象主病:主熱邪入里、津液損傷。外感熱病傳入心營,陰液受損,可見于多種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腦 膜炎等。 嫩紅濕潤舌 這種舌象提示熱與濕相交為患,在外感熱病中表示熱邪入營,而體內(nèi)又有濕熱;在內(nèi)傷病中表示陰虛 有火,又素有痰濕。 舌象特征:舌色嫩紅而濕潤。 舌象主病:主虛火兼痰濕。 舌鮮紅有裂紋 此舌象屬心火旺盛,熱毒耗傷陰液,是體內(nèi)陰液虧損,不能滋潤舌體,從而出現(xiàn)了陰虛火旺的現(xiàn)象。 舌象特征:舌體呈鮮紅色,舌中有如“人”“川”“爻”字或槽裂形等不規(guī)則的裂紋,舌面少苔或者無苔。 舌象主病:主陰虛內(nèi)熱、邪入營血、胃陰虛損,可見于發(fā)熱病、脫水、電解質(zhì)紊亂、糖尿病等。 舌鮮紅有紅點 此舌象表示溫熱病邪較重,熱毒入侵心營血分。 舌象特征:鮮紅色的舌上有散在的深紅色(有的甚至是紫黑色的)小點,凸起于舌面。 舌象主病: 主溫熱性疾病,如感染發(fā)熱性疾病,可伴有神昏譫語、口干口渴。舌上紅色越深、越紫黑則表示病情越嚴重,如病毒性肺炎、乙型腦膜炎等。 淡白舌,薄白膩苔——氣血兩虛 舌質(zhì)淡白,苔薄白膩,舌面有細碎的裂紋,舌體胖大。舌質(zhì)淡白,說明體內(nèi)氣血不足;薄白膩苔,說明體寒且濕氣內(nèi)生;舌中有裂紋,說明津液不足。 病理舌象其他癥狀表現(xiàn) 此舌象提示患者身體氣血兩虛,可見神疲乏力、口干少飲、食欲缺乏、心慌氣短、面色蒼白、心煩意亂等癥狀。 如何調(diào)理 此舌象表示患者氣血不足,體內(nèi)有濕氣,調(diào)理應以補氣養(yǎng)血、健脾益氣、清胃降逆為主。 日常養(yǎng)護 多食補氣滋陰的食物 平時多吃一些補氣滋陰的食物,如蓮子、薏苡仁、銀耳、百合等;忌食或少食耗氣傷陰的食物,如辣椒、肥肉等;早晚適量活動,如散步、打太極等。 中藥方 宜用補養(yǎng)氣血類藥物 可選用西洋參、酸棗仁、黃芪、蓮子等組方。成藥可選用八珍湯加葛根湯等。 穴位方
舌診圖解速查大全 作者簡介
武建設 武博士出身中醫(yī)世家,師從名老中醫(yī)孟景春教授、單兆偉教授、連建偉教授等,也是國醫(yī)名師王綿之教授、徐景藩教授的再傳弟子。 武博士有著近20年的臨床工作經(jīng)驗,長期專注于中醫(yī)藥和舌診方面的研究,擅長消化系統(tǒng)疾病、婦科疾病及老年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的診治。其主編的《一學就會經(jīng)典藥方》《別讓虛寒濕熱拖垮身體》《零基礎學面診手診脈診》《趕走虛寒濕熱瘀》等書,深受讀者好評。
- >
姑媽的寶刀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推拿
- >
煙與鏡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