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散花書叢:家住寬巷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1141089
- 條形碼:9787541141089 ; 978-7-5411-4108-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散花書叢:家住寬巷子 本書特色
國內首部寬巷子原住民的口述史,講述成都旅游地標——寬巷子的百年變遷和巷子里的風花雪月;收錄多幅老成都、寬巷子老照片;隨書附贈70歲成都老民俗畫家手繪寬巷子風情圖和手繪寬巷子原貌圖。寬巷子原住民的口述史。講述的是寬巷子的百年變遷和巷子里人家曲折人生和風花雪月,是一本有著鮮明成都歷史文化特色的故事讀本。
散花書叢:家住寬巷子 內容簡介
藍氏家族五代世居寬巷子,作者藍炳元生于寬巷子,長于寬巷子,并在寬巷子居住了近半個世紀。他將寬窄巷子近百年來的變化,民風、民情、民俗在這條巷子里的生滅演繹,人世的悲歡離合,街頭巷尾的奇聞逸事,外人不易知曉的塵封往事,在書中娓娓道來,以“老成都人”的記憶和情懷繪制出一幅真實、生動、傳奇的寬窄巷子百年畫卷。
散花書叢:家住寬巷子 目錄
從潼南到成都
寬巷子的前世今生
愷廬里隱沒的秘密
風雨如磐的日子
古城墻嚴遵觀銀杏樹
茶館飯館與燒臘攤
黯然消失了的向陽巷
巷子里的曲折人生
深宅大院曲折路
黃包車夫的一家
洗衣婦和哭喪婦
從盤龍到幽巷
悄悄地來淡淡地去
四個饅頭之人生
菜園子里的歡樂
巷子里的風花雪月
難堪的兩親家
無意問柳有心折花
雙鳳棲一樹
婚姻的困惑
花開三朵話分兩頭
沉浸在歷史文化中的陋巷
文脈潺潺留余音
記憶中的青羊宮花會
城墻根下的壩壩電影
三座仙橋之存沒
書院墨香經世傳
漸行漸遠寬巷子
難忘的上學之路
從石犀寺到磨子橋
從漫水灣到花水灣
一幅畫作寄深情
散花書叢:家住寬巷子 節選
從潼南到成都 寬巷子是我家曾經五代世居的地方,近一百年來,我家前后有近四十人在這條巷子里繁衍生息,直到2004年因市政建設需要,才陸續離開了這條親切而熟悉的小巷。 我家是20世紀初從原四川潼南縣鄉下遷徙到成都來的。早在順治、康熙年間“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潮中,我家始祖藍現舟便攜藍氏后人在潼南縣塘壩鎮灌壩村五交界處插地為業,從此世代以農耕為生。高祖藍大順是灌壩藍氏第八代,曾于咸豐九年(1859)在云南與李永和聯手舉行過反清起義,帶領三十多萬義軍橫掃四川全境,后轉戰陜西與太平天國西北軍會合,受封為“太平天國文王”。同治三年(1864)藍大順戰死后,為免遭滿門抄斬之禍,高祖母帶著藍家后人移居別處隱匿了下來,直到清王朝覆滅,民國興起,才陸續走出偏僻之地來到成都,匯聚于寬巷子這條小巷中。 這條小巷清末時叫興仁胡同,民國時改名為寬巷子,“文革”時有個紅色的名字叫向陽巷,“文革”后復名寬巷子至今,有名有姓的歷史有兩百多年,無名無姓的歷史則有蹤可尋。 我的長輩目睹了這條巷子里的中國封建王朝*后營地的消亡,見證了寬巷子產生和形成的過程,對當時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這條巷子里的衍變和表現有著深切的體會,還親身經歷了民國政府的衰敗帶來的艱辛生活和日寇飛機狂轟濫炸寬巷子周邊所造成的萬般恐懼。 我在新舊社會交替之際降臨在這條小巷的民宅里,生于斯長于斯,這里烙有我幼時生活的痕跡,也留下了難以忘懷的青澀的記憶。若干年過去了,社會生活的變化在這條巷子里的點滴反映,民風、民情、民俗在這條巷子里的生滅演繹,人世的悲歡離合和街頭巷尾的趣聞逸事至今仍歷歷在目,十分鮮明。 這張攝于20世紀30年代末的照片是我的家人的合影,地點是在離寬巷子不遠的少城公園里,居中的核心人物是我四伯父。他右邊依次是我五伯父、我父親、四伯父的大兒子、大伯父的二兒子。他左邊依次是我大伯母、四伯母及其兩個女兒、我母親、大伯父二兒媳。從照片上可以看出已經儼然是個都市人的四伯父那種自信自傲的神態;踏人城市不久的我的父母略顯拘謹微露農村本色的神情以及剛剛來到這個城市這條巷子土得掉渣根本無法掩飾莊稼人身份的大伯母五伯父等人的表情。我的奶奶此時已經過世,安葬在原五桂橋旁的土丘上,我小時隨同長輩們清明時節去掃過墓,后來那里被夷為平地,建成無縫鋼管廠,現在無縫鋼管廠也被夷為平地,開始建造高樓大廈時尚小區了。 拍攝那張照片時,我還沒來到人世。上面所有的人物,除了那兩位小姑娘——我的兩位堂姐外,其余的都已先后作古。而今,我的兩位堂姐也是子孫滿堂的老人了。從我的奶奶算起,到我下面的孫子輩,我家在這里歷經五代,跨越兩個世紀,目睹三個朝代,見證了百年來寬巷子的興衰和變遷。我所沒有想到的是,而今翻天覆地的大變化,讓原本一條極其普通的陋巷,居然如討口子朱元璋一樣,一覺醒來竟已是黃袍加身,成為這個城市里若干條大街小巷中的明星了。 在寬巷子脫胎換骨之時,我曾拜讀過有關寬巷子的書籍,上面的照片很多,抒發的感慨也很深。可惜的是,我沒有從中讀出寬巷子過去的真實。舊時的寬巷子雖然已經不復存在,但它的整個容顏還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陳舊的大門和蒼勁的老樹,一切都清晰如新。 P3-6
散花書叢:家住寬巷子 作者簡介
藍炳元,1946年出生在成都寬巷子55號。成都七中高66屆學生,1969年下鄉到西昌冕寧縣沙壩公社,1972年在成都市出江礦務局參加工作,1978年參加高考進入成都大學化學系學習,畢業后調入成都市總工會工作,第八、九屆市總工會常委、任重工業工作委員會主任、生產部部長等職。曾被推選為成都市圍棋協會副主席,成都市職工書法協會副主席。退休后致力于家族史以及成都本土文化的研究。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二體千字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朝聞道
- >
我與地壇
- >
隨園食單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