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每個孤獨的靈魂都值得被看見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1164076
- 條形碼:9787201164076 ; 978-7-201-16407-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每個孤獨的靈魂都值得被看見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人氣主播阿紫首部作品,寫給每一個靈魂在流浪的人。縱然你孤獨到深處,也能找到被陪伴的溫情。感人但不煽情,醒腦但不費神。央視姚科、江蘇衛視李好、情感博主凱紫,演員魏千翔、作家饒雪漫傾情推薦。 ◎ 每十個年輕人中,至少有一個人聽過她的電臺節目。她接棒柴靜主持的《夜色溫柔》,活躍于喜馬拉雅FM、蜻蜓FM、蝦米音樂等平臺,用聲音和文字陪伴著需要被溫暖的人。 ◎ 千萬“耳朵”翹首期待的暖心作品。央視姚科、魯健,江蘇衛視李好、彭宇,情感博主凱紫,演員魏千翔、作家饒雪漫等傾情推薦。 ◎ 51篇走心暖文,20萬字誠意暖語,感人但不煽情,醒腦但不費神。主播阿紫6來年精華作品,陪你一起變得溫柔,對整個世界都溫柔。 ◎ 以段子手般的風趣帶你走出孤獨,幫你回歸真實的人生狀態。人生海海,雖然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但并非與他人毫無關聯。孤獨的人一樣可以找到同類,也值得被看見、被需要、被愛、被守護。
每個孤獨的靈魂都值得被看見 內容簡介
情感電臺「夜色溫柔」主播阿紫首部作品集,寫給每一個靈魂在流浪的人。誰能避免孤獨呢?有的人逞強,有的人死撐,有的人茫然無措,還有的人笑著說無所謂卻忽然落淚。誰又甘愿孤獨呢?多少次沒有指望,只能讓自己變得更強大;多少次內心無助,只能默默承受所有孤苦;多少次格格不入,只能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獨立的人,值得被尊重。孤獨的人,也值得被珍視。異類可以瞬間相互吸引,但能夠相守的還是同類。我們都是深夜前行的路人,頭頂有著屬于自己顏色的光,去尋找發出相同光亮的人。每個孤獨的靈魂都值得被看見。終有一天,我們會與孤獨和解。愿你我都心有所系 ,所系有期。
每個孤獨的靈魂都值得被看見 目錄
**章 只要開心,便不是虛度
柔軟也是一種力量
年齡這個數字有多可怕
只要開心,便不是虛度
人生贏家往往都是修來的
誰能逼你將就
時間,只會對癥下藥
既然走在路上了,那就姿態美一點兒
你只是活出了精致的假象
談戀愛是一種修行
第二章 給體面一點時間
美,是人群當中一眼就認出你
先經營自己,再遇見你
你愛一個人的樣子,我們都有
他們只是看上去不努力
別人家的男朋友真的好嗎
如果只給你一半的幸福
請允許別人不完美
愛,是刀子嘴豆腐心
你不是不好,只是與眾不同
第三章 你的選擇,無須別人干涉
沒關系,因為你是好人呀
成人的世界里沒有犧牲,只有選擇
一個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算不上北漂
你的容忍,只是別人變本加厲的資本
情商低的人到底有多討厭
誰比誰容易,又有什么了不起
前半夜多想想自己,后半夜多想想別人
你選擇的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人生
第四章 我們才是自己的假想敵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不是每次說分手,都能換來一句挽留
為什么你沒有女朋友
抱歉,我們沒有那么熟
他想要的,不過是一個結婚對象而已
男女之間哪有理解,不過是愛的妥協
你距離真愛有多遠
承諾與付出都是有期限的
第五章 萬一情話是說給你聽的呢
千般好,萬般好,不如你好
不管有多難,也要護你周全
你這么優秀,一定有很多人追吧
堅實而沉默的浪漫
婚姻也是人情的往來
我們和好吧
“秒回”,是一種態度
你不一樣,你是見過愛情的人
給人安全感的,從來都是偏愛
第六章 愛自己是一生浪漫的開始
因為沒有指望,你只能變得更強大
吃虧要趁早
有你更好,不是沒你不行
有些路,只能自己走
愛,只怕自己不夠好
后悔當初沒早點兒戀愛
*好的我,才配得上*好的你
我想要的是婚姻,你給的只有愛情
每個孤獨的靈魂都值得被看見 節選
你愛一個人的樣子,我們都有 談戀愛時,手機時刻不離手,生怕對方的消息過來時被自己遺漏,不能及時回復。更確切地說,是怕不能**時間看到對方發了些什么。那種心情就像小時候交筆友,一封信寫了好幾頁紙,塞進信封怕超重,趕緊又貼上一張郵票,塞進郵筒的瞬間,就開始期待回信倒計時。 你也許沒交過筆友,但你可能等過這樣一個回復你信息的人。 在沒有微信之前,大家都用短信互通有無,每一條短信都收費,還有字數限制,總是寫了刪,刪了又寫,用*簡練的句子表達*精準的情緒。 現在有了微信,大家習慣了發語音,少了用九宮格輸入法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來的質感,少了對每一個字的珍視。然而,遇見重要的人,也會斟酌再三才發出去,可能會有點兒忐忑,但又不好意思撤回消息。 不管世界怎么變,科技怎么發達,“喜歡”這種情感是亙古不變的,是想伸出手,卻不敢觸碰;是千言萬語,卻欲語還休。 我的一個男性朋友*近在談戀愛,據他描述,女朋友人品不是太好,覺得花男人的錢理所當然,哪怕對方不是她的男朋友,都能摟摟抱抱開玩笑,一邊答應做他女朋友,一邊還騎驢找馬。 兩個人在一起還不到三個月,屬于熱戀期,他追了她半年,而她卻報考了其他城市的公務員。 他問:“如果你考走了,我怎么辦呢?” 她說:“就算我考不上,*后結婚的對象也不會是你啊!” 據了解,這個姑娘各方面都不出眾。大家都很奇怪,她到底哪里吸引他呢? 她從不會主動給他打電話、發信息,除非有事找他。5月20日,他給她發了個520元的紅包,她給他買了兩條普通內褲,這也是她唯一一次給他買東西。他問:“你給我買這個干嗎?”她說:“反正花的是你的錢。”她更不會主動關心他,對他不聞不問,有時還嫌他黏人、煩人。 我們幾個朋友聚餐,另外一個男生的女朋友給他打視頻電話查崗,我們都笑他是“妻管嚴”,唯獨這個男生非常低落地說:“我挺羨慕你的,我多么希望她也能在乎我一點兒,管管我,哪怕是查崗也好啊!” 大家都不笑了,因為這話聽上去特別心酸。你的負擔和煩惱,也許正是別人夢寐以求卻求而不得的甜蜜。 他說:“我連買個原裝二百多元的充電器都舍不得,但是給她買口紅、買項鏈,買什么都舍得,一點兒也不會心疼,我愿意把我的全部都給她。” 大家都不理解,這樣一個女人,哪里值得他如此傾心付出? 我對他有一種怒其不爭的恨意,但是我沒再勸他,因為我知道他是真的動情了。在這個年紀能遇到一個人,讓你放下偏見、成見、世俗的標準,甚至把渺茫的未來寄托在不確定的希望中,挺不容易的。像我們這種唯唯諾諾,拿著驕傲、自尊當借口,假裝瀟灑的人,只能心不甘、認命地去等待那個還沒有出現的人。 他問我:“你若喜歡一個男孩子,你會為他改變嗎?比如你不會做飯,你愿意去學嗎?如果對方不夠成熟,你有耐心陪他一起成長嗎?對方為你付出那么多,你會感動、會主動關心對方嗎?” 我說:“會,都會,而且對方也能感覺到。” 他無奈地說:“她說她不會做飯,也不想學,她說我沒戀愛經驗,還勸我多談幾次戀愛,回頭再找她,她不想浪費時間教我成長。不管我給她買什么,都看不出她開心還是不開心。我給她買的手鏈和項鏈,她一次都沒戴過,還說我買的口紅顏色她駕馭不了。” 我發現他總是低頭看手機,屏幕按亮了再按滅,因為他女朋友說,信息要“秒回”,如果他沒在五分鐘之內回復她的信息,以后就再也不要聯系她了。 我想起自己,對于喜歡的人,哪怕今天上了幾次廁所都要告訴他。若不喜歡一個人,會條條框框地把自己的喜好統統丟給對方,比如不要在我充電的時候給我發信息;有事說事;把要發的文字整合成一條信息,別一條信息幾個字連續發個沒完;如果十幾分鐘才回復我,我就不會再回復了;盡量發文字,不要發語音,不方便也不想聽,等等。 如果一個異性對你如此苛刻,只能說明一點,她不喜歡你。她不是不肯改變,只是不愿為你付出。你不是她心里的那個人,所以她才會心不甘、情不愿。 就像我,充電的時候不愛玩手機,發信息聊天也會莫名地焦慮煩躁。但是跟喜歡的人,哪怕頂著手機爆炸的危險,我也愿意陪君聊到深夜,第二天帶著“熊貓眼”開開心心地去上班。而對于沒好感的人,要么懶得看,要么想起來再回,或者干脆不回。 如果她不愛你,你所有的好都顯得特別廉價。她也許會心存感激,會被感動,甚至覺得歉疚,但是都不足以讓她感到快樂和幸福。 重要的不是某樣東西,而是那個人在你心中的位置,給你帶來的心情。 你買的禮物她扔到一邊懶得拆,而心里的那個人**次寄快遞給她,她會把郵寄單小心翼翼地撕下來,放到禮品盒里好好收藏,僅僅因為這是**次收到他的快遞,而且上面有他的字跡,跟他有關的一切都顯得彌足珍貴。 你送她999朵玫瑰,人家都嫌扔起來費勁,而心里的那個人**次送花,她便把花瓣摘下,風干,夾在日記本里,每次看到都會甜甜地笑。 當你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你會問:“你在干嗎呢?”當你不喜歡一個人的時候會告誡對方,別總是問你問題;當你喜歡一個人的時候,手機一響就迫不及待地去看,當發現不是他的時候,就會有點兒失落,心里的潛臺詞是“怎么是你啊”;當你喜歡一個人的時候,面對對方的關心會歡呼雀躍,當你不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他的主動關心便是打擾,不!是騷擾。 你能為一個人拼命,卻不愿意為另外一個人做一丁點兒改變;你愿意委曲求全地維護一段感情,卻不愿意容忍另外一個人的缺點;不管你喜歡的人是否傷害過你,你都愿意在原地等他,或者破鏡重圓,而另外一個人為你掏心掏肺,你卻熟視無睹,瀟灑地轉身離開。 愛與不愛的區別就是這么大,沒有任何辦法。 你愛一個人的時候,不想和對方錯過每一個“早安”和“晚安”,你關心對方的飲食起居和心情,愿意放下自己的喜好。比如你以前喜歡出去玩,而今下了班卻**時間奔回家;你以前通宵打游戲,而今卻把游戲卸載了。哪怕只是一起看看電影、說說話,你也愿意和他虛度時光。 一個男孩子在聚會上總跟女朋友發信息,其他同事不理解,還以為他女朋友黏人,不放心他出去玩。 其實,男孩子的女朋友告訴他:“你先吃飯,跟同事在一起總看手機不好,等你回家再說。” 愛就是這樣,說了無數次“掛電話吧”“晚安”“一會兒再說”,依然被一句話又引出無數句話,*后被自己的行為逗樂,戀戀不舍地結束對話。 他笑著跟同事說:“我是真心覺得,跟她說會兒話比吃這頓飯要有趣。” 他的同事無法理解。 其實他沒撒謊,發消息時不自覺地嘴角上揚,印證了他此刻的心情。 如果對方不是自己喜歡的人,哪怕回消息都會皺著眉頭,極不耐煩。 有一次他跟女朋友吵架,發消息道歉時被另外一個男同事看到了。男同事拍拍肩膀安慰說:“原來你也跟我一樣,會發那么長的一段話給對方。” 是啊,愛的時候,那種心情和行為都是大同小異的。 媽媽說:“找一個年紀比你大一些的會包容你,對你好。” 我笑了笑,對你好不好,是否包容你、讓著你、疼愛你,不取決于年紀,而取決于你在他心中的位置,取決于他愛不愛你,以及愛你的程度。 愛情可以讓人一夜之間成長,從不懂事、不在乎、自私,變成“我愿為你傾其所有”。如果沒有了愛,只剩下責任與目的,那也就只剩下心不甘、情不愿了。 我們都曾是一個不肯低頭、不肯忍讓,覺得自己與眾不同,不愿改變的人,直到遇到一個人,你想做他的拼圖,便不停地修剪自己,去掉棱角,讓自己變得更柔軟,去適應他。比起受傷害、受打擊,愛無力和愛無能更加可怕。愛,其實也是在挑戰自己,需要你激活那個未知的自己。 那種感覺,不管是愛過還是被愛過,都是美好的,不管何時想起,都如夏日午后的窗前,暖風拂面,窗簾飄動,夾雜著花香,撩撥得人心癢癢的。 前半夜多想想自己,后半夜多想想別人 有的人,對別人和對自己有兩套做人的要求和標準。但凡遇到對自己不利的事情,他總是振振有詞,動不動就跟你講道理。 有的人在為人處世的過程中,常常把自己歸于弱勢群體,理所當然地要求享受優待。比如男女吵架,有的女人就掐著腰,指著男人的鼻子說:“我是女人,可以不講理、可以動手,但你作為男人就不可以這樣。” 公交車上,有的老人剛上車就理直氣壯地要求年輕人給他讓座。如果你主動一些,他可能連一句“謝謝”都沒有,因為在他眼里,這是*正常不過的。 于是,有的年輕人看到這類新聞后很氣憤,之后在公交車上不愿給他們讓座。 這個社會越來越冷漠,人與人之間充滿了敵意和諷刺。 有一天出門,離目的地只有幾分鐘的路程,我就沒系大衣的扣子,沒想到一位陌生大媽隔著老遠沖我喊:“姑娘,把衣服扣上,多冷啊,會感冒的。” 那一瞬間,一句來自陌生人的關懷,讓我覺得大媽好可愛,于是乖乖地系上了扣子。 記得有一次參加行業聚會,來自不同城市的同行分別坐在兩張桌子上吃飯。一桌是四十歲以上的人,他們熱火朝天地聊天,談工作,開玩笑,舉杯共飲,相互讓菜。而我所在的一桌幾乎都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剛參加工作沒多久,等菜的時候都低著頭玩手機。菜上桌后,大家就自顧自地吃,全程幾乎沒人說話,氣氛很尷尬,持續了十幾分鐘后,吃得*慢的一個人放下了筷子,這桌人就散了。 年紀大一點的人,坐個車、遛個彎都能找到合拍的人,聊得很開心。他們能跟鄰居處得比遠親還親,而現在的年輕人即使住在同一棟樓里,碰面也很少說話。 很多人都患有“尷尬癥”,總是想得太多:怎么開口會比較自然?說什么才更恰當?說的內容對方愛不愛聽?講的笑話會不會太冷?說的話題是不是很沒營養?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降低溝通成本,于是把話說得簡潔、干脆,避免廢話。 就這樣,人與人之間少了很多熱乎氣兒。 各種社交賬號加進來的好友不少,可是“死”在通訊錄列表里的人同樣不少。 以前等一個人的回信,可以是一個禮拜、一個月,甚至更久,滿心都是期待。現在等對方回微信,如果對方沒有馬上回復,晚了三五分鐘,你就會想自己在他心里是不是不重要了。 社會在快速發展,我們卻愈發脆弱,懷疑自己、懷疑別人,懶得說客套話,認為很多東西都沒用。有的人就連快遞晚到一天都會投訴、給差評,在取回來的途中就迫不及待地拆開。 到底什么是有意義?時間花在哪里才不算虛度?我們感覺時間永遠不夠用,可越是害怕浪費,越是無法合理分配時間。 我的一位同事工作能力很強,喜歡刪繁就簡。有一次報送材料,對方一而再、再而三地打電話說沒收到材料,同事急眼了,不耐煩地告訴對方:“不要再打來了,已經報上去了,弄丟了也是你們的責任。”結果對方給我們上級領導打過去了,領導說:“再報送一次。” 我理解這位同事的感受,我在工作中也經常遇到溝通方面的問題。有時候一個電話號碼你需要重復四五遍,對方才能記錄下來,搞得我也很不耐煩。但是轉念一想,每個人的記憶力和業務水平各有不同,如果都按照自己的標準,甚至高于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別人,反而會影響自己的情緒。 其實我也是個急性子,沒什么耐心,曾一度非常討厭跟反應慢的人打交道,不想說一堆廢話,做一些無用功來遷就對方。比如做節目的時候,助理會有一些常規的工作詢問,我每次都告訴他們一切正常,特殊情況我會請假,絕對不會曠檔。但是他們每次都會照例詢問,于是不管是誰,我都直接屏蔽消息,不予回復。可是,我慢慢地發現這種態度很傷人,甚至讓人害怕接觸你,對你敬而遠之。 為此,我試著改變自己,放低姿態,而不是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世界。主持人方瓊采訪小孩子時,她會蹲下來,甚至半跪著跟孩子保持在差不多的高度上,看著他們的眼睛,像朋友一樣說話,平易近人。 前陣子,有一個退休老阿姨打電話咨詢換醫保卡的事情,這事不歸我們部門管,她應該直接去當地有關部門查詢。但是聽說她年紀大,腿腳也不好,我就放下手中的工作,幫她聯系相關部門。 我問了她的身份證號,幫她查詢,確認她的醫保卡已經辦好,再把取卡地址告訴她,很慢很慢地讀,怕她記錯又重復了一遍,還囑咐她該坐哪趟公交車。 我想,如果我是她,出行的時候能遇見一點點溫暖,就如沐浴陽光一般,盡管不是什么大事,也會感恩人情溫暖。 還有一天,樓下保安說一個大叔被電話催來辦事,但是聯系不上是哪個部門,問電話是不是我打的。我說不是,保安就不讓他上樓。大叔說,那他先回去,等聯系上了再來。 我說:“我下樓接您。”然后帶大叔去各個部門詢問,我告訴他:“不想讓您大冷天的白跑一趟。” 人都有不順的時候,也有老了需要扶一把的那一天,當我們從一個強者慢慢變成了弱勢群體,內心多么渴望別人能給予一點兒關愛、一點兒方便。 記憶力衰退、反應遲鈍的時候,多么希望周圍的人能夠耐心地跟你慢慢講話,重復一遍給你聽。 走路慢的時候,希望后面的年輕人不會急得直跺腳。 公交車顛簸,站不住的時候會有一個年輕人從座位上站起來,說一句:“您來坐吧!” 你知道那種渴望嗎?尤其是在*絕望的時候。 我剛上小學時,學校發生過一場大事故。放學后同學們蜂擁而出,結果在教學樓門前紛紛摔倒,像疊羅漢一樣,我被壓在了*下面。 當時年紀小,怎么掙扎都挪不開身子,身上像壓著一座五指山,四周全是哭喊聲。那一瞬間腦子是空白的,我伸出手渴望被拉出去,沖著大家喊:“救我,救我!”幸運的是,一個高年級的哥哥拽住我的手,把我救了出來。因為脫離得早,我只是有一點兒磕傷。 后來,那個年紀里發生的事情大都淡忘了,唯獨被救那一刻的感動,刻骨銘心。那一刻,所有的恐懼和絕望交織在一起,我多么希望能夠遇到一個善心的天使,而那個天使只是比我大幾歲的哥哥。雖然他不過是用力拽了我一把,但對我而言,那是不幸中的萬幸。 從此以后,我知道了感恩。這個世界上本就沒有人虧欠你,別人對你一點一滴的好,都值得你記在心里,以愛的名義將之傳遞下去。 你不經意的一言一行,會給周圍的人帶去不一樣的心情。 前半夜多想想自己,后半夜多想想別人,尤其是有些強勢的人,別沒事兒折騰人,請多給別人提供一些方便,畢竟你也希望被善待,不是嗎?別天天期待歲月靜好,只知道索取而不想付出一點點努力,這樣的話,*后只能自食其果。 你要知道,你對別人的態度影響著別人對你的態度。 ……
每個孤獨的靈魂都值得被看見 作者簡介
阿紫,自稱文藝女青年專治各種不服,收聽率破千萬的情感電臺「夜色溫柔」節目主播,自由撰稿人、業余配音。不用真名,因為想講真話。 在無數個溫柔的夜里,她的聲音陪伴了無數“耳朵”。關于孤獨,她說:“我想,我的孤獨,是想和一個彼此喜歡的人去分享,找不到分享的人,讓我感覺有些失落和遺憾,而非需要一個人必須為我做什么,他不用做什么,有這個人在心里,就是心安,足夠了。”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二體千字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