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技術大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741283
- 條形碼:9787547741283 ; 978-7-5477-4128-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技術大全 本書特色
圖書版次以收到版權頁為準! ★ “如果有一天科幻作家也能獲諾獎,那么此人非萊姆莫屬。” 由于萊姆風格過于多變,菲利普·迪克向FBI報告稱萊姆并不存在,只是克格勃負責滲透美國科幻界的委員會成員共同的化名 萊姆是東歐文學巨匠、科幻界一代宗師,深度探索人類認知邊界,徹底改變科幻書寫維度,在他之后,幾乎所有寫科幻的人都要受他影響。他啟發劉慈欣提出“黑暗森林法則”,科幻小說《索拉里斯星》被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改編為影史經典《飛向太空》。 其作品被譯為52種語言,全球暢銷4000余萬冊,是“世界上閱讀人數*多的科幻小說作家“(西奧多·斯特金),也是無數科幻迷奉若神明的科幻大師。科幻圈公認“如果有一天科幻作家也能獲諾獎,那么此人非萊姆莫屬”。在萊姆百年誕辰之際,波蘭更是直接將2021年命名為“萊姆年”。 他也是波蘭宇航學會創始人、國家至高獎勵“白鷹勛章”獲得者、繞日小行星3836與波蘭**顆人造地球衛星以他的名字命名。除母語波蘭語外,還通曉法、德、俄、英、拉丁文,涉獵醫學、生物學、數學、哲學、物理學、控制論、未來學的百科全書式博學家,被稱作“當今活躍的作家中,沒有人能像他那樣智慧、博學、幽默”(安東尼·伯吉斯)。 同時還是智商180的天才男孩、羅馬天主教環境下長大的猶太無神論者、因反對李森科主義而考試不及格的醫學博士、“二戰”期間表面上是汽車修理工的反抗組織成員、菲利普·迪克向聯邦調查局報告稱“只是克格勃陰謀,實際并不存在”的作家、認為科幻小說“對未來的想象相當狹隘”“與科學關系不大”的科幻小說家。 ★ 不只是科幻作家!哲學家、控制論學者萊姆 半個世紀前寫下的未來學論集、“硬核科幻設定總集”、一生創作的母題“大全”、“一部演化領域無所不包的哲學論述大全:有關科技,更有關生命、意識和文明” 《技術大全》出版于1964年,是萊姆在半個世紀前寫下的未來學論集,也是對阿奎那《神學大全》的戲仿和回應,“旨在建造一座理性之塔,使人獲得無限視野”。 其內容涉及演化生物學、物理學、信息學、熱力學、控制論等方面的內容,呈現了各種突破帶來的深遠影響,如香農對信息論的發展,圖靈在計算機領域的成果,馮·諾伊曼對博弈論的探索等等,討論了演化、宇宙、社會、現實、人工智能、創造世界等深刻的問題。 “他提出了這么多的說法,進行了種種的科幻小說創作、科學研究、哲學沉思,其中貫穿所有這些作品的主題就是人類的極限。”(梁文道)這部野心比肩《神學大全》、廣博堪比《集異璧》、腦洞比《索拉里斯星》《機器人大師》《未來學大會》加在一起還要大的著作,也是萊姆的“硬核科幻設定總集”、一生創作的母題“大全”:我們可以從中洞悉他全部科幻作品的核心關切。 ★ 早在七十年前就預言了互聯網、搜索引擎、人工智能、虛擬現實…… 不斷被現實驗證的世紀預言,閱讀萊姆的時機已經到來 “《技術大全》是我所有這些論述性作品中唯一滿意的一本” 一經出版,《技術大全》便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了科學界的廣泛討論。 如今,萊姆過于超前預言中的互聯網、搜索引擎、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事物和現象已成為現實,其前瞻性與批判性不僅未曾有半點失色,并且還在與當代至關重要的諸多命題持續發生著共鳴,可以說,閱讀萊姆這些過于超前的預言的時機已然到來。 正如萊姆所說:“《技術大全》是我所有這些論述性作品中唯一滿意的一本。這本書已經活了下來,而且依然很有生命力。” ★ 萊姆似乎總是在嘲諷人類,但沒有人比他更是一位真正的人文主義者 生于“一戰”后,“二戰”后開始創作,“冷戰”中趨于成熟,二十世紀的親歷者與見證者 “地球上數億年來的宇宙沉寂已經將很多動物推上了定向演化和巨型化的道路,*后將以一場只有大規模的核戰爭才能與之匹敵的動物大屠殺告終。人類無法在死亡的洪流中去想象生命的洪流…… 沒有人、沒有任何人,哪怕在美好的意愿和偉大的想象力的情況下,能夠闡明演化是一場多么艱苦卓絕的空間對抗,又是一個多么深不可測的時間深淵。盡管無法用眼睛看到,但是這片巨大的大陸在兩個世紀之交已經向我們敞開了。如果沒有踏足,那完全是我們自己的錯誤。” ★ 博采眾長,譯注俱佳,從未如此之“全”的《大全》 萊姆誕辰一百周年之際,中文世界首次引進 以英譯本為底本, 英譯本依據的是相對成熟的1974年版(即第四版)《大全》,完整保留了萊姆精心撰寫的詳細注解與補充說明, 英譯者、技術哲學專家喬安娜·齊林斯卡還為《大全》添加了與時俱進的專業注釋與長篇導讀,更貼合當代讀者的閱讀需求。 收錄波蘭語獨有篇目, 特邀上外波蘭語專業負責人毛蕊,補充翻譯1964年波蘭初版前言、萊姆憤而拿掉又“后悔”的第九章《技術與藝術》及長篇后記。 收錄萊姆的兩篇長文:《二十年后》《三十年后》 在后記中,萊姆對多年前的觀點進行了修正、補充和評論。 “如今我能夠辨別出自己預言相當準確性的原因,這并非偶然,也不是來自任何獨一無二的個人天賦。其實相當簡單,這一切都是基于一個信念:生命及其經過生物學檢驗的演化過程將成為一座金礦,為未來所有適用于工程學方法的現象的構建帶來取之不盡的啟示。” ★ 封面設計沿用1964年波蘭初版方案,收錄于2021萊姆年百大海外版本 精裝方脊,無護封、腰封設計,硬朗有力 裱封采用進口土豆紙,完美呈現極致未來感 內文采用80g銀河書紙,潔白溫潤,手感佳 純黑色環襯上以潘通專色印紫,絢麗優雅
技術大全 內容簡介
《技術大全》到底是什么?是以“全工程學”為主題的文明興衰文集?是對人類過去與未來的控制論詮釋?是透過建造者的眼睛看到的宇宙圖景?是大自然的力量與人類雙手的創造中與工程學相關的事兒?是對未來千年科學技術發展的預測?是一組過于大膽,以至于很難宣稱有什么扎實科學依據的假設?的確,每項都有一些吧。” 《技術大全》是對阿奎那《神學大全》的戲仿和回應,出版于1964年,涉及演化生物學、物理學、信息學、熱力學、控制論等方面的內容,呈現了各種突破帶來的深遠影響,如克勞德·香農對信息理論的發展,艾倫·圖靈在計算方面的成果,以及約翰·馮·諾伊曼對博弈論的探索等等,討論了演化、宇宙、社會、現實、人工智能、創造世界等深刻的問題。出版后便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了科學界的廣泛討論。
技術大全 目錄
作者前言 /i
英譯者序言 / ix
**章 困境 / 001
第二章 兩種演化 / 015
第三章 宇宙中的文明 / 065
第四章 智能電子學 / 117
第五章 全知全能的緒論 / 233
第六章 幻影學 / 285
第七章 創造世界 / 353
第八章 演化的諷刺 / 447
第九章 藝術與技術 / 543
結 論 / 575
二十年后 / 583
三十年后 / 633
參考文獻 / 677
技術大全 節選
**章 困境 我們將要談論未來。然而面對此時此地的事都倍感迷茫的我們談論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是不是很不合時宜?確實,在我們不能解決的問題泛濫成災的時候為曾曾孫子煩惱,這恐怕是*荒謬的經院哲學家才會干的事了。我們如果姑且能用“尋找樂觀主義的策略”或者“純粹出于對真理的探求”做借口,那么可以說這些構想將在未來清晰地展現(在我們看來,未來將會不再為風暴煩惱,不僅僅是比喻,還有現實的風暴,因為我們將能夠控制氣候)。但是我的想法的證明并不是出于學者的熱情,或者確信將來會發生這些事的不可動搖的樂觀,我的意圖更簡潔、更清醒,也許更謙遜,因為,通過書寫明天,我只是在做我能做的—不管做得怎么樣,這是我唯一的能力。就是這樣,那么我的工作不會比其他工作更高貴也不會更低賤,因為它們都基于這樣的事實:世界存在且仍將存在。 既然已經證明我的意圖并無不妥,讓我們粗略審視一下這本書的主題和方法。我將聚焦我們文明的多個方面,以此從今天的知識猜測和推理,不用去管精不精確。我們的假設基礎是科技(這里采用的是波蘭語中的女性稱呼),也就是說,由社會傾向和知識決定的完成特定共同目標的方法,還包括那些一開始沒人想到的目標。 個人科技的機制,包括真實的和可能的,都沒能引起我的興趣。我不需要判斷人的創造是不是自由的,神圣地遠離無知侵擾;除非,現在或未來我們能夠使用符合創世紀規定的精確方法論,用*圣潔的方法達到目標;除非,通過說“要有光”,我們能獲得光本身,沒有任何不需要的副產品。這樣討論這點才有意義。然而,正如上面說的,目標的分割甚至替換為不如愿的目標是常見現象。甚至是在神的作品中也能引起類似不滿,自從智慧生命的原型人類出現以來不滿從未停止。但我們還是把這方面的討論留給神學家吧。總之,可以說人類幾乎不知道他到底在干什么,至少不確定。讓我舉個極端的例子:現在完全可能做到的地球上生命的抹消并不是原子能發現的初衷。 因此其實某種程度上我沒必要關注科技,既然一個文明擁抱一切社會想要的,自然包括沒有人計劃過的。有時,甚至是經常,一項技術意外誕生,就像人們探尋賢者之石的時候發明了陶瓷,但是目的性扮演的角色或者說有意識的目的,推動著所有的發明科技的努力,*終增加了知識的總量。盡管驚喜隨著發展會降低出現頻率,它有時還是能達到翻天覆地的維度。這是之前提到過的。 有一些技術不能被歸為雙刃劍,就像赫梯人戰車輪上的鐮刀和鑄犁為劍1。想要控制周圍環境,或者至少是在掙扎求生的過程中不向環境投降,是所有生物所共有的一種與生俱來的傾向,事實上,每種技術都是這種傾向的人工延伸。內穩態—一個復雜的名稱,指的是努力達到均衡,或在變化中維持存在—創造出了抵抗重力的鈣質和幾丁質骨架,便于移動的腿、翅膀和鰭,用于進食的尖牙、角、下頜和消化系統,保護自己不被吃的甲殼和擬態。*終,在努力減少有機體對環境的依賴的過程中,內穩態還實現了對體溫的調控。就這樣,在普遍熵增的世界中出現了一批熵減的礁石。生物演化并不局限于這一過程,它們還構成更高等的實體,不再是,而是群島,從微生物到菌落、菌群、植物還有動物。然后它們還鑄就了星球表面的形狀和大氣。生物圈包括合作和共同的貪婪,它是一個不停地和掙扎相聯系的同盟,生態學家們在對其后裔的研究中不斷發現著這一點。我們能在這些后裔中,尤其是動物中發現金字塔頂端的掠食者,它們獵捕小動物,被獵捕者又獵捕更小的。只有在生命*底端,在陸地大海無處不在綠色的生產者孜孜不倦地將太陽能轉化為生物能。百億朝生暮死的蘆葦孕育著永不消失的生命的能量。 人類的穩態活動將他變成了地球的主宰,這是依靠科技這一器官實現的,但他只在自己這一護教者眼中偉大。面對氣候干擾、地震和罕見但致命危險的流星,人類其實和上個冰河期一樣無助。當然,他想到了應對各種災難的新方法。他甚至能預言其中一些,雖然不準確。行星規模的穩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更別說星際規模的了。不像大多數動物,人并不適應環境,而是根據自己的需要改變環境。他能這樣改變星星嗎?也許遙遠的未來,一種遙控太陽產生內部變化的技術將會出現,這樣相比于太陽的質量微不足道的生物是否可以自由地控制它百億年的火焰?這對我來講是可能的,我這么說不是為了禮贊人類的天才,相反,是為了指出相反方向的可能性。目前,人類沒有讓自己巨大化,但是他為善和為惡的能力大大增強。能點亮和熄滅星星的人也能消滅整個有生命的星球,把自己從星際科技持有者變成毀星者,是星際層面的罪犯。如果前者是可能的,不管看起來多不可能、可能性有多小,那么后者有可能。 如果我說這不可能,我將解釋,不是因為我堅信善神將擊敗惡神2。我不相信愿景,也不相信所謂的人性本質。唯一處理科技的方法是另一種科技。人比起百年前更加認識到自己的危險傾向,他的知識會更先進,然后他會利用它。 科技進步加速已經顯而易見,不是專家也能發覺。由此引發的生活狀況互相依賴對形成習俗和成規的穩態其實有負面影響。當代的一生不再是上一代的重復,即使上一輩再老到,老一輩能對年輕人給出什么經驗教訓?持續變化帶來的想法和行動的根本變化隱藏在另一個過程中,這個過程更加劇烈影響也更大且即時。它是正反饋自我覺醒系統的震蕩,還有著一些負反饋元素,它就是東西方系統。在這之中,近些年來讓世界在和平與危機間搖擺。 不用說,感謝知識積累和新技術的出現讓我們能更嚴肅認真地看待目前的話題。毋庸置疑,變化來得快發生得劇烈。如果有人說2000年將和現在一樣,他會被笑死。但是試圖把(理想的)現狀應用于對未來的構想卻并沒有被認為是荒謬的,貝拉米的烏托邦(1960)就是一個以十九世紀后半葉角度預測二十一世紀的例子。貝拉米有意忽視了所有當時他不知道的可能的新發明。作為一個右派人文主義者,他認為科技演化引發的變化無論對社會還是個人影響都不大。今天不用等到我們的孫子出生,這個預言的幼稚可笑已經昭然若揭。任何人把現在對未來的想象放到抽屜里幾年就能找到許多樂子。
技術大全 作者簡介
◎ 作者簡介 斯坦尼斯瓦夫·萊姆(Stanis??aw Lem),波蘭作家,作品觸及科技發展、人類本性、人類認識世界能力以及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具有哲學意味的宏大主題,對科技與人類本身的有限性提出了諸多深刻的洞見與諷刺性的反思,不斷探索人類認知邊界,徹底改變科幻書寫維度。目前,萊姆的作品已經被翻譯為52種語言,暢銷4000萬冊,是“世界上閱讀人數最多的科幻小說作家“(西奧多·斯特金),也是無數科幻迷奉若神明的科幻大師。科幻圈公認“如果有一天科幻作家也能獲諾獎,那么此人非萊姆莫屬”。 但除了科幻作家的身份之外,萊姆還是波蘭宇航學會創始人、波蘭控制論協會會員、波蘭國家至高獎勵“白鷹勛章”獲得者,在萊姆誕辰百年之際,波蘭議會宣布2021年為萊姆年。 ◎ 譯者簡介 云將鴻蒙,1998年生,萊姆愛好者。 云將鴻蒙二號機,生于舊世紀,科幻讀者,熱愛翻譯與分享。 毛蕊,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大學,波蘭雅蓋隆大學在讀博士,上海外國語大學波蘭語專業教師,《機器人大師》譯者。
- >
自卑與超越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經典常談
- >
莉莉和章魚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