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現代上海研究論叢(第15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5821161
- 條形碼:9787545821161 ; 978-7-5458-2116-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上海研究論叢(第15輯)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本書為現代上海研究中心編纂的連續性學術集刊 *內容豐富,研究深入,分為:史海鉤沉、改革開放歷程、長三角關注、規劃調研、人民城市建設共五個板塊
現代上海研究論叢(第15輯) 內容簡介
《現代上海研究論叢(15)》以研究百年上海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為主,日常選編工作由現代上海研究中心兼任,自出版后,受到多方好評,目前已出版至5輯。書稿匯聚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對上海在近現代發展歷史進程中的重要面,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和分析,主要版塊有“史海鉤沉”“長三角關注”“規劃調研”“人民城市建設”等,收錄了28篇文章,對于上海這座城市的政治、經濟、文化建設,提供歷史脈絡梳理的同時,聚焦現代上海研究的熱點、城市發展與建設等,可資研究者參考。
現代上海研究論叢(第15輯) 目錄
史海鉤沉
1930年代量才業余補習學校的革命斗爭
邵雍
勞資兩利政策在上海解放初期的實踐及其啟示
顧行超
曹孚: 新中國教育學學科建設和發展的探索者、實踐者
朱曉明
建國初期上海連環畫作者的安置與救濟
田萬通邢建榕
香港路59號
——折射中國百年金融工商激蕩史
沈霞
改革開放歷程
浦東開發開放破局與前奏
徐建剛
上海吸引海外留學人才40年歷程與前瞻
汪懌毛大立
試論上海民營經濟發展與工商聯在改革開放中的作用
王昌范
專利代理行業近40年發展歷程及對上海科創中心建設
的作用
胡曉萍
臺商與上海改革開放40年
陶慶
香港工商界與上海的改革開放和浦東開發
肖存良
長三角關注
滬寧鐵路與近代蘇南經濟社會變遷
戴鞍鋼
上海小三線建設史研究述評徐有威張程程
費孝通與長三角經濟開發區
王海波
跨區域行政機構的建構運行模式及其在長三角的實踐與
改革方向
華東政法大學法治中國建設研究中心、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研究室課題組
長三角城市群一體化的發展新特征
施薔生
調研與規劃
關于“十四五”規劃須直面的九大問題
王思政
做好水文章打造南北軸
——借鑒國際經驗踐行“兩城理念”
上海市發展改革研究院
都市鄉村振興與城鄉融合發展之路
顧吾浩
踐行企業文化使命任務為上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凝心聚力
——有關實施上海市企業文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7—
2019年)的調研
上海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
上海市企業文化促進會
城市轉型中的工業遺存更新對策研究
金江波
人民城市建設
電影下鄉與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上海農村社會
束曉冬
建立市民榮譽制度體系,完善上海城市文化治理
朱鴻召
新公共服務視域下上海基層文化服務能力建設探析
江蕾
試探院務公開民主管理的難點與應對途徑
沙麗娜、包晰
廣廈萬千匯英才多措并舉聚人心
——有關徐匯區打造人才宜居生態圈的調研
沈萍
現代上海研究論叢(第15輯) 節選
費孝通與長三角經濟開發區 王海波 1990年國務院宣布浦東開發開放前后,民盟中央主席費孝通多次來滬考察,根據考察結論就上海的定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問題,向中共中央建言獻策,為上海乃至長三角的發展,為中國改革開放事業,作出了特殊而重要的貢獻。同時,他晚年對浦東農民意識和生活方式轉化的深切關注和思考,也為經濟開發區的社會、文化轉型提供了難能可貴的探索路徑。 一、首創“上海龍頭說”和“長三角一體化” 1990年1月27日,中共上海市委書記朱镕基在看望鄧小平時,匯報了開發浦東的設想。2月,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正式向中共中央、國務院上報《關于開發浦東的請示》。3月,鄧小平在同幾位中央負責人談話時說:“上海是我們的王牌,把上海搞起來是一條捷徑。” 與此同時,民盟中央主席費孝通也在思考上海怎樣開發的問題。1990年初,他到民盟中央,與民盟中央副主席錢偉長、高天、葉篤定,秘書長吳修平談話。他說孫中山先生曾計劃在長江三角洲建立“東方大港”,我看上海*適宜,現在時機和條件都有了,可以把這個問題提到日程上來考慮。這以后,他多次和民盟中央負責人談話,思路逐漸清晰。他提出如果以上海為龍頭,以江、浙兩省為兩翼,以長江流域為脊梁,就能帶動全局的騰飛。他擔心地方觀念會影響這個戰略,表示要和上海、江蘇、浙江的領導分別交換意見。當年正值全國人大、政協會議召開期間,費孝通和錢偉長多次拜訪上海、江蘇、浙江代表團,同代表團領導和代表委員們商討開發長江三角洲的設想。4月9日,他以民盟中央名義向中共中央報送了《關于建立長江三角洲經濟開發區的初步設想》的建議書。4月10日,江澤民總書記約見費孝通和民盟中央領導,當面聽取意見。據在場的吳修平回憶,費孝通一口氣談了一個多小時,主要意見是:長江三角洲是中國與世界聯系的一個樞紐地帶,在此建立經濟開發區,對于促進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騰飛,從而帶動全國經濟發展,具有戰略意義。這個開發區以上海為龍頭,江、浙兩省為兩翼,以長江流域為腹地,通過隴海鐵路大動脈與西北原材料基地和三線蘊藏的技術力量相溝通,加速發展外向型經濟。上海應該成為全國*大的經濟中心,恢復它在東亞應有的地位。江澤民認真聽取意見后高興地說:“這個設想是好的主意。” 在這份《關于建立長江三角洲經濟開發區的初步設想》建議書中,除有費孝通當面向江澤民總書記的陳述外,還有:“一市及二省部分地區要有分工,分層發展”,以及“在1997年香港回歸之前正式成立長江三角洲經濟開發區籌備機構”的內容。 這次約談后,費孝通直奔北京火車站,前往江蘇、浙江、上海與當地負責人進一步探討。1990年4月18日,國務院宣布開發開放上海浦東,在浦東實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某些經濟特區的政策。5月7日,費孝通在“黃河上游多民族經濟開發區**次協調會上說:“上海正在浦東進行開發建設,搞成以后對大家都有利。”“浦東開發區絕不僅僅是為了上海而建立的,而是為了整個中國從西到東這條龍的騰飛。上海成為這條龍的頭,為這條龍的腹地服務。”“民盟中央鑒于這個形勢提出了一個意見,建立長江三角洲經濟協作區,包括一市二省。目前的問題是江、浙、滬一帶工業企業有趨同性,企業趨同,產業結構趨同,沒有一個通盤的規劃,缺乏一個照顧全面,為各地工商業服務的機構,致使長江三角洲以及所聯系的腹地的優勢發揮不出來。”“要真正搞好溝通,還要花大力進行研究探討。” 同年7月9日,在結束江蘇、浙江、上海為期一個月的考察后,費孝通在《瞭望》周刊上發表了題為《長江三角洲之行》的文章,就“上海龍頭說”和“長江三角洲開發”再次進行闡述。他寫道:“我們所設想的開發長江三角洲與浦東開發區是什么關系呢?顯然,二者原是一回事,不但沒有矛盾,而且彼此銜接,互相補充。其實,從全局看,問題的關鍵不完全在這種關系方面,而在于浦東開發后,上海究竟是建成深圳式的上海,還是香港式的上海?這是兩個屬于不同層次的概念。我認為上海不能走深圳的路子。這是因為上海的地位本來就與深圳大不同,再說現在腹地的經濟狀況與80年代初期也大不相同了。如果上海浦東仍像深圳那樣吸引外資,以建設工廠為主,哪怕是包括興建一些高技術的產業,它的擴散能力和輻射能力都將受到很大限制,并可能在市場、產業結構等方面與江、浙,甚至沿江城市發生矛盾。即使上海能起到窗口的作用,也無法起到龍頭的作用。上海應該更上一層樓,在更高層次上成為全國的貿易、金融、信息、運輸、科技的中心。換言之,上海應在經濟上成為江、浙及沿江城市工農業商品的總調度室或服務站。”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開,十四大報告提出:“以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為龍頭,進一步開放長江沿岸城市,盡快把上海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之一,帶動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地區經濟的新飛躍。” 有人對費孝通說:你的建議成為國策了。費孝通會心一笑。 1995年11月,費孝通隨中共中央統戰部組織的各民主黨派、工商界領導人和無黨派代表人士來滬考察,親眼目睹了浦東和上海的巨大變化,發出“龍頭已經開始發揮作用了”的感嘆。回到北京后,他通過民盟中央于12月15日向中共中央、國務院遞交了《關于加速長江三角洲經濟區域發展的設想和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就港口建設;進一步密切上海與“八員大將”(即江蘇的蘇州、無錫、常州、南通,浙江的杭州、嘉興、湖州、寧波)聯系;擴大長江水運能力,增強兩岸實力等問題提出了更加具體的設想和建議。 1996年1月12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復函民盟中央:中共中央、國務院對你們的建議非常重視,已送中央領導同志并有關部門參閱,同時責成國務院辦公廳研究提出意見。同年5月27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再次函告民盟中央:國家計委和有關部門正著手研究長江三角洲和沿江地區區域經濟發展規劃,對《建議》中提出的意見,將在規劃中吸收。《建議》中有關港口建設及其他意見也在研究落實中一并考慮。 2018年8月,中共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各民主黨派、工商界和無黨派代表人士暑期學習會上說:“*早提出長三角一體化的,就是民盟的費老。”
現代上海研究論叢(第15輯) 作者簡介
現代上海研究中心系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主辦的研究機構,致力于現代上海發展研究,進行資料征編,宣傳教育及學術交流。以研究百年上海經濟、政治、社會與人物為基本任務。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二體千字文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