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系統工程原理與實踐(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2433366
- 條形碼:9787512433366 ; 978-7-5124-3336-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系統工程原理與實踐(第2版) 本書特色
本書為 Wiley出版的“復雜系統與復雜組織”系列叢書之一。該叢書是 Wiley已出 版30余年的“系統工程和管理”系列叢書的姊妹篇。《系統工程原理與實踐》第1版由西安交通大學知名學者胡保生教授翻譯;本書為第2版,由Alexander Kossiakoff的學生和同事Samuel J. Seymour、Steven M. Biemer修訂,并順應系統工程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增加了基于模型的系統工程(MBSE)、系統工程語言(SysML)、軟件系統工程等內容,使綜合案例更加豐富,知識點更加凝練,尤其關注了系統工程師的職業、系統邊界、系統復雜性、系統架構、軟件系統工程等領域的知識和應用,闡述了如何將系統工程理論和方法應用到復雜系統的設計和研制流程中,使內容更加直觀且易于理解。
系統工程原理與實踐(第2版) 內容簡介
《系統工程原理與實踐》是一本幫助學生學會像系統工程師一樣思考的教科書。在掌握了傳統的工程學科之后,想要學習系統工程的學生往往會發現這個學科很好抽象和模糊。為了幫助使系統工程更具體、更容易理解,本書提供了許多模型供讀者學習。本書是為了那些即將成為工程師或科學家,并渴望或已經從事系統工程、項目管理或工程管理職業的研究生而出版,其主要受眾是在單一學科(硬件或軟件)中受過教育的工程師,希望拓寬知識面以處理系統問題。
系統工程原理與實踐(第2版) 目錄
**部分系統工程基礎
第1章系統工程與現代系統世界/3
1.1什么是系統工程/3
1.2系統工程的起源/4
1.3需求系統工程的系統示例/8
1.4系統工程專業/10
1.5系統工程師職業發展模型/15
1.6系統工程的力量/17
1.7小結/18
習題/20
擴展閱讀/21
第2章系統工程概覽/22
2.1系統工程視角/22
2.2系統工程的透視圖/26
2.3系統域/27
2.4系統工程領域/28
2.5系統工程方法/29
2.6系統工程活動和產品/30
2.7小結/31
習題/32
擴展閱讀/32
第3章復雜系統的結構/33
3.1系統的構建塊和接口/33
3.2復雜系統的層級/33
3.3系統的構建塊/36
3.4系統環境/41
3.5接口和交互/46
3.6現代系統的復雜性/48
3.7小結/51
習題/53
擴展閱讀/54
第4章系統開發流程/55
4.1貫穿系統生命周期的系統工程/55
4.2系統生命周期/55
4.3開發流程的演化特性/64
4.4系統工程方法/68
4.5系統開發中的測試/80
4.6小結/82
習題/83
擴展閱讀/84
第5章系統工程管理/86
5.1管理系統的開發和風險/86
5.2工作分解結構/87
5.3系統工程管理計劃/90
5.4風險管理/93
5.5系統工程的組織/100
5.6小結/102
習題/103
擴展閱讀/104
第二部分概念開發階段
第6章需求分析/109
6.1創建一個新系統/109
6.2運行分析/114
6.3功能分析/118
6.4可行性定義/119
6.5需求確認/120
6.6系統運行需求/123
6.7小結/126
習題/127
擴展閱讀/127
第7章概念探索/129
7.1系統需求的開發/129
7.2運行需求分析/132
7.3性能需求的制定/138
7.4概念探索的實現/143
7.5性能需求的確認/146
7.6小結/148
習題/149
擴展閱讀/150
第8章概念定義/151
8.1選擇系統概念/151
8.2性能需求分析/153
8.3功能分析與表達/157
8.4功能分配/162
8.5概念選擇/163
8.6概念確認/165
8.7系統開發計劃/167
8.8系統架構/170
8.9系統建模語言:UML和SysML/175
8.10基于模型的系統工程/185
8.11系統功能規范/188
8.12小結/189
習題/191
擴展閱讀/193
第9章決策分析和支持/195
9.1制定決策/195
9.2貫穿系統開發過程的建模/200
9.3為決策建模/200
9.4仿真/208
9.5權衡分析/215
9.6概率檢查/225
9.7評估方法/227
9.8小結/234
習題/237
擴展閱讀/238
第三部分工程開發階段
第10章高級開發/241
10.1降低項目風險/241
10.2需求分析/244
10.3功能分析與設計/248
10.4作為降低風險技術的原型開發/252
10.5開發測試/258
10.6降低風險/265
10.7小結/266
習題/267
擴展閱讀/269
第11章軟件系統工程/270
11.1應對復雜性和抽象性/271
11.2軟件開發的本質/273
11.3軟件開發生命周期模型/277
11.4軟件概念開發:分析和設計/283
11.5軟件工程開發:編碼和單元測試/292
11.6軟件集成與測試/299
11.7軟件工程管理/302
11.8小結/307
習題/309
擴展閱讀/310
第12章工程設計/312
12.1實現系統構建塊/312
12.2需求分析/315
12.3功能分析與設計/317
12.4部件設計/319
12.5設計確認/329
12.6配置管理/333
12.7小結/334
習題/336
擴展閱讀/337
第13章集成與評估/339
13.1集成、測試與評估整個系統/339
13.2測試計劃和準備/343
13.3系統集成/347
13.4開發系統測試/352
13.5運行測試與評估/357
13.6小結/362
習題/365
擴展閱讀/365
第四部分后開發階段
第14章生產/369
14.1工廠的系統工程/369
14.2生產的工程化/370
14.3從開發到生產的交付/373
14.4生產運行/376
14.5獲取生產的基礎知識/379
14.6小結/381
習題/383
擴展閱讀/384
第15章運行和支持/385
15.1安裝、維護和升級系統/385
15.2安裝與測試/387
15.3運行支持/390
15.4主要系統的升級: 現代化/394
15.5系統開發中的運行因素/396
15.6小結/398
習題/399
擴展閱讀/400
系統工程原理與實踐(第2版) 節選
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高精尖學科叢書簡介 無人駕駛航空器在軍、民用及融合領域的應用需求與日俱增,在設計、制造、系統綜合與產業應用方面發展迅速,其系統架構日趨復雜,多學科專業與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學科結合更加緊密;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設計、運用、適航和管理等方面,需要大量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綜合性專業人才。為此,應加強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專業建設,加快培養無人機系統設計、運用和指揮人才,以及核心關鍵技術研究人員。有必要圍繞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和復雜系統工程兩方面,為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實踐提供教科書或參考書,系統地闡述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以期將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打造為高精尖學科專業。 2018年,教育部設立了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專業,旨在以無人駕駛航空器行業需求為牽引,培養具有系統思維、創新意識與領軍潛質的專門人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有幸成為首批設立此專業的學校。 本叢書包括兩大板塊:系統工程理論基礎與工程應用方法、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技術。**板塊由《系統工程原理與實踐(第2版)》《需求工程基礎》《面向無人駕駛航空器的SysML實踐基礎》《基于模型的系統工程有效方法》《人與系統集成工程》《系統工程中的實踐創造與創新》構成,主要介紹系統工程相關概念、原理、方法、語言等;第二板塊由《無人駕駛航空器氣動控制一體化設計》《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分析與設計》《高動態無人機感知與控制》《事件驅動神經形態系統》構成,主要介紹基于系統思維與系統工程的方法,凸顯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設計、開發、試驗、運行和維護等方面發揮的作用和優勢。 希望本叢書的出版能夠幫助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專業學生夯實理論基礎,增強系統思維及創新意識,增加系統工程與專業知識儲備,為成為無人駕駛航空器及相關專業領域的優秀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叢書可作為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專業在讀本科生與研究生的教材和參考書,也可為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研發人員、設計與應用領域相關專業的從業者提供有益的參考。
系統工程原理與實踐(第2版)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Alexander Kossiakoff是Johns Hopkins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的前主任和現任首席科學家,以及Johns Hopkins大學GWC Whiting工學院系統工程和技術管理碩士計劃的主席。 譯者簡介 王英勛,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無人系統研究院院長,飛行器控制一體化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航空學會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GNC分會名譽主任委員;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專門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民航局無人機人員資質專家組成員;中國航空器擁有者與駕駛員協會無人機專家委員會主任;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指控與控制學會多智能體協同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研究方向為無人機總體技術、無人機自主控制技術。曾任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無人機辦專務、副主任、主任。曾任多個型號無人機的總師、副總師,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具有國際項目管理學會(IPMP)高級項目經理資質,是國際系統工程師協會(INCOSE)系統工程師培訓課程高級講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蔡志浩,男,博士,高級工程師,碩士生導師。主講航空系統工程、系統架構設計等本科生、研究生核心專業課程;參與了多型國家重點型號無人機系統研制;探索將系統工程與復雜系統架構方法應用于教學、科研實踐;從事創新布局無人機系統設計、高動態飛行器自主感知與控制等方向科學研究;主持預研項目、探索項目、航空基金和多項軍工企業合作項目;培養的研究生曾榮獲國家獎學金等榮譽,參加國內、國際大賽,取得優異成績。 趙江,男,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本科畢業于西北工業大學自動化專業,碩士畢業于西北工業大學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業,博士畢業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導航制導與控制專業。研究方向為自主飛行控制技術。主持參與研究課題2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入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年拔尖人才、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高被引作者。主講系統工程原理、系統思維與航空系統工程等課程。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