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情緒自由 人生更輕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2600845
- 條形碼:9787572600845 ; 978-7-5726-0084-5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情緒自由 人生更輕盈 本書特色
華語世界深具影響力個人成長作家張德芬重磅新作,直擊現代都市人的情緒困境,獻上深化、務實、入世的情緒療愈指南。我們的人生模式就是因為我們的情緒習慣而產生的。 面對情緒唯一的方法,就是與它同在,看清它的真相。 張德芬全新創作,結合多年的心路歷程,將全新修心體悟、落地實操的方法匯集成書。德芬摯愛新書,手捧新稿,三度批閱。 德芬老師至為入世實用的情緒療愈指南,跟隨書中內容開啟一段情緒療愈之旅:內觀自己的情緒模式→改變根深蒂固的情緒習慣→通過情緒練習療愈關系→認清你自帶的情緒牌,吸引理想的伴侶→拔掉情緒里的刺,安撫小時候藏起來的委屈→進行撫平情緒的練習。遇到什么人,經歷什么事,都是你內心的真實寫照,所以照顧好你的情緒,人生也會大不同。 張德芬是中國大陸心理領域書籍的拓荒者和奠基者。2007年,《遇見未知的自己》首次出版,在臺灣一上市就掀起了閱讀狂潮,該書被譽為華語世界首本個人成長小說。同年,大陸引進簡體版,很快位列各大圖書銷量排行榜榜首,迄今已暢銷12年之久,影響千萬讀者。她的作品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分享自我負責的個人成長理念,倡導女性心理情感健康的生活方式,幫助讀者產生積極的轉變,被譽為“中國大陸心理領域書籍拓荒者和奠基者”。
情緒自由 人生更輕盈 內容簡介
本書由張德芬結合多年的心路歷程, 將修心體悟、落地實操的方法匯集成書: 當人生困境浮現的時候, 我們**個要去面對的真的不是外境, 而是我們內在的運作模式。
情緒自由 人生更輕盈 目錄
PART 1
負面情緒的產生 成長的焦慮
~
01 當你有力量選擇真實,才有勇氣面對自己
02 你情緒里的刺,是小時候藏起來的委屈
03 為什么孩子會繼承父母的傷痛?
04 什么樣的父母會造成孩子的“被剝奪創傷”?
05 孩子問“我輸了怎么辦?”,父母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06 父母只有兩種,一種是充電寶,另一種是……
PART 2
成長的焦慮
~
01 哪有不可原諒,你只是不肯放過自己
02 當你愿意走出痛苦,全宇宙都會來幫你
03 走出劇情:和自己內在發生的情緒共處
04 累積內在力量,讓困難變成助力而不是阻力
05 改變根深蒂固的情緒習慣
06 把自己看懂了,這世界就是你的
PART 3
親密關系的焦慮
~
01 無論結婚還是單身,幸福都不依賴別人
02 你自帶的“情緒牌”,決定你吸引怎樣的伴侶
03 婚姻里的一大誤區,是把伴侶當爸媽
04 為什么你的愛情,總在重演原生家庭的錯誤?
05 這三種“隱形傷害”,正在消耗你的婚姻
06 這三個問題的答案,決定一段婚姻能走多遠
PART 4
選擇的焦慮
~
01 從心而“慫”,保持覺知
02 會做減法的人生,不糾結
03 人所有的壞運氣,都有同一個起點
04 控制與被控制,捆綁的是個人的自由
05 你的自我價值感,是否建立在別人的認可和贊賞上面?
06 不要在親密關系中失去自我
PART 5
撫平負面情緒的練習
~
01 余生不長,時間只偏愛這四種女人
02 不生悶氣的女人,一定都有好關系
03 內心強大的女人,身段軟,手段硬,臉皮厚
04 不要被情緒模式牽著走
05 想通這四點,你就不會被負面情緒控制了
06 真正愛自己的人,不討好別人,不苛責自己
Postscript
后記
內觀自己的情緒模式
改變根深蒂固的情緒習慣
情緒自由 人生更輕盈 節選
改變根深蒂固的情緒習慣 情緒的“個人責任制” 在*近的分享中,我越來越強調“個人責任制”——你所持有的情緒感受模式,會讓你在自己的生活環境、生命情境中,創造出符合你這種情緒模式的事件和人物,好讓你去感受到它們。 所以,當我們不喜歡我們感受到的東西時(自卑、悲傷、委屈、鄙視、自責、憤怒等),就會把讓自己感受到這些東西的人、事、物推開,或是想修正它們、責怪它們,反正就是找外面的麻煩。 因為改變自己行之有年、根深蒂固的情緒習慣,是比較困難而且不舒服的(但是一旦改變,那就是一勞永逸的解放了)。去修正外面的人、事、物,不但有對象可以戰斗(相較于和自己較勁),讓自己的生命增添各種色彩,而且可以責怪對方、制造各種戲碼,讓我們的存在更有感覺。 很多人不會平平靜靜地過日子,一定要在生命中制造各種劇情戲碼,才覺得自己是活著的。但是,這種戲精,通常也不快樂。因為他們的各種關系一定比較緊張,工作連帶會受影響,而身體更會在一定的年齡之后,呈現出很多問題。 你的幸福有前提 在一次演講中,我苦口婆心說了半天這些道理,演講完畢開放問題時,有一個可愛的小女人舉手發問,投訴自己老公。 她說在結婚前,老公還挺能掙錢的,婚后卻越來越不能掙錢,全家的生計都變成靠她一個人,然后她驕傲地說,她一年能掙到兩百萬。老公不能掙錢,她覺得委屈,語氣中諸多嫌棄。 我問她,為什么不能接受老公就是這樣的人?她大聲回應:“可是為什么我們結婚前他能掙錢呢?”我開玩笑說:“你克夫吧!” 其實,這句話多多少少有點真實的成分。倒不是說她讓老公運氣不好、掙不到錢,而是她這樣強勢且自傲,可能在關系中會讓男人退縮——反正你會掙錢,你又那么得意,那你就掙吧!我再怎么努力都沒有用,你都不待見我,干脆放棄。 當然,她老公的這種無力感,也是來自童年時期那種無論如何取悅母親都無法如意的挫敗感,所以,“放棄”是她老公面對這種無力感、挫敗感的防御方式。我也開玩笑地和她說,我就不介意我的男人不掙錢啊,他只要自己開心,對我又好,何必在乎錢是誰掙的呢? 她反駁說:“那是因為你有錢。”我笑了,說:“我有錢,是因為我要的不多。我如果向往豪宅名車,喜歡珠寶名牌,那我會覺得我的錢不夠用。你自己那么會掙錢,還想要更多,問題是出在誰身上呢?” 在一開始演講的時候,因為是張德芬幸福研習社的主題演講,我問大家,是不是真的想要幸福,所有人都異口同聲地說:真的想要。 那這個例子在這里就現出原形了。你真的想要幸福快樂,為什么在這件事情上要“作”呢? 顯然,這個小女人表面上執著于“希望自己的男人掙錢”,但又希望自己能夠勝過男人,能在能量氣場上碾壓自己的男人。陷在這樣的思維模式中,她離幸福只會越來越遠。但是她卻理直氣壯地認為自己養家、男人不掙錢讓她很委屈,她需要男人掙錢才會覺得幸福。 所以,她對幸福的要求,是有前提的——一定要在某種情境下,她才能幸福。所以,她是真的要幸福嗎? 幸福與否在自心 我們每個人是不是或多或少都會在這種怪圈里打轉?幸福需要條件嗎?我們看到許多先天條件不佳的人,把自己的生命活出了幸福。越是去到窮鄉僻壤,越能看到許多人發自內心的愉悅笑容,所以,幸福與否真的不取決于外在的條件,而在于自己的心。 我們有沒有勇氣為自己爭取幸福,而不拿外面其他的人、事、物來說事?這個勇氣很難擁有。因為在個人成長過程中,為自己的幸福負責,不推卸責任到別人身上,真的是*難的一步。但是我也一再說,你去修正外面的人、事、物,而不在自己身上下功夫,你一輩子都會在這個怪圈里打轉。 像這個小女人,如果有一天她老公掙錢了,她反而會覺得很挫敗,又會找其他的事來“作”。因為在她內心深處,有一個小女孩,從小就是委屈的。很可能是爸爸重男輕女,沒有善待她,那個“被男人委屈”到的小女孩,一直在伺機報復,并且要證明自己比男人厲害。 結婚以后,她在夫妻關系中復制了和爸爸的模式。而另一方面,在爸爸偏心待遇下長大的她,變得爭強好勝,想要勝過男人以證明自己。如果我們看不到自己內在的這種糾結模式,就永遠會在外面打轉,無法獲得幸福快樂。所以,老公不掙錢,只是小女人模式發作的一個借口,不是這個也會有別的。 這個小女人,可能需要去看到她爸爸本身的局限——他不會愛人,只能用自己的模式來對待孩子。他認為女孩沒用,所以虧待她,那是他的問題,和她好不好、值不值得被愛沒有關系。如果能夠在自己內心深處,和過往的創傷做一個和解,那么就不需要在成年后,再去復制同樣的模式了。 同時,如果她真的想要幸福快樂,而不是證明自己是對的、更厲害的,那么,可以去看看其他人在同樣的情況下,是如何過得快樂的。 …………
情緒自由 人生更輕盈 作者簡介
張德芬: 知名作家、張德芬空間創始人、北京朝陽海外人才“鳳凰計劃”頂級津貼專家、 中國志愿服務基金會心理健康與發展專項基金形象大使。 中國臺灣大學企業管理系畢業,在UCLA取得MBA學位。曾任中國臺灣電視公司記者、主播多年。2002年辭去國際知名公司高薪工作,致力于個人成長潛修及寫作,被譽為華語世界深具影響力的個人成長作家。 2007年開始,與自身成長和內在探索同步前行,她陸續發表了系列作品:《遇見未知的自己》《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重遇未知的自己》《愛到極致是放手》等。她的作品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分享自我負責的個人成長理念,倡導女性心理情感健康的生活方式,幫助讀者產生積極的轉變,被譽為“中國大陸心理領域書籍拓荒者和奠基者”。 迄今她的作品總銷量已超過1000萬冊,其中《遇見未知的自己》已成為目前國內個人成長領域經典作品,影響深遠,單本銷量高達800萬冊,亦被泰國、韓國、越南等國翻譯成該國文字熱銷。 她還引介了國內外很多優秀的書和作者到大眾的視野中,翻譯了德國心理導師艾克哈特?托爾的作品《新世界:靈性的覺醒》和加拿大知見心理學領袖克里斯多福?孟的《親密關系:通往靈魂的橋梁》等,為大眾領域心理健康、個人成長知識的普及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被評為“影響中國女性生活精英人物” “年度優雅女性人物”“2014中國十大品牌女性”“2019年度中國心理產業年度人物”等。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虎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