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創新市場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730502
- 條形碼:9787550730502 ; 978-7-5507-3050-2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創新市場論 本書特色
本書以“什么是創新市場、怎樣建設創新市場”為主線,在界定創新市場內涵、分析創新市場中政府和市場的作用、剖析雙創與創新市場交互機制基礎上,總結了國際創新市場先進經驗,梳理了中國科技體制改革與創新市場建構歷程,研究了系統化構建基礎研究、試驗發展、應用研究等三大創新市場,接著以深圳為樣本城市解構了創新的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等趨勢,分析了深圳創新市場的培育經驗和挑戰,提出了完善創新市場的建議。*后采用聯合國(UN)創新創業三元評價體系,綜合評估了2017年和2018年深圳及北京等中國城市創新市場和雙創發展狀況。本書試圖對創新市場的形成發展作出理論性的探索,推動創新向更加自覺化和市場化的路徑發展。 《創新市場論》一書,系國務院參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孔子獎章”獲得者,國家文化藝術智庫特聘專家,北京大學、深圳大學等客座教授王京生所作。本書試圖對創新市場的形成發展作出理論性的探索,推動創新向更加自覺化和市場化的路徑發展。
創新市場論 內容簡介
本書以“什么是創新市場、怎樣建設創新市場”為主線,在界定創新市場內涵、分析創新市場中政府和市場的作用、剖析雙創與創新市場交互機制基礎上,總結了國際創新市場先進經驗,梳理了中國科技體制改革與創新市場建構歷程,研究了系統化構建基礎研究、試驗發展、應用研究等三大創新市場,接著以深圳為樣本城市解構了創新的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等趨勢,分析了深圳創新市場的培育經驗和挑戰,提出了完善創新市場的建議。*后采用聯合國(UN)創新創業三元評價體系,綜合評估了2017年和2018年深圳及北京等中國城市創新市場和雙創發展狀況。本書試圖對創新市場的形成發展作出理論性的探索,推動創新向更加自覺化和市場化的路徑發展。
創新市場論 目錄
目錄
引言:什么是創新市場
(一)創新與創新市場 002
(二)創新市場中的政府和市場的作用 015
(三)雙創發展及其對創新市場的推動 018
(四)建設創新市場助力中國雙創步入新能級 021
上篇??創新市場的形成和中國實踐
**章??國際創新市場發展考察略要
(一)美國創新市場的考察略要 027
(二)德國創新市場的考察略要 046
(三)日本創新市場的考察略要 065
第二章??中國科技體制改革與創新市場建構
(一)創新市場的萌芽(1985—1991年) 085
(二)應用創新市場發端(1992—1998年) 088
(三)試驗發展創新市場興起(1999—2005年) 092
(四)完善多層次創新市場綜合配套(2006—2014年) 096
(五)強化創新市場協同發展(2015年至今) 100
第三章??基礎研究創新市場的構建與實施
(一)完善大學與學科體系 107
(二)打開人才自由流動的旋轉門 110
(三)推動基礎研究投創分離 112
(四)去除唯論文的評價制度 114
(五)強化區域創新市場協同 116
第四章??應用研究創新市場的構建與實施
(一)培育多層次應用研究主體 119
(二)發展海外應用研究平臺 122
(三)發展與國際接軌的技術轉移中心 124
(四)加大新型創新基礎設施建設 127
第五章??試驗發展創新市場的構建與實施
(一)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 129
(二)發展數據驅動的科技金融 130
(三)實施*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 132
(四)推動技術交易市場數字化 134
中篇??創新市場的深圳樣本
第六章??深圳創新市場的五大特征
(一)創新市場機制新型化 143
(二)創新市場要素國際化 148
(三)創新市場環境法治化 151
(四)創新市場空間區域化 153
(五)創新市場資源深港特色化 156
第七章??深圳創新市場培育經驗與挑戰
(一)確權:市場不能沒有獨立的主體 161
(二)合約:讓創新資源*有效地配置 176
(三)市場環境:創新市場的宏觀調控 179
(四)面臨挑戰:四大不足制約發展 186
第八章??深圳創新市場發展與完善
(一)培育更有活力的創新主體隊伍 197
(二)形成更有效率的市場激勵機制 201
(三)構建更加完善的創新要素市場 205
(四)打造更加適宜創新的制度環境 210
下篇??創新市場與雙創評估
第九章??從制造中國到創新中國:中國城市雙創
????????評估(2019年)
(一)評估體系的科學設計 217
(二)城市創新創業環境 222
(三)城市創新創業資源 232
(四)城市創新創業績效 239
(五)綜合評估及啟示 246
第十章??深圳雙創發展評估(2018年)
(一)創新創業環境 252
(二)創新創業資源 278
(三)創新創業績效 290
(四)綜合評估及啟示 306
結語 313
參考文獻 320
后記 323
創新市場論 節選
后記 創新是人類演進的不竭動力,而創新如何驅動增長、什么驅動著創新,是令人著迷、讓人孜孜以求的研究主題。2017年,我在拙著《什么驅動創新—國家創新戰略的文化支撐研究》中,對“文化如何驅動創新”進行了研究,認為文化的不同造成了國家創新能力的迥異,國家創新戰略根本有賴于文化的支撐。自2016年起,我連續四年主持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國內重點城市雙創的評估,剖析雙創特別是創新領域市場經濟體制機制。2016年研究了“塔形雙創體系”機制,2017年研究了“工字形”雙創與改革互動機制,在此基礎上發現創新離不開市場,因此2018年、2019年從創新市場的視角分別研究了深圳、粵港澳大灣區的雙創發展和創新市場建設。建設創新型城市和國家,必須著手培育創新市場,讓創新的各種要素在這個市場上匯集、交易、培育、轉化。一個繁榮發展的創新市場,遼闊如源源不斷的活水,能更好地激發民族創新創造的活力,為我國邁進創新型國家行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提供強大動能。 基于以上思考,2018年12月4日我在第十屆深圳學術年會上以“創新引領城市”為題做主旨演講,強調了“創新市場”的概念,提出創新市場可分為開發型、應用型、基礎型三類,要建設創新型城市和國家,必須培育創新市場,引起與會專家和相關媒體的關注和熱議。2019年3月13日在《文匯報》發表《創新根本有賴于培育強大的創新市場》,進一步闡述了創新市場的重要作用。以此為基礎,我結合“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波瀾壯闊的實踐,進一步對“如何培育創新市場”這一問題進行了較為系統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眼前這部書稿。 特別感謝吳欣望、陽東輝等學者就創新市場理論研究在國內做出的開拓性貢獻,他們為本書提供了諸多靈感。本書寫作過程中,我和魏建漳、王學龍博士,就其中的主要問題進行了較為深入的討論,他們根據我提出的研究提綱和主要觀點查找了大量相關資料,形成了部分章節初稿。深圳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為理同志在本書整體框架和統稿方面提出了諸多建議,海天出版社副社長魏甫華同志提出了具體修改意見,深圳市委宣傳部副處長何東運同志也參與了討論修改并做了大量統籌協調工作。深圳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廖明中同志、深圳市統計普查中心副研究員張軍超同志參與本書統稿工作,真誠感謝他們對本書的貢獻。還要感謝海天出版社編輯簡潔專業、辛勞的工作。 多層次的探討、交流和對話,催生了這本書稿,本書所提出的問題及其解答是開放性的。由于時間倉促,水平有限,“創新市場”內涵外延有待進一步闡明,創新市場構建的探索需進一步深化,本書邏輯體系也未必嚴密和完整,但力圖開辟一片思想的天空。如有疏漏與不當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王京生) _
創新市場論 作者簡介
王京生,國務院參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孔子獎章”獲得者,國家文化藝術智庫特聘專家,北京大學、深圳大學等客座教授。出版專著有《真理是樸素的》《文化權利:回溯與解讀》《文化主權與國家文化軟實力》《觀念的力量》《文化主權論》《文化是流動的》《中國文化的歷史流變與當今的文化選擇》《文化的魅力》《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文化繁榮》《城市文化“十大愿景”》《文化+:文化產業發展的戰略選擇》《什么驅動創新》《“雙創”何以深圳強》《讓城市因熱愛讀書而受人尊重》等,主編圖書有《深圳十大觀念》《文化立市論》《學派的天空》《高貴的堅持》《中國雙創發展報告》等。監察報》等報刊開設過專欄。現主要致力于經史研究。曾做客鳳凰衛視及內地多家電視臺。
- >
巴金-再思錄
- >
唐代進士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