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做一門感質好生意:打造讓人感動的魅力品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6264557
- 條形碼:9787536264557 ; 978-7-5362-6455-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做一門感質好生意:打造讓人感動的魅力品牌 本書特色
邱建文著的《做一門感質好生意》一書,作者提出消費中“感質”的方法,有感動,就會購買。借由產品與環境的共構,來引發出消費者的“感”覺,進而把這份感動投射于商品,賦予高“質”感的價值認同,讓消費者從“擁有”走進“享有”的消費情境。 本書還旁征博引國內外的真實案例,提出對不同民族和文化的觀察與省思,期待不只在經濟面,從質感而提升優質的產值;也擴大到社會面,從質感而創造華人的優質生活。
做一門感質好生意:打造讓人感動的魅力品牌 內容簡介
沒有感動,就不會購買。本書即提出“感質”的方法,借由產品與環境的共構,來引發出消費者的“感”覺,進而把這份感動投射于商品,賦予高“質”感的價值認同,讓消費者從“擁有”走進“享有”的消費情境。
書中從身體感官的“六識”運作,具體提出“幸福傳遞力”“消費情境美感”“優質服務體驗”“商品魅力質感”四大方法,讓小店可按本操課、自行管理。
全書且旁征博引國內外的真實案例,提出對不同民族和文化的觀察與省思,期待不只在經濟面,從質感到提升優質的產值;也需擴大到社會面,從質感而創造華人的優質生活。
做一門感質好生意:打造讓人感動的魅力品牌 目錄
做一門感質好生意:打造讓人感動的魅力品牌 節選
《做一門感質好生意:打造讓人感動的魅力品牌》: 引發“六識”的體驗 透過感官的體驗,才能啟動消費者的感覺,讓原本沒想要買的商品卻高興地買回了家。但對商品的有感除了來自于身體外在五種感官的接觸之外,同時也摻雜了第六種的內在思維器官——“意識”的復雜運作和交互的影響,才對商品整體的“質”和品牌的個性有更清楚的識別。 因察覺而有感知、因感受而生感動,這些都必須透過感覺器官的體驗,才能對所投射的人、事、物產生認知,而促使了我們對周遭世界的認識。然而盡管對應的商品或事物是一樣的,每個人產生的感受或感動卻可能有所不同,因此這里面還牽涉到每個人的“意識”,意識是由過去的經驗、情感、記憶、想象、思考……所融匯而成的潛流,而且是經年累月遺留而存在的獨特理解,因此當我們走進一個空間、接觸一個人、看見一件商品,常會意識到某種感覺,很自然地產生好感,或很自然地立即逃開。 換句話說,就算企業品牌對商品沒有很好的情境編排,每個人其實也打開了身體感官的接收器,無時無刻在接受迎面而來的商品選擇,因此有的店會好奇地踏人,有的店是憑外觀就下了拒絕進入的標簽;有的商品會興高采烈地買回,有的則又不屑一顧;這都是以自己潛在的意識,不自覺所做的主觀判斷。然而也有另一個面向的我同時進行著,平常的身體感官神經呈現凝滯靜止的狀態,對眼前發生的事、所見的物熟視無睹、倏忽而過,但若一件商品能夠透過很好的情境編排,展現出誘人的姿態,則潛在的意識極可能被喚醒,而吸引,而停駐,而把玩。 馬賽爾·普魯斯特在西方經典文學《追憶似水年華》里就寫到“小瑪德萊娜”的點心,主角人物本來對這種點心也沒什么印象,但在吃進的當下,竟引發他全身舒坦的快感,原來那就是他童年時期在姨媽家做客時所嘗過的滋味,而他早已經忘了,一直到他再次嘗到這個味道,往日的美好記憶才又浮上心頭,競覺興奮雀躍了。 ……
做一門感質好生意:打造讓人感動的魅力品牌 作者簡介
邱建文,長期擔任藝術精品品牌企劃,文字散見于藝術、建筑、設計和生活風格等書刊畫冊,并為政府文化機構和品牌企業撰寫各類人文叢書,以及出版《無畏長城》等書籍。近期則多關注人與土地的關系,于雜志上持續發表永續農業和食品安全問題,并投入對文創、農創和食創的品牌規劃。
- >
巴金-再思錄
- >
隨園食單
- >
姑媽的寶刀
- >
山海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