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無形的傳承:中國口頭劇本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737953
- 條形碼:9787511737953 ; 978-7-5117-3795-3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無形的傳承:中國口頭劇本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首次系統、綜合地研究了傳統戲曲“口頭劇本”。著作采取文獻史料與田野考察資料相互參證、補充的方法,一方面,系統梳理口頭劇本的歷史脈絡及其與書面劇本的關系;另一方面,立足歷史和現狀兩個維度,全面研究口頭劇本的形態結構、編創與表演、技藝傳承及其活動現狀。全書資料生動鮮活,圖文并茂,視角新穎,“論”“述”水乳交融,深入探究傳統戲曲即興演劇形態,展現了民間藝人獨有的藝術智慧和表演技能,對我國戲劇的發展史實及其規律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無形的傳承:中國口頭劇本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綜合地研究了傳統戲曲“口頭劇本”, 采取文獻史料與田野考察資料相互參證、補充的方法, 一方面, 系統梳理口頭劇本的歷史脈絡及其與書面劇本的關系 ; 另一方面, 立足歷史和現狀兩個維度, 全面研究口頭劇本的形態結構、編創與表演、技藝傳承及其活動現狀。
無形的傳承:中國口頭劇本研究 目錄
**節俳優戲弄與口頭劇本的起源
第二節說唱技藝與口頭劇本的形成
第三節口頭劇本的社會基礎與藝術成因 第二章口頭劇本的歷史傳統
**節元雜劇口頭編創形態與特征
第二節明清戲文即興演劇形態
第三節清代以來口頭劇本繁盛概況 第三章提綱本的形式特征及提綱戲的定型書寫
**節提綱本的形式特征(上)
第二節提綱本的形式特征(下)
第三節提綱戲的定型書寫 第四章口頭劇本的套語藝術
**節戲曲中賦的淵源
第二節戲曲套語的來源與題材內容
第三節戲曲套語的體式、藝術手法及其屬性特征 第五章提綱戲劇目編創與“說戲”制
**節戲班演出的劇目及其編創
第二節提綱戲的“說戲”制 第六章口頭劇本的演出形態
**節戲詞的舞臺編創與即興運用
第二節音樂聲腔與舞臺動作的臨場運用
第三節舞臺上的協作與交流
第四節即興演劇的穩定性與變異性 第七章表演技藝傳習及幕表戲的活動現狀
**節提綱戲的技藝傳習
第二節“幕表戲”的歷史困境及其活動現狀 主要引用文獻
無形的傳承:中國口頭劇本研究 作者簡介
鄭劭榮,1971年生,男,湖南隆回人。碩士導師,教授。2002年畢業于湖南師范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2007年畢業于中山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古代戲曲史、元明清文學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2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課題1項,其他省級課題5項。出版學術專著《中國影戲特征及其姊妹藝術》,在《文藝研究》《戲曲研究》《民族藝術》《戲劇藝術》《戲曲藝術》《文化遺產》《中華戲曲》《光明日報》等發表論文四十余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山海經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