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的第二次審判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62193852
- 條形碼:9787562193852 ; 978-7-5621-9385-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蘇格拉底的第二次審判 本書特色
眾所周知,公元前399年,年屆七旬的蘇格拉底因褻瀆神祇、引進新神論和腐蝕青年思想等罪名被指控,并被判處鴆刑。按此線索,法國著名哲學家阿蘭·巴迪歐虛構(gòu)了蘇格拉底的第二次審判,并將這次審判的時間設(shè)置在當代。它的戲劇前提是蘇格拉底并沒有死,他仍在當代扮演著自己的角色,施展著自己的影響力。同時,色諾芬、阿里斯托芬、柏拉圖等見證人也紛紛受戲劇的魔力召喚來到當下,并對這次審判進行討論。而這一切,以《革命報》編委會討論第二天報紙頭條要刊登的內(nèi)容為發(fā)端。這部以六幕荒誕劇形式呈現(xiàn)的政治哲學反思性著作,表面上看似一部鬧劇,但深層里,卻是巴迪歐對當代社會和生活的深刻思索。同時,作為哲學家的巴迪歐也是一位戲劇迷,在此之前,他已創(chuàng)作過好幾部哲思劇,而在本書中,他的戲劇才華更是得以彰顯,使形式和內(nèi)容達到了完滿的契合。
蘇格拉底的第二次審判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巴迪歐以六幕荒誕戲劇形式呈現(xiàn)的一部哲思著作。眾所周知, 公元前399年, 年已七十的蘇格拉底因褻瀆神祇、引進新神論和腐蝕青年思想等罪名被指控, 并被判處死刑。按此線索, 巴迪歐虛構(gòu)了蘇格拉底的第二次審判, 并將這次審判的時間設(shè)置在當代。它的戲劇前提是蘇格拉底并沒有死, 他仍在當代扮演著自己的角色。施展著自己的影響力。同時, 色諾芬、阿里斯托芬、柏拉圖等見證人也紛紛在戲劇的魔力下來到當下, 并對這次審判進行討論。而這一切, 以《革命報》編委會討論第二天報紙頭條要刊登的內(nèi)容為發(fā)端。
蘇格拉底的第二次審判 目錄
代譯序丨戲劇-事件與真理的重臨
蘇格拉底的第二次審判
**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第六幕
蘇格拉底的第二次審判 作者簡介
阿蘭·巴迪歐(Alan Badiou,1937— ),法國哲學家,巴黎高等師范學院前哲學系主任。被譽為黑格爾以來最具思辨性的思想家,盧克萊修以來最具唯物主義精神的哲學家,以“事件哲學”著稱。主要作品有《存在與事件》、《世界的邏輯》、《柏拉圖的理想國》等。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二體千字文
- >
隨園食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史學評論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