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平原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17365
- 條形碼:9787559817365 ; 978-7-5598-1736-5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平原紀 本書特色
一個人無論走多遠,鄉愁都會如影相隨,不離不棄。本書就是一部傾吐鄉愁的故鄉之書。平原,作為地理名詞,已遍布世界七大洲;而作為地名,則是作者生長于斯的故鄉。作者擷取多年創作精華,既有對平原“向水而居”的念念不忘,也有對鄉村物事細致入微的描畫;既有對鄉鄰們諸多傳奇式經歷的追憶,也有對自我體驗的備忘錄式的“打撈”;而對故土和親人們“彌漫過來的那些憂傷”,字里行間則更多地呈現出浸入骨髓的“既絕望無助又溫馨恬淡”的“記憶的芬芳”。
平原紀 內容簡介
一個人無論走多遠,鄉愁都會如影相隨,不離不棄。平原,作為地理名詞,已遍布世界七大洲;而作為地名,則是作者生長于斯的故鄉。本書就是一部故鄉之書。作者擷取多年創作精華,既有對平原“向水而居”的念念不忘,也有對鄉村物事細致入微的描畫;既有對鄉鄰們諸多傳奇式經歷的追憶,也有對自我體驗的備忘錄式的“打撈”;而對故土和親人們“彌漫過來的那些憂傷”,字里行間則更多地呈現出浸入骨髓的“既絕望無助又溫馨恬淡”的“記憶的芬芳”。
平原紀 目錄
平原紀 相關資料
這是一封寫給故鄉的情書。遠方是無法觸碰的白月光,故鄉是長在心口的朱砂痣。 這是生命行至中途的人生參悟。所謂的人生,不過是走了一個圓,曾經一意孤行地離開,如今義無反顧地歸來。 這是一個人半輩子的念想,也是對未來的忠告,愿每個離家遠行的孩子,無論走得多遠,不要忘了回家的路。 爪哇島的文字,“跨文體”意味濃厚,而他“從平原到平原”的手書,顯然有多重暗喻和指向。他將自己得天獨厚的“平原”用文字推演開來,讀得人鄉愁如煙,雜樹生花。 ——周海亮(暢銷書作家,劇作家) 爪哇島的文字樸素而真誠,就像平原上蔓生的野草,自由度以及辨識度都比較高。鄉愁的記憶由無數的點所構成,他用自己所熟知的鄉間事物和人作為備忘與標識,繪出了一幅獨特的靈魂版圖;在向水而居的精神故園,那些淡逝的人事與風物,得以清晰浮現在時間的水面。 ——宋長征(作家,中國作協會員) 爪哇島的散文,簡約處含蓄節制,惜墨如金;陡峭處天馬行空,恣肆淋漓;既可凝練含蓄,又能汪洋恣肆,諸多旁逸斜出的“閑筆”,令“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平原”生機盎然;事實上,他筆筆處處都在為他“一個人的平原”作傳,繪制精神版圖。 ——劉玉棟(作家,中國作協會員) 爪哇島寫平原,也是寫眾生,寫萬物生靈,筆法細膩如徽雕,視野寬闊如江河。他通過回憶的方式,描述我們民謠般的未來。他以質樸為至美,詩性悲憫,譜寫鄉野畫卷。 ——傅菲(作家) 鄉村風土,故物蔥蘢。在《平原紀》中,爪哇島溯洄從之,行文潺湲,以滿紙云煙的筆意,寫盡了生生不息的平原。 ——閆文盛(作家)
平原紀 作者簡介
爪哇島,山東省平原縣人。中國散文詩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山東省作協會員。作品散見海內外數千家報刊,并入選大學教材,中、高考試題及五十多種散文選本。曾獲首屆齊魯散文獎、第六屆及第十一屆美國“PSI-新語絲”文學獎等六十余種獎項。出版散文集《紙上的故鄉》。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煙與鏡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