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錦瑟流年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41152658
- 條形碼:9787541152658 ; 978-7-5411-5265-8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錦瑟流年 內(nèi)容簡介
這是一個異鄉(xiāng)人從西藏遷徙塵世的日常生活,結(jié)實、馨香、不虛度。時光在他那里,往事落地,草在拱土,花在盛開,樹在生長,情在流轉(zhuǎn)。
錦瑟流年 目錄
你的天堂在何處
送我一生慰藉
內(nèi)褲里的錢袋子
不住酒店
遇見讀書人
說不出的也是愛
六歲的西藏蚴
遺憾
兩條魚的江湖D船
你的天堂在何處
清明過了春自去
善良的磁場
呵護寂寞
別怪我自作多情
本味楊先生
透明的泡菜
目擊者
少年行
沒有照片的童年
剪些兵將打群架
恨別鳥驚心
草愛情
一條路
姥姥的電視世界
男孩與藏獒
馬湖邊的少年
回憶雪中的姐姐
你可知我在玉樹想你
望月的夜晚
八塊錢的理想
90后的標簽
貼膜人
一滴水也是生命
見識神奇雞蛋的那個下午
味道
……
等,是一種病
孤獨的范本
與草木說情話
在普威集市
錦瑟流年 節(jié)選
善玉是個比我還孤獨的孩子。但他從不承認自己的孤獨,他說孤獨的人只可能去讀張恨水,這是他讀《似水流年》時,無意中表現(xiàn)出的對張恨水的崇拜。 那年,他十三歲。 我曾懷疑他是否明白自己的身世。起初,我以為他在這個世界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父親到底是誰。其實,后來,我知道,我知道的一切都是假的。但我還是在一次放學路上悄聲地告訴了他:張善玉,你不是你爸爸親生的。 他一聲不吭地看著我,久久地,*終張牙舞爪地給了我重磅一拳。為此事,后來的后來,我一直后悔不已。 但這并沒有妨礙我們繼續(xù)做好朋友。我們從小學一直同伴到了中學。那些螢火蟲兒到處亂飛的夏天夜晚,善玉常常發(fā)動一些探秘活動。在星光下,我們一陣風似的從這座山刮到那座山,然后,背靠背,像兩個江湖英雄,佇立山頂上,感覺是站在了夢幻與星空之間。山下成片成林的玉米稈在輕風中搖曳,我們一起歡呼,一起吹著自在的口哨,還齊聲高唱“攀登高峰望故鄉(xiāng),黃沙萬里長”,興奮得仿佛成了武俠片中的主角。 善玉中學二年級那年,因班主任對他作文的評語不公,一氣之下從學校背回了所有的書本再也沒有返校。原本成績平平的他在作文方面一直堅持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自我表達與發(fā)現(xiàn),可班主任批閱之后總會用紅筆送他兩把帶血的大刀,旁批上分明寫著:不知你從哪里抄來的?真是古今中外混淆是非,可你本事再大也無法生活在古代。 善玉**眼看了心痛;第二眼看了心碎;第三眼看了決定離開學校。 現(xiàn)在想起這事來,我仍不敢總結(jié)那是班主任的錯,還是善玉的才情太過出眾。總之,善玉每次看了班主任給他作文的批語就很不是滋味,*嚴重的一次是班主任布置寫一篇游記。善玉寫的是我們家鄉(xiāng)附近的一座水庫,而且他還別出心裁地創(chuàng)作了一首打油詩作為游記題記,行云流水般的想象仿若可以把人帶人仙境。班主任閱過之后,摘下眼鏡,提筆一揮:不就是一座小水庫嗎?哪里有這么美?善玉看過之后,嘩的一聲把作文本撕了個粉碎,然后望著班主任,咬牙切齒道:我不相信你這樣的老師也教得出才華橫溢的學生……班主任看著善玉發(fā)怒的樣子,頓時氣不打一處來:我更不相信你這樣自認為有才的學生還能成為第二個張恨水。(當時電視里正在播放《啼笑因緣》。) 善玉輟學之后,每天就待在家?guī)蛬寢層谵r(nóng)活。閑不住時,他便在墻上寫詩作畫,把張恨水著作里的人物名字安放在他畫的那些人兒頭上。更多時候,他獨自躺在山坡上與羊一起聆聽收音機里講述的耶穌故事。善玉的家與我的家挨著不遠,他住在山嘴上,我住山嘴下。自他離開校園,我們就很少碰面,遇上周末,兩個人有什么事就在自家門口把大拇指與食指放進嘴里,吹口哨,直到風吹滿山谷,蕩出我們交織的哨音。 善玉是個缺少父愛的孩子,他的人生缺少大人精心的設(shè)計。這是母親對我講的。母親說的“大人”其實是指善玉的親生父親,傳說是一個縣官。不過,善玉并不在乎這些,很小的時候,善玉就跟著媽媽來到了他現(xiàn)在的這個家。年少無知的我時常為他內(nèi)心的失落與孤立而惆悵,但也只能惆悵,幫不上任何忙。那時,同學們常拿他人生的“缺口”攻擊他的自尊,因此少不了打架斗毆,善玉常被高年級的同學抓破臉,撕裂衣裳。這時的他更害怕前來勸架的我被人打倒在地,雙手死纏著對手的衣襟…… 我能夠說的只有兩個男孩之間灑落在青春路上的星星點點的歡樂和憂傷,我說不出來的是長大后的分離歲月為何一轉(zhuǎn)眼就到了今天。而那種別離的憂傷一直是隱形的,且持續(xù)不斷,它潛伏在故鄉(xiāng)的丘陵地帶。 作為兒時的伙伴,我是在善玉十六歲那年去西藏當兵的。記得當時,他從幾十公里外的建筑工地趕到火車站送我,彈一個響指瀟灑地對我說:哥們兒,希望你早日衣錦還鄉(xiāng)。此后,我不斷收到善玉的來信。那陣子,軍訓的疲勞常被他筆下的“故鄉(xiāng)一切依舊,勿太牽掛”等優(yōu)美的句子沖得煙消云散。然而,許多真相證明我被善玉蒙蔽了。 ……
錦瑟流年 作者簡介
凌仕江,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魯迅文學院第九屆高研班學員、巴金文學院簽約作家、《讀者》簽約作家。冰心散文獎、老舍散文獎、全國報紙副刊散文金獎、《創(chuàng)作與評論》2013年度獎、《人民文學》游記獎、首屆浩然文學獎、首屆絲路散文獎獲得者。作品大量見諸《十月》《天涯》《散文》《花城》《隨筆》《山花》《江南》《北京文學》等,被《新華文摘》《讀者》《青年文摘》《散文選刊》《作家文摘》《散文海外版》等刊轉(zhuǎn)載,出版散文集《你知西藏的天有多藍》《西藏時間》《天空坐滿了石頭》《藏地羊皮書》等十余部。現(xiàn)為成都文學院簽約作家。
- >
唐代進士錄
- >
我與地壇
- >
回憶愛瑪儂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虎
- >
史學評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