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凌波微語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61343
- 條形碼:9787100161343 ; 978-7-100-16134-3
- 裝幀:8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凌波微語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文學研究者,普通的人 《凌波微語/光啟文庫》選自作者陳建華二十年來的學術隨筆,25篇約18萬字,在《書城》《隨筆》《書屋》等雜志發表。內容包括為藤井省三《魯迅的故鄉》、劉劍梅《革命與戀愛》等現代文學研究佳作的書評、為章培恒《不京不海集》的書序闡述章先生的治學風貌與特點。與張灝先生的訪談討論“中國近現代“革命”的“轉型”問題,《帝國、革命與共和的晚清民初想象》一文是與李歐梵先生的對談,廣為轉載。以及作者自著《雕籠與火鳥》《從革命到共和》《古今與跨界》《紫羅蘭的魅影》等書的序文,涉及中國近現代思想史、都市文學與視覺文化等議題,《在歷史的復雜性中探究“文心”》《文心飛翔,陰晴圓缺》《凌波微語——雙語書寫甘苦談》談論研究過程所遇到的種種機緣與挑戰,在方法論方面涉及史料與理論、文本與詮釋與文學文化跨學科的廣泛問題。
凌波微語 內容簡介
《凌波微語》收錄了作者陳建華近20年來的學術隨筆,凡24篇,既有針對中國近現代思想史、都市文學與視覺文化等議題的討論,涉及史料與理論、文本與詮釋,以及文學文化跨學科的方法論問題,又有對國內外求學和研究經歷的深情回顧。 “凌波微語”從曹植的《洛神賦》中“凌波微步,羅襪生塵”一句借用而來。正如書名所表明的那樣,《凌波微語/光啟文庫》以“微語”講述自己的學術之旅,輕巧生動,又不失嚴肅。
凌波微語 目錄
“重寫文學史”的方法論啟迪
國民黨的文藝政策為何“失敗”?
“歷史的幽魂”
女體與革命的歷史詮釋
一座沁人心脾的花園
僑易的交易之道
追求真理,毋變初衷
“小說是一種文化”
古今貫通新探索
觀僑取象,多點透視看中國
在“現代”的夾縫里
《古今與跨界——中國文學文化研究》自序
漫談中國文學的自我與時間意識
《紫羅蘭的魅影——周瘦鵑與摩登上海,1911—1949》自序
《從革命到共和》自序
《革命·話語·文學》自序
《“革命”的現代性
——中國革命話語考論》后記
《革命與形式
——茅盾早期小說的現代性展開》后記
《革命與形式
——茅盾早期小說的現代性展開》臺灣版后記
在歷史的復雜性中探究“文心”
文心飛翔,陰晴圓缺
凌波微語
中國近現代“革命”的“轉型時期”
帝國、革命與共和的晚清民初想象
凌波微語 節選
《凌波微語/光啟文庫》: 詩的聯想即興而主觀,但對我來說另有一份親切感。前數日飛往劍橋,有幸參加了哈佛大學為李先生舉辦的榮休學術研討會。他的師友學生等從四海云集而來,濟濟一堂,甚是隆重。宣講報告之余,在文酒嘉宴席上,紛紛搞笑,回憶起歐梵先生的點滴逸事,莊諧并陳,歡聲不絕。我想起當初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聽李先生**堂課講波特萊爾與魯迅的《野草》,猶如醍醐灌頂,從此傾心大師風范。正巧臺灣某副刊索稿,就寫了一篇課堂札記。后來讓先生看到,竟說我的文筆不錯,于是邀我合作,為當時猶在世的傅偉勛先生編的《學者心路歷程叢書》寫書,此即成為《徘徊在現代和后現代之間》一書的緣起。 我不善言說,在李先生的課上發言,常常“語無倫次”。大約因為知道我是寫詩的,大腦結構可能有點怪異,他也就格外包容。不光如此,有時向人介紹說我是詩人,雖然明知自己不像,卻大大滿足了一種詩人的虛榮心。有一回做他的當代中國文化課助教,先生要求每個助教上講臺表演一段,叫我念自己寫的詩。后來他說我朗誦的聲音比北島好,足足使我把歡喜壓扁了好幾天。 言歸正傳,從詩的窗口看近時的歐梵先生,不僅是個比喻,而且是一種真實,那就是他和李玉瑩之間的晚晴之戀,無異于一首詩。眾所周知,歐梵研究中國文學的起點是《中國現代作家的浪漫一代》(以下簡稱《浪漫一代》)一書,見世于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漢學界頗似一匹黑馬。作者沉潛于林琴南、郭沫若、徐志摩等人的情感層面,一面接緒于歐洲浪漫主義的精神脈絡,一面投入一己的認同,于是跟當時在“革命”或“現代化”框架中對中國現代文學做價值審視的趨向迥然不同。從這樣的思想歷程看他和玉瑩的《過平常日子》,看似繼踵魯迅和許廣平的《兩地書》,其實貌合神離。這或許見證了一種對浪漫真情的不懈追求,從心向往之到抽象觀念的賦彩塑形,還必得落實到個人的生命體驗。兩情之間如歌似泣的惺惺相契,也多虧玉瑩那種晚明情種式的率性轉世,其情語洗盡鉛華,方得玉成。 有趣的是,歐梵早年崇拜徐志摩,《浪漫一代》中徐的那一章寫得文采斐然,傾倒于徐的驚世絕艷之才情與浪漫理想,對他的彗星隕落哀婉欲絕,但在《過平常日子》中,卻自比《浮生六記》中的沈三白,似不只含有對于徐的反思。當然兩者情景完全不同。歐梵與玉瑩的愛戀,與其說是轟轟烈烈,毋寧說是纏綿相惜。新婚后不久玉瑩的抑郁病復發,歐梵左右呵護。記得他每日下午挽著神態木然的玉瑩散步于劍橋宅舍的四周,其情景宛在目前,令人動容。而徐志摩與陸小曼之間所缺少的,正是過平常日子之心,兩人之間的情感悲劇在于缺乏理解和溝通,且志摩對于浪漫主義理想的一味高蹈,亦未嘗不埋下苦根。 ……
凌波微語 作者簡介
陳建華,復旦大學、哈佛大學文學博士,香港科技大學榮譽教授,現任復旦大學特聘講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學致遠講席教授,著有《中國江浙地區十四至十七世紀社會意識與文學》《“革命”的現代性》《帝制末與世紀末》《革命與形式》《從革命到共和》《古今與跨界》《文以載車——民國火車小傳》《陸小曼·1927·上海》。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