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這個世界會好嗎?:梁漱溟晚年口述(增訂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52889
- 條形碼:9787108052889 ; 978-7-108-05288-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這個世界會好嗎?:梁漱溟晚年口述(增訂本) 本書特色
我正是從梁先生的做學問和他的為人中,看到了一個思想家之所以成為思想家的緣由。他的思想永遠是活的,從不僵化;他可以包容各種學科,各科學說,從前人用心思得到的結果中提出新問題,進行新思考,產生新的學問。……我對梁先生的治學、為人,是一直抱著愛慕心情的。我認識到他是一個我一生中所見到的*認真求知的人,一個無顧慮、無畏懼、堅持說真話的人。 ——費孝通
這個世界會好嗎?:梁漱溟晚年口述(增訂本) 內容簡介
本書是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艾愷在寫作《*后的儒家——梁漱溟與中國現代化的兩難》一書后,為印證事實,于1980年8月來華專訪梁漱溟先生的訪談記錄。談話中,梁漱溟論述了儒家、佛家、道家的文化特點及代表人物,也談及與諸多政治文化名人,包括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周恩來、蔣介石、康有為、章太炎、胡適、馮友蘭等的交往經歷,并回顧了他一生的重要活動——任教北大、從事鄉建運動、創建民主同盟等。書中內容豐富,可作為了解與研究梁漱溟思想與活動及近代中國社會生活的重要參考。
這個世界會好嗎?:梁漱溟晚年口述(增訂本) 目錄
目錄
新版序言:本書是如何完成的?
初版序言
一我的思想的根本
儒家跟佛家
什么是佛
二從中國文化的精神說起
為何我還樂觀
人與人相處的問題
情理與物理
什么是戒、定、慧
我做記者的時候
陳獨秀、李大釗和我
當代儒家代表人物還有誰
熊十力和唯識
三中國的道路
美國人和臺灣問題
毛主席這個人
四我是怎樣一個人
凡夫
素食
說說自己的身體
獨立思考,表里如一
與毛澤東的分歧
我不是一個學者
我想做的事情都做了
五我受到的影響
東西文化的調和
我一生*重要的事情
我*佩服的中國人
得力于佛學
希望跟著王陽明走
生活中對我有影響的人
六生活之學
自主自如的生活
看戲和看書
“文革”中的故事
七發展總是好的
我的期望
人類怎樣才能減少斗爭
我是一個樂天派
對歷史人物的評價
八我的社會交往(上)
與晏陽初等人的交往
我的部分社會活動
對蔣介石的印象
蔣介石*大的貢獻
韓復榘
與李宗仁的相識
九我的社會交往(下)
跟馮玉祥的接觸
鄉村自治的時候
張東蓀和張君勱
關于辜鴻銘
十從忙碌到清閑
前定與算命
親戚
對我的公開批評
中國農村的變化
十一與圣人相比
我只是一個普通人
王陽明的徹悟
說說康有為
再談孔學與佛學
中周還是以農村為根本的
十二天下事
中西方的分別
世間出世間
對靈性的認識
沒有永久不變的真理
人類的和平相處
十三現代化的危機
教育的力量
回顧此生的感想
初版后記
后記補遺
這個世界會好嗎?:梁漱溟晚年口述(增訂本) 作者簡介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煥鼎,字壽銘,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生于北京,祖籍廣西桂林,順天中學堂畢業,其后自學。中國現代思想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17—1924年執教于北京大學哲學系,1930—1937年從事鄉村建設活動。20世紀40年代抗日戰爭期間,為國事奔走,謀求國內團結。1949年后屢受批判而不改初衷,宣稱“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其主要著作包括:《東西文化及其哲學》、《鄉村建設理論》、《中國文化要義》、《人心與人生》等。 艾愷(Guy S. Alitto),1975年獲美國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現任芝加哥大學歷史系教授。著有《最后的儒家——梁漱溟與中國現代化的兩難》、《南京十年的鄉村建設》、《世界范圍內的反現代化思潮》等。
- >
自卑與超越
- >
姑媽的寶刀
- >
推拿
- >
唐代進士錄
- >
史學評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