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屠貓狂歡:法國文化史鉤沉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62975
- 條形碼:9787100162975 ; 978-7-100-16297-5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屠貓狂歡:法國文化史鉤沉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專家學者,知識分子如果把一個國家的文化比喻為一個有機體,《屠貓狂歡:法國文化史鉤沉》可以說是從法國文化史取下一個組織切片,然后拿來做斷層掃描。不論這個比喻有沒有吸引力,展讀《屠貓狂歡:法國文化史鉤沉》保證是不可能空手而還的寶山行。即使不喜歡學究氣的讀者,只要不理會注釋,同樣將會發覺《屠貓狂歡:法國文化史鉤沉》易讀易解又趣味橫生的一面。 本書通過解讀民間故事,詭異的屠貓事件,警察檔案和知識文本等諸多現象,揭示了18世紀法國農民,技工,知識分子的內心世界、思考方式等。為我們了解當時的法國文化打開了另一個窗口。
屠貓狂歡:法國文化史鉤沉 內容簡介
1730年代的巴黎,一群印刷業學徒發起了一場翻天覆地的屠貓儀式,他們折磨然后殺死所有他們能夠找到的貓,包括他們師母的寵物貓。18世紀法國人的文化有珍奇的一面,也有尋常的一面,作者藉以邀請讀者思索這一類的問題:為什么巴黎的一群工匠覺得對貓的大屠殺那么有趣?玩笑如何在舊制度的工人間發酵?同時,作者還選取了其他五個法國歷史場景,分別基于幾個單獨的史料,從而揭露一個文化的萬花筒視野,既熟悉又奇妙。本書希望能夠在歷史學中引入人類學視角,但又警惕地不愿讓人類學取而代之。在人類學的意義逐漸彰顯的今天再來回望,達恩頓對方法論的嘗試足以使他成為新文化史的開拓者之一。
屠貓狂歡:法國文化史鉤沉 目錄
謝辭
修訂版序
導言
**章 農夫說故事:鵝媽媽的意義
第二章 工人暴動:圣塞佛倫街的屠貓狂歡
第三章 資產階級梳理他的世界:城市即文本
第四章 警探整理他的檔案:文壇解剖
第五章 哲學家修剪知識樹:《百科全書》的認識論策略
第六章 讀者對盧梭的反應:捏造浪漫情
結語
注釋
索引
屠貓狂歡:法國文化史鉤沉 作者簡介
羅伯特??達恩頓,歐洲文化史專家,1939年出生于紐約,普林斯頓大學教授。他和他的著作曾獲多項學術獎和圖書獎,包括美國的麥克阿瑟獎獎金、美國的國家圖書評論獎;以及法國的美第奇獎提名。本書為他贏得1979年美國歷史學會的Leo Gershoy獎。 譯者簡介: 呂健忠:臺灣輔仁大學英研所畢業,任教于臺灣東吳大學英文系,以翻譯為志業。已出版譯作計有:《情欲幽林:西洋上古情欲文學選集》、《情欲花園:西洋中古時代與文藝復興情欲文選》、《愛情劊子手:心理治療故事》(Irvin D. Yalom)、《蘇格拉底之死:柏拉圖作品選譯》、《英國文學史略》(Infor Evans)、《反美學:后現代文化論集》(Hal Foster編)、《引經據典說英文:希臘羅馬篇》(Michael Macrone),《做戲瘋,看戲傻:十年所見臺灣的劇場與觀眾(1988-1998)》(Catherine Diamond)等。
- >
莉莉和章魚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典常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