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奇人錄 本書特色
中俄文學作品翻譯歷史源遠流長。20世紀,不少優秀的俄羅斯文學作品被譯成漢語,對中國一整代讀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非琴20多歲從上海俄專畢業后,開始與文學翻譯結下了不解之緣,尤其對俄羅斯文學方面的翻譯,留下了一大批俄羅斯文學譯著,因為各種原因未能出版。而今,隨著中俄文化交流的不斷加深,越來越多的中國讀者對俄羅斯文化,尤其是俄羅斯文學的興趣愈發濃厚。“非琴俄羅斯經典譯文集”的出版是要把更多的俄羅斯文學精品介紹給中國廣大讀者,可以為國內喜愛非琴譯作的讀者提供的讀本,同時對研究譯者的翻譯方法和翻譯技巧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對推動中俄兩國文學翻譯事業進一步發展,促進和加強兩國文化交流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奇人錄 內容簡介
本書匯集了富有鮮明列斯科夫風格的代表性作品,以傳奇的故事色彩、獨特的敘事技巧及沉郁的俄羅斯氣質,講述了天才、瘋子、狡徒和君子們在一個動蕩時代里的生存故事。
奇人錄 目錄
怪物
老天才
崗哨
理發師
織補工
武備中學
奇人錄 節選
《奇人錄 (非琴俄羅斯文學經典譯文集)》:
十一
普拉托夫害怕面見皇帝,因為尼古拉·巴甫洛維奇是個非常出色的人,記性很好——什么也不會忘記。普拉托夫知道,他一定要向他問起那只跳蚤的事。而他,雖然從不懼怕世界上的任何敵人,這時卻膽怯起來——他拿著錦匣走進皇宮,悄悄地把它放在大廳里的爐子后面。普拉托夫藏好了錦匣,就到辦公室里去見皇帝,趕快匯報他在靜靜的頓河和哥薩克們談了些什么。他是這么想的:讓這些事情吸引皇帝的注意力,那么,要是皇帝自己想起來,問起跳蚤的事,就得把跳蚤拿出來,回稟他。要是皇帝想不起來,不提跳蚤的事,他也就避而不談。那個錦匣,吩咐辦公室里的侍從給藏起來,至于土拉的那個左撇子,則把他無限期關在要塞的營房里,一直到有朝一日需要他的時候。
但尼古拉·巴甫洛維奇皇帝什么也沒忘記,普拉托夫剛一講完和哥薩克們談話的事,皇帝立刻就問他:
“怎么樣,我的土拉工匠們是怎樣證明他們不負朕望,怎樣設法勝過英國人的纖毛蟲的?”
普拉托夫照他所認為的那樣回答。
“那個纖毛蟲,”他說,“陛下,一直還放在那兒,我已經把它帶回來了,而土拉的工匠們卻不會做任何更加驚人的東西。”
皇帝回答:
“你是個很勇敢的老人,不過,你現在向我報告的事,卻是不可能的。”
普拉托夫竭力設法讓他相信,并且把事情的經過原原本本地講給他聽,當他講到土拉人請求他把跳蚤送給皇帝看一看的時候,尼古拉·巴甫洛維奇拍拍他的肩膀,說:
“快拿來。我知道,我的臣民不會騙我。這兒一定有什么超出一般理解力以外的東西。”
十二
從爐子后面拿來了錦匣,從上面取下罩子,打開金煙盒和金剛石核桃,跳蚤還像從前一樣躺在里面。
皇帝看了看,說:
“真大膽!”但他對俄羅斯工匠的信任并未減弱,他吩咐把自己心愛的女兒亞歷山德拉·尼古拉葉芙娜叫來,對她說:
“你的手指又細又小,你拿起這把小鑰匙,趕快把這個纖毛蟲肚子里的發條給上緊。”
公主動手轉動鑰匙,跳蚤的觸須立刻活動起來,而腳卻一動不動。亞歷山德拉·尼古拉葉芙娜把全部發條都上緊了,而纖毛蟲卻不像從前那樣,仍然是既不跳舞,更不會變換任何舞蹈的花樣。
普拉托夫的臉發青了,高聲大嚷:
“啊,他們這些狗騙子!現在我懂了,為什么他們在那兒什么也不想對我說。幸好我把他們當中的一個傻瓜抓來了。”
這么說著,他跑到宮門,一把抓住左撇子的頭發,揪過來,揪過去,揪得他的頭發紛紛飄落下來。當普拉托夫住手不再打他的時候,他才定了定神,說:
“本來我的頭發在當學徒的時候就差不多全被揪掉了,不知道現在為了什么又要再被揪一遍?”
“這是為了,”普拉托夫說,“我信任你們,為你們擔保,可你們卻把一件稀有的東西給弄壞了。”
左撇子回答:
“你為我們擔保,這我非常滿意。至于說弄壞,我們可什么東西也沒有弄壞——請你們放在*好的顯微鏡下面瞧。”
普拉托夫跑回去講關于顯微鏡的事,而對左撇子卻只是威嚇說:“我還要,”他說,“給你點兒厲害瞧瞧,你這個沒出息的東西!”
于是吩咐傳令兵把左撇子的胳膊肘更加用力地扭到背后去,他自己順著臺階往上走,一面氣喘吁吁地禱告著:“仁慈的圣父,至圣至潔的、仁慈的圣母”,并且按照祈禱文接著背下去。那些侍立在臺階上的廷臣全都扭過臉去,背對著他,心想:這一下子普拉托夫可完了,馬上就要把他從皇宮里趕出去了——雖然他為人勇敢,可他們都受不了他。
……
奇人錄 作者簡介
作者:謝 列斯科夫(1831-1895),19世紀卓越的俄語小說家。他的作品受到過托爾斯泰、本雅明等文學大師的贊賞,并對契訶夫、高爾基等人的小說產生過重大影響。列斯科夫“生前寂寞,死后冷遇”,是國際文壇上又一位被長期忽略的重要作家。在其去世近百年后,作品的價值才重新被世人所認識。
譯者:非琴(1927年-1994年),本名潘癡云,外國文學翻譯家、作家,畢業于上海俄專(現上海外語大學的前身),上海文聯翻譯家協會首批會員。20世紀50年代開始從事外國文學翻譯工作,翻譯出版了多部文學名著,譯文和譯風追求簡潔、明快,忠于原著,尤其對俄羅斯文學作品情有獨鐘,作品深受廣大讀者喜愛。是建國后帕烏斯托夫斯基壓卷之作《一生的故事》(6卷)譯者。譯著有《一生的故事》《巴烏斯托夫斯基選集》《羅馬故事》《愛情的最后一夜》《戰爭的最初一夜》《蘇聯現代文學欣賞》《火烈鳥的長襪》《罪與罰》《擺脫克格勃》《奧·基羅的童話》等20余部。另外,在報刊上發表譯文40余篇,論文、雜文、散文20余篇,還有一些遺作尚未出版、發表。
- >
推拿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山海經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