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第五次開始/見識叢書20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685847
- 條形碼:9787508685847 ; 978-7-5086-8584-7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第五次開始/見識叢書20 本書特色
我們從打獵上樹摘果子,到開汽車坐辦公室,誰能說清楚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么!
一個特立獨行的考古學家,羅伯特•凱利,放下探尋過去的考古鏟,穿越到1萬年后的未來,觀察人類從600多萬年前走向未來的歷程,驚奇地發現了人類社會的五次“突變”,每一次“突變”都是一次轉折,每一次轉折都是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始:
“技術”讓人類從動物界勝出,*次轉折開始;
“文化”讓人真正成為人,第二次轉折開始;
“農業”讓人類從游獵走向定居,第三次轉折開始;
“國家”讓文明打上不平等、暴力與戰爭的烙印,第四次轉折開始;
而今天,我們正處在第五次轉折的臨界點上,所有人都在參與一場前所未有的全球性巨變,人類社會正發生重大變革,全新時代正在開啟,我們所有人都在其中,沒有人能夠逃脫……我們從打獵上樹摘果子,到開汽車坐辦公室,誰能說清楚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么!
一個特立獨行的考古學家,羅伯特•凱利,放下探尋過去的考古鏟,穿越到1萬年后的未來,觀察人類從600多萬年前走向未來的歷程,驚奇地發現了人類社會的五次“突變”,每一次“突變”都是一次轉折,每一次轉折都是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始:
“技術”讓人類從動物界勝出,*次轉折開始;
“文化”讓人真正成為人,第二次轉折開始;
“農業”讓人類從游獵走向定居,第三次轉折開始;
“國家”讓文明打上不平等、暴力與戰爭的烙印,第四次轉折開始;
而今天,我們正處在第五次轉折的臨界點上,所有人都在參與一場前所未有的全球性巨變,人類社會正發生重大變革,全新時代正在開啟,我們所有人都在其中,沒有人能夠逃脫……
《第五次開始》是一個考古學家用半生的探究和思考,為我們找到一個清晰、好懂、有力的認知工具,用“五次開始”可以刷新我們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認知。正如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羅新教授所說:“很少有考古學家如此透徹地關注未來,更少有關注未來的學者如此滿懷樂觀。羅伯特•凱利透過考察人類全部的過去認識現在并觸摸未來,演示了歷史的巨大價值。”
將600萬年濃縮進280頁,專為普通讀者而寫,精彩程度堪比《人類簡史》
驚人的考古細節和歷史現場感,強烈的憂患意識,滿載未來考古學家的今日啟示
這是一本能夠給多層次、多領域讀者帶來幫助的作品:
商界人士、管理者和普通白領:可以從本書中學到前瞻性的宏觀見識;
政府官員、政府智囊,以及考古學、人類學、歷史學、生物學、社會學學者:可以從本書中獲得看待歷史、判斷當下、預示未來的寬廣視野和重要參考;
大學生以及普通讀者:不僅可以跟隨作者這位超級考古學段子手開啟一次考古探險,更可以從書中獲得關于考古學、人類學、歷史學知識以及如何看待世界的重要啟發。
-------------
見識叢書(見識城邦出品):
01《時間地圖:大歷史,130億年前至今》[美]大衛•克里斯蒂安
02《太陽底下的新鮮事:20世紀人與環境的全球互動》[美]約翰•R.麥克尼爾
03《革命的年代:1789—1848》[英]艾瑞克•霍布斯鮑姆
04《資本的年代:1848—1875》[英]艾瑞克•霍布斯鮑姆
05《帝國的年代:1875—1914》[英]艾瑞克•霍布斯鮑姆
06《*的年代:1914—1991》[英]艾瑞克•霍布斯鮑姆
07《守夜人的鐘聲:我們時代的危機和出路》[美]麗貝卡•D. 科斯塔
08《1913,一戰前的世界》[英]查爾斯•埃默森
09《文明史:人類五千年文明的傳承與交流》[法]費爾南•布羅代爾
10《基因傳:眾生之源》(平裝 精裝)[美]悉達多•穆克吉
11《一萬年的爆發:文明如何加速人類進化》[美]格雷戈里•柯克倫 [美]亨利•哈本丁
12《審問歐洲:二戰時期的合作、抵抗與報復》[美]伊斯特萬•迪克
13《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響和文化沖擊》[美]艾爾弗雷德•W.克羅斯比
14《從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平裝 精裝)[美]雅克•巴爾贊
15《瘟疫與人》[美]威廉•麥克尼爾
16《西方的興起:人類共同體史》[美]威廉•麥克尼爾
17《奧斯曼帝國的終結:戰爭、革命以及現代中東的誕生,1908—1923》[美]西恩•麥克米金
18《科學的誕生:科學革命新史》(平裝 精裝)[美]戴維•伍頓
19《內戰:觀念中的歷史》 [美]大衛•阿米蒂奇
20《第五次開始》 [美]羅伯特•L.凱利
21《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平裝 精裝) [以色列] 尤瓦爾•赫拉利
22《黑暗大陸:20世紀的歐洲》[英]馬克•馬佐爾
23《現實主義者的烏托邦:如何開創一個理想世界》[荷]羅杰•布雷格曼
24《民粹主義大爆炸:經濟大衰退如何改變美國和歐洲政治》 [美]約翰•朱迪斯
25《自私的基因(40周年紀念版)》(平裝 精裝) [英]理查德•道金斯
26《權力與文化:日美戰爭1941—1945》 [美]入江昭
27《猶太文明:比較視野下的猶太歷史》 [美] S. N. 艾森斯塔特
28《技術壟斷:文化向技術投降》 [美]尼爾•波茲曼
29《黑火藥時代:中國、軍事創新與世界史上的西方崛起》 [美]歐陽泰
30《當代歐洲史》 [美]斯圖爾特•休斯
31《從航海圖到世界史:海上道路改變歷史》 [日]宮崎正勝
32《1491:前哥倫布時代美洲啟示錄》 [美]查爾斯•曼恩
33《1493:物種大交換開創的世界史》 [美]查爾斯•曼恩
34《專家之死》 [美]托馬斯•尼克爾斯
35《大歷史與人類的未來》 [荷]弗雷德•斯皮爾
……后續新品,敬請關注……
第五次開始/見識叢書20 內容簡介
我們從打獵上樹摘果子,到開汽車坐辦公室,誰能說清楚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么! 一個特立獨行的考古學家,羅伯特?凱利,放下探尋過去的考古鏟,穿越到1萬年后的未來,觀察人類從600多萬年前走向未來的歷程,驚奇地發現了人類社會的五次“突變”,每一次“突變”都是一次轉折,每一次轉折都是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始: “技術”讓人類從動物界勝出,靠前次轉折開始; “文化”讓人真正成為人,第二次轉折開始; “農業”讓人類從游獵走向定居,第三次轉折開始; “國家”讓文明打上不平等、暴力與戰爭的烙印,第四次轉折開始; 而今天,我們正處在第五次轉折的臨界點上,人類社會正發生重大變革,全新時代正在開啟,我們所有人都在其中,沒有人能夠逃脫進化…… 《第五次開始》是一個考古學家用半生的探究和思考,為我們找到一個清晰、好懂、有力的認知工具,用“五次開始”可以刷新我們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認知。 將600萬年濃縮進280頁,專為普通讀者而寫,精彩程度堪比《人類簡史》 驚人的考古細節和歷史現場感,強烈的憂患意識,滿載未來考古學家的今日啟示
第五次開始/見識叢書20 目錄
前 言
第1 章 世界盡頭,如我所知
第2 章 考古學家如何思考?
第3 章 棍棒和石頭:技術的開始
第4 章 珍珠和故事:文化的開始
第5 章 面包和啤酒:農業的開始
第6 章 國王和鎖鏈:國家的開始
第7 章 世無永恒:第五次開始
參考書目
第五次開始/見識叢書20 相關資料
每一位關心人類過去、現在與未來的讀者,都會發現《第五次開始》是他們思考的完美起點。這是我讀過的又好又簡潔的考古學作品。我希望它成為經典。
——布萊恩•費根(Brien Fagan) 世界知名考古學家
《第五次開始》對于我們來自哪里、我們走向何方這兩個重大問題做出了重要表率。羅伯特•凱利教授對考古學的研究表明,我們人類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成為與我們所希望的完全不同的物種的。在我們試圖維持現狀的時候,卻無意中觸發了決定*終改變的進化。凱利提醒我們: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一切皆由我們決定。
——戴維•托馬斯(David Hurst Thomas) 美國紐約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館長
《第五次開始》以考古學家的視角回顧過去,審視當下,展望未來?脊艑W重建的歷史比文獻歷史更豐富,更廣博。有本書在手,古往今來,無遠弗屆。只有深刻和清醒地了解人類的過去,才能使我們明智地對待未來。在今天全球化的世界上,社會的成敗已經處于局部地區所能掌控的能力之外,以史為鑒尤為重要,而這種鏡鑒就可以《第五次開始》為代表。
——陳 淳 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
考古學家一般只勾勒過去尤其是遠古的圖景,那就會有讀者問,這和我有什么關系。羅伯特•凱利教授卻沒有止步于此,他從考古人獨特的超宏觀視角引你繼續看當下、看未來。他告訴你世間萬物,從無永恒,我們正置身于人類發展的第五次開始,而一切都源自*次開始——我們的祖先打出*塊石器那一刻。在這部極簡人類史中,作者舉重若輕地道出了600萬年以來人類行為的關聯性,*終提出人類向何處去的終極問題。讀來令人蕩氣回腸。
——許 宏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何以中國》作者
考古的意義不僅在于對歷史的發現,更是對文明的尊敬,對社會進化的探索。美國考古學家羅伯特•凱特教授縱橫在600萬年的歷史長河中,使得掩埋了距今9000年的人類遺跡經過考古重見天日,既從時間的深處蘇醒,又提供了穿越歷史的密碼,特別是那些親身發掘的考古細節,不僅撩起了神秘的面紗,而且通過文物背后的考據、推測和想象,完成生死對話、古今交流,展現給我們人類命運面臨的第五次開始,有著跨越歐亞的全球史的人生進化體驗?脊艑W家與科學家不一樣,從來都不能發明,只是在不斷發現?脊攀穼嵄旧聿粫f話,只有當人們凸顯出扎實的歷史考訂所蘊含的力量,才能超越世界變得有力無比,震撼人心。
——葛承雍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教授、文物出版社前任總編輯
考古學家西拉姆說過,了解過去的五千年,是為了理解未來的一百年。跟隨羅伯特•凱利登上考古學這臺時空穿梭機,從古代遺存木石陶銅的冰涼中觸摸生命的溫熱和進化的內在動力,可以看到的不僅是一個簡潔具象、真實感人的考古發現的人類歷史,也提示著當下我們在巨大時空中所處位置與未來可能的演化方向。用600萬年刻度的時光透鏡觀望未來,人類可能從來沒有如此地覺得腳踏實地,也會感到無處不在的嚴峻挑戰和機遇的迫切與真實。每一次都似乎面對末日,但每一次人類都創造出一個新的開始。
——曹兵武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總工程師、中國文物報社前任總編輯
石器時代的祖先,食不果腹。他們無法想象宮保雞丁的美味,無法想象穿上時裝后的優雅,更無法預測航母和導彈背后國家機器的強悍。人類是如何走到這一步?五百年后世界又會怎樣?我們需要一雙眼睛,長時間注視地球,縱覽人類。《第五次開始》便是這樣一雙眼睛。它洞察人類生存的腳步,預見未來的變與不變。
――唐際根 南方科技大學講席教授
羅伯特•凱利展示了考古學對大歷史可以有什么樣的貢獻。當觀察的尺度涵蓋了古人類出現以來的全部600萬年時,傳統的所謂“文明史”不再獨孤且神秘:之前人類史已經有過三次同等重要的轉折,“文明”的發生不過是第四次而已,更何況我們此刻正在告別這個階段,開始進入第五次“開始”。很少有考古學家如此透徹地關注未來,更少有關注未來的學者如此滿懷樂觀。凱利透過考察人類全部的過去認識現在并觸摸未來,演示了歷史的巨大價值,因為只有歷史本身才是清除歷史神話的終極利器。
——羅 新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轉身回望過去,只是為了尋找通往未來的足跡。一個被考古學嚴重耽誤了的“段子手”會怎么樣?這個問題,只有一個答案,那就是成為超級的考古學學術段子手!羅伯特•凱利便是這樣的超級段子手,書中每一章都是相對獨立的考古學探險故事,不僅引人入勝,而且大多數都屬于“只此一家,別無分號”的獨一無二的考古學故事。**重要的,這些“故事”有的本身卻是一場“事故”,嚴肅的學術探險,卻偶然暴露出作者天生的頑皮與段子手筆法。及至讀完全書,才漸漸發覺只有專長于實證研究的考古學家才能寫出這樣的著作!譯者徐堅教授是三北考古牌——本科碩士博士均畢業于北大考古——的佼佼者,兩度中國文化遺產十佳圖書獎獲得者,他親自翻譯的此書必屬精品中的精品!
——潘守永 中央民族大學人類學與博物館學教授
羅伯特•凱利教授放下考古學家的架子,為普通讀者展現考古細節和還原歷史現場,讓人們更深切地感知既往,感知考古學科的意義。他基于對人類歷程的高空縱覽,從長時段的歷史解構中關照當下,得出了一個偉大的現實命題——第五次開始——人類走向命運共同體!兜谖宕伍_始》是一部啟發人類認知自我、認知當下、認知當下自我行為與社會互動關系的上乘佳作。當下中國的考古文博界呼喚更多如本書譯者徐堅教授這樣的專業和語言貫通之才,以便更出色地參與國際討論,將我國的考古文博成果進行國際分享,幫助地球村公民通過母語從長時段、大格局中,加深對人類命運共同體觀念的認知與認同。
——白 杰 首都博物館黨委書記
知曉了自己從哪兒來,未必就能告訴我們,自己將要去往何方,但至少有助于我們了解自身在廣袤的歷史時空中置身何處。羅伯特•凱利這位視野宏闊又很會講故事的考古學家,很出色地做到了這一點。
——彭 剛 清華大學副教務長、歷史系教授
河南人俗話說:“他正睏呢,你給他個枕頭!”我正想認真讀讀大歷史、全球史一類的書,這本書就來了。不一定等什么都結束了才開始。于我而言,打開這本書,“開始”就開始了。
——胡洪俠 深圳《晶報》總編輯、資深媒體人
羅伯特•凱利教授,一位特立獨行的考古學家,以長達45年的一線考古經驗,帶領我們一步步感知“人何以為人”。600萬年的人類社會相繼經歷了技術、文化、農業和國家四次開始,一次比一次迅猛,一次比一次劇烈,正如凱利教授所說,我們正處在“第五次開始”的開端,人類如何進化,又將走向何處?相信大家可以在這本書里找到答案。
——姬十三 果殼網CEO、在行創始人
從考古看人類的未來,不是從歷史看人類的未來,也就是從人類的*初發展來看未來的趨勢。作者羅伯特•凱利教授對第五次開始充滿信心,也就是對人類的未來充滿信心。這本書不僅告訴我們人類成長的歷程,而且從這個歷程中預示了未來。全書寫得有趣,特別吸引人,值得每一位愛書的人、每一位關心人類過去與未來的人認真讀一讀。
——梁小民 知名經濟學家
第五次開始/見識叢書20 作者簡介
羅伯特•L .凱利(Robert L. Kelly)
國際知名考古學家,曾任美國考古學會會長,美國懷俄明大學人類學系教授,以狩獵-采集者社會為主要研究方向。從1973年開始,凱利教授參加和主持了北美西部和世界各地的考古發掘。長期擔任世界考古學領域的重要刊物《美國古物》(American Antiquity)主編。2017年,凱利教授入選德國洪堡教授計劃。
主要代表作有:《考古學》(Archaeology,再版7次),《考古學:腳踏實地》[Archaeology: Down to Earth,與戴維•赫斯特•托馬斯(DavidHurst Thomas)合著,再版5次],《覓食幅度》(The Foraging Spectrum,1995),《狩獵-采集者的生活方式》(The Lifeways of Hunter-Gatherers,2013),發表專業學術論文100余篇!
《第五次開始》是凱利教授的新作,榮獲2018年美國考古研究所霍爾頓(Felicia A. Holton)圖書獎。
---------
譯者簡介羅伯特•L .凱利(Robert L. Kelly)
國際知名考古學家,曾任美國考古學會會長,美國懷俄明大學人類學系教授,以狩獵-采集者社會為主要研究方向。從1973年開始,凱利教授參加和主持了北美西部和世界各地的考古發掘。長期擔任世界考古學領域的重要刊物《美國古物》(American Antiquity)主編。2017年,凱利教授入選德國洪堡教授計劃。
主要代表作有:《考古學》(Archaeology,再版7次),《考古學:腳踏實地》[Archaeology: Down to Earth,與戴維•赫斯特•托馬斯(David
Hurst Thomas)合著,再版5次],《覓食幅度》(The Foraging Spectrum,1995),《狩獵-采集者的生活方式》(The Lifeways of Hunter-Gatherers,2013),發表專業學術論文100余篇!
《第五次開始》是凱利教授的新作,榮獲2018年美國考古研究所霍爾頓(Felicia A. Holton)圖書獎!
---------
譯者簡介
徐堅,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在考古學理論、考古學史和青銅時代考古學上卓有建樹。代表著作有《暗流:1949年之前安陽之外的中國考古學傳統》《時惟禮崇:東周之前青銅兵器的物質文化研究》《名山:作為思想史的早期中國博物館史》,譯作有《中國藝術史》《理解早期文明》《第五次開始》等,發表論文30余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虎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