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風中吹來的鳥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634589
- 條形碼:9787505634589 ; 978-7-5056-3458-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風中吹來的鳥兒 本書特色
《風吹來的鳥兒》的現實基礎就是“非遺”所承載的歷史與文化,無論是一個小小的風箏,還是一臺戲曲,一首古詩,對于中國人來說,都包含著我們對過去的回憶,對愛的追求,牽系著人與人之間的緣。所以風箏才能穿越時空,讓古代的孩子與現代的孩子通過答贈詩句,獲得心與心的交流。
風中吹來的鳥兒 內容簡介
本套叢書以非遺文化為主題,用繪本故事的形式向小讀者講述中國傳統工藝。但與市場上同類非遺童書不同的是,我們講述的重點不在于非遺工藝的具體過程或常識上,而是以情感故事講述傳統手藝,注重童心童趣,讓非遺這一較晦澀的主題變得生動,適合當代兒童閱讀。 本套叢書形式上也有創新,每個繪本的繪畫方式均與主題相關,剪紙主題采用民間剪紙的方式,布老虎用布藝縫紉的方式,風箏則采用水墨畫的方式,形式感更強,顯示出特有的形式之美,更易于引起孩子們的興趣。
風中吹來的鳥兒 相關資料
一只小小的風箏居然這么神奇!連著書生和小姐,孩子和媽媽,這個人和那個人,過去和未來…… 什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語言、表演藝術、節慶活動、傳統手工藝等等都是,它們是歷史、是認同感,是文明的露珠凝結而成的瑰寶。《風吹來的鳥兒》里孩子做的風箏,還有爸爸媽媽帶他去看的昆曲,都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風箏的歷史非常悠久,源自巫術,中國人認為清明放風箏可以帶走疾病和穢氣。春天到了,一家人去放風箏,抬頭看看藍天,奔跑撒野,更是中國孩子美好的童年回憶。清代詩人高鼎曾這樣描繪放風箏的情景:“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而動人的戲曲,更是誰能都哼上幾句,一段段精彩的戲文故事,在中國人的生活中口耳相傳。 從小時候起,我幾乎每一年四五月間都會和父母一起放風箏,有時候是去明故宮這樣傳統的地方,看風箏飛在宮殿遺址的上方,后來也去過鼓林公園,一邊欣賞繡球花一邊放飛,長江邊的風又大又急,也是一個放風箏的好去處。所以一提到風箏,我就自然而然地把它和爸爸媽媽共度的時光聯系在一起。 這些年來,放過的風箏有爸爸親手做的“屁簾兒”,六根竹篾子,一段棉線綁個十字,糊上舊報紙,粘上“尾巴”,不需要多少錢也可以給一家人帶來快樂。也放過攤子上售賣的塑料布做的老鷹,反而不如“屁簾兒”放得高,沒一會兒就“嗡”地一聲栽到了地上。還放過南京的民間老藝人做的“金魚兒”,圓鼓鼓的眼睛、水墨的尾巴,翱翔在藍天里如同在水中一樣自由自在。 可是,老藝人一個個逐漸離世,這樣的風箏手藝還能傳承多久呢?在電子產品環繞中的下一代,還會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放風箏嗎? 面臨同樣問題的還有昆曲。在南京,和父母一起去聽昆曲的孩子不少,他們被稱為“小昆蟲”,能夠熟記戲曲故事甚至唱上幾句,做個身段。但在其他地方,作為國之瑰寶的昆曲,觀眾基礎也許并沒有這么深厚。孩子們甚至可能對這種傳統藝術聞所未聞。 但我相信,美好的文化與藝術是可以穿越時空界限的。 在《風吹來的鳥兒》里,古代的孩子深深思念著去世了的媽媽,想要像長了翅膀的鳥兒那樣自由自在,去把媽媽找回來。沒有翅膀的他親手做了風箏,寫上了“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放飛了這份思念。這兩句來自于唐代白居易的詩歌《慈烏夜啼》,意思是“慈烏失去了它的母親,哀傷地一直啞啞啼哭”。也許是因為孩子的愛太純真、太執著,這個風箏穿越了時空,飛到了現代,被今天的孩子撿到了,可是他不小心弄斷了風箏的尾巴。 為了讓今天的孩子明白風箏上為什么寫著字,爸爸媽媽帶他去聽了昆曲《風箏誤》。這是一支傳唱百年的昆曲,舞臺上小姐與書生的悲歡離合,美麗的戲服裝扮,好聽的唱腔念白,打動了孩子的心。他看見一根風箏線串起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與關系,爸爸媽媽告訴他,風箏線串起的,就是一個奇妙的中國字“緣”。 于是,孩子重新做了一個風箏,在爸爸的建議下寫上了回答的詩句,放飛了它。風箏帶著今天的美好祝愿飛回了古代,被失去媽媽的孩子撿到了,只見上面寫著“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這兩句來自于宋代王安石的詩歌《將母》,意思是月圓之夜,母親聽到杜鵑啼叫,深深牽掛著千里之外的孩子。今天的孩子想要告訴古代的孩子,你的母親無論身在哪里,都永遠牽掛著你。這是母親和孩子之間密不可分的緣分。 記錄我自己與父母共度的歡樂時光,并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將過去的童年與未來的孩子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是我寫下這些文字的初衷。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
- >
煙與鏡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