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基于合作競爭的網絡組織演化及實證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932009
- 條形碼:9787518932009 ; 978-7-5189-3200-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基于合作競爭的網絡組織演化及實證研究 本書特色
《基于合作競爭的網絡組織演化及實證研究》由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 當前,具有柔性組織結構的產業集群、戰略聯盟、供應鏈、虛擬企業等網絡組織,在現實經濟實踐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作為與競爭對手合作而創造價值的戰略,合作競爭正成為網絡組織研究者們關注的一種新的競爭理念和模式。競合是競爭與合作的有機結合,而獲得競爭優勢的合作才是很有意義的競合。本文基于合作競爭思想,從網絡組織演化的復雜性入手,探討了網絡組織演化的動力機制及獲取競爭優勢的途徑,獲得了較大成果。
基于合作競爭的網絡組織演化及實證研究 內容簡介
20世紀80年代以來,越來越多處于不確定性日益突出的全球化競爭環境中的企業,認識到僅僅依靠自己的資源和能力不足以適應環境的巨大變化。隨之完全競爭的觀念被合作競爭的觀念所取代,企業在競爭的基礎上尋求廣泛的合作,呈現出網絡化的發展特點,由此網絡組織應運而生。當前,這些具有柔性組織結構的產業集群、戰略聯盟、供應鏈、虛擬企業等網絡組織,在現實經濟實踐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作為與競爭對手合作而創造價值的戰略,合作競爭正成為網絡組織研究者們關注的一種新的競爭理念和模式。競合是競爭與合作的有機結合,而獲得競爭優勢的合作才是有意義的競合。鑒于此,本書基于合作競爭思想,從網絡組織演化的復雜性入手,探討了網絡組織演化的動力機制及獲取競爭優勢的途徑,并進行了一些實證分析。 構建了二維競合戰略框架,該框架不僅表示了合作競爭共存的各種狀態,而且以競合均衡為界確定了合作主導型競合和競爭主導型競合兩種戰略,為本研究奠定了研究基礎。 第二,基于突變理論構建了組織演化勢能模型和網絡組織運行軌道模型,明確了網絡組織演化的復雜性特征,重新界定了網絡組織為一種由多個獨立實體(該實體具有主動性和適應性)在競合共同作用下組成的具有網絡結構和復雜演化特征的組織系統。 第三,構建了網絡組織演化的動力學模型,通過穩定性理論分析和軟件模擬,得到了:①合作競爭是網絡組織形成的動力;②網絡組織的演化趨勢還與資源限制下成員的大規模有關。說明網絡組織的形成需要通過加強網絡組織中成員的有效合作或者減少不利競爭;要發揮網絡組織的群體優勢,成員間要資源互補,使得有限資源下的網絡組織成員獲得更大的發展。 第四,利用NetLogo平臺建立的復雜適應系統模型,仿真了網絡組織成員競合戰略選擇的過程;根據“涌現”現象機制,提出了由歷史信息、認知能力和環境共同作用的合作意愿調整網絡組織成員競合發展戰略。 第五,構建了合作意愿在網絡組織成員獲取競爭優勢中作用機制的理論模型。采用結構方程模型(structure equation modeling,SEM)實證分析得到:發揮網絡組織成員主觀能動性從提高歷史信任感知、聯盟需求和收益預期來提高合作意愿,通過加強網絡關系強度、組織學習和技術創新的中介作用,將能更好地提升其競爭優勢。 第六,本書以山西省150家企業數據為基礎,通過構建結構方程模型對網絡能力、知識獲取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機制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表明:網絡能力三維度對知識獲取均有顯著正向影響;知識獲取對企業技術創新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網絡能力中的網絡構建能力和網絡利用能力對企業技術創新具有顯著正向影響。 在撰寫本書的過程中,筆者一方面在查閱相關資料后,深入企業等相關單位進行調查訪問,掌握一手資料;另一方面,與國內外專家研討交流,進行思維碰撞。在此感謝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李敏強教授的指導,感謝中北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趙公民教授的幫助。 本書是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12YJC630257)和2011年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2011GXQ4D034)研究成果的集成。在撰寫過程中得到了中北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各位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謝!同時感謝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在本書編輯出版過程中給予的幫助。此外,本書參考了近年來國內外網絡組織研究領域的新成果,因篇幅所限,在此不再一一列舉,謹向相關專家與學者致以謝意!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疏漏和不足,敬請各位專家和讀者批評指正。
基于合作競爭的網絡組織演化及實證研究 目錄
基于合作競爭的網絡組織演化及實證研究 作者簡介
閆瑩,1979年11月生,博士(后),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教于中北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學科管理部副主任、注冊咨詢工程師。主要從事管理系統工程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工作。近年來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青年項目、山西省軟科學項目、山西省社科聯重點項目和山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項目等省部級項目多項,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莉莉和章魚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