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半日之閑 可抵十年塵夢-周作人譯文精選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865404
- 條形碼:9787510865404 ; 978-7-5108-6540-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半日之閑 可抵十年塵夢-周作人譯文精選集 本書特色
1.周作人,中國新文學新文化史上一個巨大復雜的存在,他站在血腥飛舞、風雨迷茫的時代,親歷學術間的起落,深感歷史的殘酷。頗受爭議,卻難掩奪目風采。
2.周作人(1885—1967),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翻譯家、思想家。一生著譯傳世約一千二百余萬字,其中翻譯作品居一半有余。
3.周譯特色有三:一是選目,二是譯文,三是注釋。所譯多為世界文學經典之作,如歐里庇得斯的悲劇,路吉阿諾斯的對話,《古事記》,《枕草子》,日本
狂言和“滑稽本”等,取舍精當自不待言。周氏精通古希臘文、日文、英文等多種外文,追求直譯風格,自家又是散文大師,所譯總能很完美也很自如地傳達原著的意味。周氏為譯文所加注釋向為其所重視,在譯作中占很大比例,不妨看作是對相關外國的文學與文化問題的重要研究成果,而他一生置身于主流話語體系和正統思維方式之外,保證了這些注釋不受時代局限,價值歷久不衰。
半日之閑 可抵十年塵夢-周作人譯文精選集 目錄
**章 現代日本小說集
第二章 平家物語
第三章 狂言選
第四章 浮世澡堂
第五章 浮世理發館
第六章 如夢記
第七章 古事記
第八章 兩條血痕
第九章 其他日本譯作
第二部分 其他文學精粹
**章 現代小說譯叢
第二章 兒童劇
第三章 俄羅斯民間故事
第四章 希臘的神與英雄
第五章 其他語種譯作
第六章 全譯伊索寓言集
半日之閑 可抵十年塵夢-周作人譯文精選集 節選
(二)蝦油黃瓜
我從朝鮮經由滿洲到北京去的路上,想起來是在山海關左近的一站。有一種什么東西裝在小小的簍子或是罐里,大家都在那里買。雖然不知道是什么,想來總是北方名物吧,我也是好奇,便也買了一個。木刻印刷的標簽上,看不很清楚的寫著“蝦油玉爪”。蝦的油是什么東西呢?至于“玉爪”,更加猜不出是什么了,心想或者是一種鹽煮的小蝦米吧。便朝著簍子看,同車的日本人也伸過頭來看,說這是什么呀。答說也不知道這是什么呢!說是不知道就買了么,便大笑一通。
到了北京之后,打開蓋來看時,這卻很是珍奇。是一種鹽漬的沒有像小手指頭那么粗的黃瓜,滿滿裝著,像翡翠的碧綠。要得這樣一簍——說是簍卻是內外都貼著紙,涂過防水的什么東西——小黃瓜,以我們日本人的常識來說,不知要從幾百株的藤上去采摘,而且這樣小的黃瓜除了飯館里用作魚生什么陪襯,才很是珍重的來加上一兩個,算是了不得。于是才知道,從前認作“玉爪”的原來是“王瓜”之誤,便是日本所謂黃瓜。蝦油者似乎就是鹽腌細蝦腐爛溶解的鹵汁。后來留心著看,此物往往用作一種調味料,譬如我們叫作成吉思汗料理的烤羊肉,就必須用此,但是因為有一種異樣的氣味,所以對于日本人是不大相宜的。用了這種鹵汁浸的黃瓜,味道很咸,不能多吃,但是當作下酒的菜卻是極妙的。回國后過了十多年,偶然有一個在上海的友人,托人帶了兩瓶這東西給我,我很高興能夠再嘗珍味,趕緊拿來下酒,可是比起從前在路上所買的,卻沒有那新鮮的風味,不覺大為失望。現今想起來,覺得那時胡亂買得一簍,真是天賜口福了。
半日之閑 可抵十年塵夢-周作人譯文精選集 作者簡介
周作人(1885—1967),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文學理論家、評論家、詩人、翻譯家、思想家,中國民俗學開拓人,新文化運動的杰出代表。是魯迅(周樹人)之弟,周建人之兄。又名啟明、啟孟、起孟,筆名遐壽、豈明,號知堂、藥堂等。歷任國立北京大學教授、東方文學系主任,燕京大學新文學系主任、客座教授。新文化運動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并曾任“新潮社”主任編輯。“五四運動”之后,與鄭振鐸、沈雁冰、葉紹鈞、許地山等人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并與魯迅、林語堂、孫伏園等創辦《語絲》周刊,任主編和主要撰稿人。
- 主題:
制作精良,封皮感覺有點薄,個別故事中人物對話斷句排版有點奇怪,但瑕不掩瑜,選集涉獵很廣,內容豐富,翻譯功底可見一斑。有趣的一點是其所譯《伊索寓言》中“燕烏與大鴉”一篇中,有“有些人舍棄了他的祖國,選擇了外國,可是在那邊因為是外國人,不尊重他,在本國也被嫌憎,因為他看輕了他們。”此樣描述,結合作者生平經歷,不勝唏噓。
- >
經典常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巴金-再思錄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
- >
我與地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