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書林:歐游雜記 倫敦雜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4865244
- 條形碼:9787534865244 ; 978-7-5348-6524-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昨日書林:歐游雜記 倫敦雜記 內容簡介
朱自清1931年留學英國,漫游歐洲,回國后寫成《歐游雜記》。1934年9月由開明書店出版。收錄游記11篇,其中《西行通訊》為附錄。分別為:威尼斯、佛羅倫司、羅馬滂卑故城、瑞士、荷蘭、柏林、德瑞司登、萊茵河、巴黎、西行通訊。現收藏于朱自清舊居陳列館。《倫敦雜記》則是他的另外一本游記。
昨日書林:歐游雜記 倫敦雜記 目錄
歐游雜記
序
威尼斯
佛羅倫司
羅馬
滂卑故城
瑞士
荷蘭
柏林
德瑞司登
萊因河
巴黎
西行通訊
倫敦雜記
三家書店
文人宅
博物院
公園
加爾東尼市場
吃的
乞丐
圣誕節
房東太太
昨日書林:歐游雜記 倫敦雜記 節選
威尼斯
威尼斯(Venice)是一個別致地方。出了火車站,你立刻便會覺得;這里沒有汽車,要到那兒,不是搭小火輪,便是雇“剛朵拉”(Gondola)。大運河穿過威尼斯象反寫的S;這就是大街。另有小河道四百十八條,這些就是小胡同。輪船象公共汽車,在大街上走;“剛朵拉”是一種搖櫓的小船,威尼斯所特有,它那兒都去。威尼斯并非沒有橋;三百七十八座,有的是。 只要不怕轉彎抹角,那兒都走得到,用不著下河去。可是輪船中人還是很多,“剛朵拉”的買賣也似乎并不壞。
威尼斯是“海中的城”,在意大利半島的東北角上,是一群小島,外面一道沙堤隔開亞得利亞海。在圣馬克方場的鐘樓上看,團花簇錦似的東一塊西一塊在綠波里蕩漾著。遠處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這里沒有什么煤煙,天空干干凈凈;在溫和的日光中,一切都象透明的。中國人到此,仿佛在江 南的水鄉;夏初從歐洲北部來的,在這兒還可看見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 海水那么綠,那么釅,會帶你到夢中去。
威尼斯不單是明媚,在圣馬克方場走走就知道。這個方場南面臨著一道運河;場中偏東南便是那可以望遠的鐘樓。威尼斯*熱鬧的地方是這兒,* 華妙莊嚴的地方也是這兒。除了西邊,圍著的都是三百年以上的建筑,東邊居中是圣馬克堂,卻有了八九百年——鐘樓便在它的右首。再向右是“新衙門”;教堂左首是“老衙門”。這兩溜兒樓房的下一層,現在滿開了鋪子。 鋪子前面是長廊,一天到晚是來來去去的人。緊接著教堂,直伸向運河去的是公爺府;這個一半屬于小方場,另一半便屬于運河了。
圣馬克堂是方場的主人,建筑在十一世紀,原是卑贊廷式,以直線為主。十四世紀加上戈昔式的裝飾,如尖拱門等;十七世紀又參入文藝復興期的裝飾,如欄桿等。所以莊嚴華妙,兼而有之;這正是威尼斯人的漂亮勁兒。 教堂里屋頂與墻壁上滿是碎玻璃嵌成的畫,大概是真金色的地,藍色或紅色的圣靈像。這些像做得非常肅穆。教堂的地是用大理石鋪的,顏色花樣種種不同。在那種空闊陰暗的氛圍中,你覺得偉麗,也覺得森嚴。教堂左右那兩溜兒樓房,式樣各別,并不對稱;鐘樓高三百二十二英尺,也偏在一邊兒。 但這兩溜兒房子都是三層,都有許多拱門,恰與教堂的門面與圓頂相稱;又都是白石造成,越襯出教堂的金碧輝煌來。教堂右邊是向運河去的路,是一 個小方場,本來顯得空闊些,鐘樓恰好填了這個空子。好象我們戲里大將出場,后面一桿旗幟總是偏著取勢;這方場中的建筑,節奏其實是和諧不過的。十八世紀意大利卡那來陀(canaletto)一派畫家專畫威尼斯的建筑,取材于這方場的很多。德國德萊司敦畫院中有幾張,真好。 ……
昨日書林:歐游雜記 倫敦雜記 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年—1948年),原名自華,號秋實,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出生于江蘇省東海縣(今連云港市東海縣平明鎮)。現代杰出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1916年中學畢業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9年開始發表詩歌。1928年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1934年,出版《歐游雜記》和《倫敦雜記》。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史學評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朝聞道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