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東亞海域交流與南中國海洋開發-(上.下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516206
- 條形碼:9787030516206 ; 978-7-03-051620-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東亞海域交流與南中國海洋開發-(上.下冊) 本書特色
為推進海上絲綢之路與海洋社會經濟史研究。2014年9月24-26日,中國經濟史學會、中山市社科聯、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廣東海洋史研究中心聯合在中山市舉辦了"海上絲綢之路與明清時期廣東海洋經濟開發"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中國內地和港澳臺地區高校與研究機構的近百名學者出席會議。會后經編輯委員會認真審讀,從70篇論文中精選54篇共65萬字,結集出版,匯聚了國內外相關研究的*成果,反映當下東亞海洋史研究的前沿水平。
東亞海域交流與南中國海洋開發-(上.下冊) 內容簡介
為推進海上絲綢之路與海洋社會經濟史研究。2014年9月24-26日,中國經濟史學會、中山市社科聯、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廣東海洋史研究中心聯合在中山市舉辦了"海上絲綢之路與明清時期廣東海洋經濟開發"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中國內地和港澳臺地區高校與研究機構的近百名學者出席會議。會后經編輯委員會認真審讀,從70篇論文中精選54篇共65萬字,結集出版,匯聚了國內外相關研究的*新成果,反映當下東亞海洋史研究的前沿水平。
東亞海域交流與南中國海洋開發-(上.下冊) 目錄
**部分 海上絲綢之路與海洋文化研究 十七世紀東亞海洋形勢與海上絲綢之路變遷 針路簿概說 清代針路簿《指南正法》中的航海名詞術語系統 《雪爾登中國地圖》的發現與研究 西班牙海軍博物館所藏武吉斯海圖研究 ——以馬來半島為例第二部分 多種類型,多重身份:15~17世紀前半期東亞世界國際貿易中的商人 胡椒、陶瓷、白銀與鉛幣:1570~1620年中國商人在印度尼西亞西爪哇的貿易活動 略論晚明福建漳泉地區對呂宋的移民 東南亞的“小廣州”:河仙(“港口國”)海上交通與海洋貿易(1670~1810年代) 神靈助戰與神靈演變——試論“征占”與越南海神的關系 西貢埠廣肇幫圣母廟初探 朝鮮李朝《備邊司謄錄》中之粵閩海商史料 劉鴻訓天啟使行與朝鮮海上貢道之重啟 ——兼及《辛酉皇華集》與《朝鮮光海君日記》敘事之比較 近年來韓國海洋史研究概況 清代中國出口歐美的扇子 清代顏真卿書跡作品輸入日本考 ——以《顏真卿三稿》與其單帖為中心第三部分 唐代海南島的海上貿易 清代海外貿易通事初探 十八世紀在廣州的法國商賈和外交官 乾隆末年荷蘭使團出使緣起 黃亞勝案件辨析 1760~1843年廣州外國人居住區的商業街 邁向“大分流”:中歐貿易網絡和全球消費者在澳門和馬賽(18~19世紀) 謝清高與居澳葡人 ——有關《海錄》口述者謝清高幾則檔案資料研究 光緒初年澳葡強占十字門水域考 再探十九世紀香港的德國社群 輪船招商局與清季廣東航運業的發展第四部分 明初中國在東南亞區域的經略 ——以鄭和下西洋為中心 明代中后期廣東海防面臨的挑戰 ——以曾一本之變為中心 明代高雷商路與白鴿門水寨的設置 杜臻《粵閩巡視紀略》在研究明清廣東海防地理上的價值 清代廣東士紳權力機構與民間海防 漁業、航路與疆域:14~15世紀中國傳統東沙島知識體系的初創 國際局勢下的“九小島事件” 中國對南海諸島主權的關鍵性歷史依據與戰略選擇第五部分 從王直和德瑞克個人命運看16世紀中英兩國在對外貿易政策和官商關系上的不同 楊彥迪:1644~1684年中越海域邊界的海盜、反叛者及英雄 清前中期閩粵海盜活動對外貿的影響第六部分 簡論12世紀以后南部中國海洋經濟的發展 ——兼論中西海洋觀的差異 簡論早期臺灣在中國海洋史上的地位 明代漳州府“南門橋殺人”的地學真相與“先儒嘗言” ——基于明代九龍江口洪災的認知史考察 明清時期環珠江口平原的生態環境 ——兼談海洋生態環境史的研究方法 論香山與“海上絲綢之路” 宋元時期香山島的海洋開發 明清時期香山海陸環境變遷與農業開發 明末廣東香山對澳門的管治情況 清代香山縣基層建置及其相關問題 澳門媽祖信仰形成、擴展及其與中西宗教的交融 “上體國憲,下杜奸宄” ——清代澳門廟閣興建的旨趣 雷州半島的媽祖信俗 汕頭灣舊影研究 “海上絲綢之路與明清時期廣東海洋經濟”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綜述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虎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二體千字文
- >
史學評論
- >
經典常談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