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庸經驗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717152
- 條形碼:9787550717152 ; 978-7-5507-1715-2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王孟庸經驗集 本書特色
名老中醫,名家名方,治病經驗豐富,深受患者喜愛,在腎病、脾胃病、腦病理論及其臨床應用有極高的學術造詣。
王孟庸經驗集 內容簡介
作者為中醫名家,《王孟庸經驗集》總結了作者多年的治病經驗和學術思想。內容囊括師承,帶徒、醫悟、醫案、驗方等篇章,對中醫從業者及患者有很大參考價值。
王孟庸經驗集 目錄
**編 為人徒弟 **章 姚正平先師對腎炎的看法(三焦氣化) **節 命門三焦氣化學說與腎炎水腫的辨證施治 第二節 腎炎的探討 急性腎炎 慢性腎炎 腎性蛋白尿 腎性高血壓 腎炎尿毒癥 我們對中藥配合激素治療腎炎的一點體會 第二章 名醫經驗點滴第二編 成長經驗 **章 人文關懷 善待慢性腎衰患者 第二章 理論心得 **節 對中醫及中醫治病的一些看法 第二節 辨證施治法的進展 第三節 如何才能較快地掌握中醫辨證施治的基本方法 第四節 調理陰陽法的臨床應用 第五節 從虛損證的異病同治看邏輯思維與辨證 第六節 三焦氣化學說與水腫病機 第七節 腎病從脾論治小議 第八節 腎病綜合征(N.S)蛋白質營養不良的從脾論治 第九節 “壞病”——醫源性疾病的防治 第十節 “中藥性腎病”辨 第三章 臨床研究 **節 桂附八味丸在腎炎中的應用 第二節 四妙勇安湯加味在慢性腎炎高血壓型及腎功不全中的應用 第三節 加減萆薢分清飲在慢性腎功不全中的應用 第四節 中醫辨證論治淋證案 第五節 對慢性腎炎高血壓型分型的診斷標準和治療原則的初步意見1 第六節 慢性腎功能不全尿毒癥期中藥治療6年觀察 第七節 單純中藥治療腎病綜合征的方法及療效、應用價值 第八節 激素抵抗型原發性腎小球腎病和慢性腎炎腎病型51例加中藥后的療效5~12年觀察 第九節 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用中藥誘導緩解、撤除激素的經驗 第十節 45例腎小球疾病患者從腎功能正常至尿毒癥死亡的中醫辨證動態觀察 第十一節 慢性尿酸性腎病的全身性中西醫調治 第十二節 談對高尿酸血癥到尿酸性腎病的認識 第十三節 代謝病中的“痰瘀綜合征”初探——288例分析 第十四節 從中醫角度治療老年病 第十五節 中醫治療女性功能性排尿障礙、應力性失禁、老年性尿道炎44例報告(摘要) 第十六節 雷公藤所致的藥物性急性間質性腎炎兩例報告 附:急性藥物性間質性腎炎 第十七節 感冒及熱病的預防 第十八節 嗜酒者的典型舌象探討——326例中國人及日本人舌象調查報告 第十九節 支氣管哮喘 第二十節 陽痿 第四章 調查報告 深圳市3429例文職人員的血脂、血糖、血尿酸狀況調查報告 深圳市某社團大于40歲文員的空腹血糖、血尿酸、血脂狀況5年調查報告 第五章 病例分析 **節 個案詳解 第二節 案例分析 一、淋證案 二、石淋案 三、水腫案 四、腎衰案 五、尿頻案 六、尿濁案 七、消渴腎病案 八、癭病案 九、痛風案 十、痿證案 十一、痹證案 十二、不寐案 十三、胃痛案 十四、喘證案 十五、內傷發熱案 十六、閉經案 十七、月經過多案 十八、濕瘡案 十九、五遲案第三編 為人師表 **章 李惠林主任醫師跟師體會 **節 王孟庸主任醫師成才之路及臨床經驗簡介 第二節 活血降糖飲治療糖尿病的臨床研究 第三節 病案分析 一、消渴病痹癥/陽痿案 二、癭病案 三、嘔吐案 四、泄瀉案 五、便血案 六、不寐案 七、眩暈案 八、自汗、盜汗案 九、痄腮案 十、少陽病案 十一、少陰病兼表證案 第二章 趙恒俠主任醫師跟診體會 王孟庸主任治療腎性水腫經驗 高尿酸血癥與痰濕瘀濁綜合征辨析 滌濁降酸湯治療高尿酸血證的臨床觀察 第三章 劉雪梅副主任醫師跟師體會 名中醫王孟庸診治心得總結 第四章 研究生跟診心得 王孟庸教授治療腎病綜合征中醫用藥規律研究 王孟庸教授治療腎性水腫的臨床經驗總結 王孟庸教授對高尿酸血癥的調治經驗附錄一 王孟庸教授診療手稿附錄二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文件
展開全部
王孟庸經驗集 作者簡介
王孟庸(1939年~),女,江西人,中醫內科主任醫師、廣東省名中醫(1993年)、國家名中醫藥專家(1997年)。從事內科臨床、科研工作50余年來,運用中醫理法方藥及中西醫結合方法,從整體觀念辨證論治,以處方精練、用藥輕靈而著稱,擅長診治腎病、泌尿系統疾病、內分泌系統及代謝性疾病、結締組織病等等。多年來,除研究腎病中醫藥、中西醫結合的診治規律外,對營養過盛人群的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癥進行過多年調研,提出它們存在“痰、濕、瘀、濁”等共性獨特見解,找到了半定量的診斷指標,建立了有效的綜合疏導的治療方法。醫術高明、醫德高尚,雖年逾七旬,仍在工作崗位上孜孜不倦,堅持出診,一心一意為解決患者苦痛著想,處方用藥之外,還善于觀察,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懷著感恩的心善待每一位患者,進行人文關懷;堅持帶教,毫無保留地傳授自身畢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