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藥膳良方
-
>
先思而后語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癌癥來敲門
-
>
男孩生長發育保健JD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
精版:超簡單面診消百病全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731834
- 條形碼:9787553731834 ; 978-7-5537-3183-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精版:超簡單面診消百病全書 本書特色
1.面診精華,一書濃縮。家庭養生必選之本,淺顯的面診流程講解,一看就懂,一本就夠! 2.精細圖解,一學就會。62種常見病對癥按摩圖解,18幅頭面部穴位速查彩圖,看圖操作,簡單易學! 3.精心藥膳,對癥調理。全國養生專家推薦,清晰的食療制作全展示,飲食調理, 輕松掌握!
精版:超簡單面診消百病全書 內容簡介
內容分為基礎和實踐兩個部分,基礎部分將您帶進面診的氛圍中來,教給您了解面診、學習面診的入門知識。實踐部分以面診的實際操作手法、具體的診療方法呈現出來,方便您在短時間內掌握自我診病的常識,易于學習與掌握,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實用性。圖解清晰,語言通俗、易學好懂,是一本一專多能的綜合性讀物,適合各年齡段和關注自身健康的人使用。
精版:超簡單面診消百病全書 目錄
閱讀導航 / 30
心臟的自我檢測 / 32
肝臟的自我檢測 / 34
脾臟的自我檢測 / 36
肺臟的自我檢測 / 38
腎臟的自我檢測 / 40
基礎篇:認識面診
**章 面診基礎知識
何為面診 / 44
面診的理論依據 / 46
臟腑在面部的分布 / 48
面診時的距離 / 50
面診要部位、氣色合參 / 52
怎樣望色 / 54
掌握面診要點 / 56
第二章 面部的形、神、色
形、神、色要綜合考察 / 60
木形人 肝經氣血旺盛 / 62
火形人 心經氣血旺盛 / 64
土形人 脾經氣血旺盛 / 66
金形人 肺經氣血旺盛 / 68
水形人 腎經氣血旺盛 / 70
得神 精充氣足,預后良好 / 72
少神 神氣不足,體質虛弱 / 74
失神 精損氣虧,預后不良 / 76
假神 患者臨終前的預兆 / 78
什么是正常的面色 / 80
臟腑異常時的面色 / 82
頭發的健康與不健康 / 84
第三章 頭面部的臟腑反射區
面與臟腑的分屬 / 88
眼與臟腑的分屬 / 94
鼻與臟腑的分屬 / 96
人中與臟腑的分屬 / 98
唇與臟腑的分屬 / 100
耳與臟腑的分屬 / 102
舌與臟腑的分屬 / 104
牙齒與臟腑的分屬 / 106
第四章 病容:疾病發出的信號
面色赤色 主熱 / 110
面色青色 主寒/主痛/主風/主肝病 / 112
面色黃色 主熱/主濕/主脾虛 / 114
面色白色 主寒/主氣血虛 / 116
面色黑色 主虛/主寒/主痛/主淤血 / 118
實踐篇:應用面診
第五章 望頭診病
少白頭 腎氣不足/情志不舒使得肝郁氣滯 / 122
按摩關元穴,還您一頭烏黑亮麗的秀發
頭皮屑增多 新陳代謝過于旺盛 / 126
按摩三陰交穴,和頭皮屑說拜拜
頭總是不自覺地搖動 肝火太盛 / 128
按摩期門穴,叫停不聽使喚的頭
身體消瘦 脾胃氣虛/體內有蟲 / 132
按摩公孫穴,讓脾胃恢復健康
身體肥胖 飲食失調 / 136
按摩消濼穴,輕輕松松瘦身
滿頭大汗 體內濕熱/陽氣不足 / 140
按摩肩髃穴,調理多汗癥狀
盜汗 心血不足/陰虛內熱 / 142
按摩少商穴,解除盜汗的煩惱
第六章 望面診病
面色發紅 體內有熱 / 146
按摩大杼穴,對身體進行“冷處理”
面色發白 氣血不足/體內寒氣太盛 / 150
按摩小海穴,讓臉色紅潤起來
面色發青 體內有寒氣/陽氣虛弱 / 154
按摩風門穴,趕走身體里的寒氣
面色發黑 腎氣不足/體內有淤血 / 158
按摩涌泉穴,迅速改善面色
面色發黃 體內氣血不足/水濕停滯 / 162
按摩血海穴,讓氣血暢通無阻
面部紅腫 體內有熱 / 166
按摩中沖穴,不做“大紅臉”
面部水腫 脾陽不足 / 168
按摩目窗穴,使面部回復自然
面部抽搐 肝氣郁結/脈絡受阻 / 172
按摩百會穴,讓臉聽從指揮
第七章 望眼診病
眼睛發黃 濕熱內蘊/脾虛血虧 / 178
按摩青靈穴,可治療眼睛發黃
上眼瞼下垂 中氣下陷/風邪入絡/氣血淤滯 / 182
按摩陽白穴,讓眼瞼回復原位
眼睛發紅 體內有熱/感染了病毒 / 184
按摩解溪穴,不再做“紅眼太狼”
瞳神散大 氣陰兩虛/暴怒傷肝 / 188
按摩神門穴,聚精會神從現在開始
眼睛不停眨動 肝經風熱/肝虛血少 / 190
按摩瞳子髎穴,讓漂亮的眼睛定格
眼內障 陰津不足/體內火盛 / 192
按摩四白穴,擁有明亮雙眸不是夢
針眼 體內有熱毒/脾氣虛弱 / 196
按摩角孫穴,讓毒素無處藏身
眼瞼腫脹 體內有熱積聚/濕氣停滯 / 198
按摩攢竹穴,不做“綠豆蛙”
兩眼無神 體內氣血虧損 / 202
按摩養老穴,讓眼睛重新煥發光彩
眼睛流淚 肝血不足/陰虛火旺 / 206
按摩承泣穴,不做“愛哭鬼”
白睛上長小泡 心火上炎/脾胃濕熱 / 210
按摩天井穴,消滅白睛上的小泡泡
第八章 望鼻診病
流鼻血 體內有火/腎陰虧損 / 214
按摩迎香穴,關住鼻血的閘門
流鼻涕 外感風寒/外感風熱 / 218
按摩飛揚穴,從此神采飛揚
鼻子上生瘡 體內有熱 / 220
按摩通天穴,暢通經絡
第九章 望耳診病
耳內長肉 體內有熱毒 / 224
按摩顱息穴,耳朵變聰靈
耳內流膿 火熱上炎/肝膽濕熱 / 226
按摩耳門穴,肅降體內濁氣
耳朵流血 肝火上炎/陰虛火旺 / 230
按摩太沖穴,平息肝火
第十章 望口唇診病
口中生瘡 體內有火/中氣不足 / 234
按摩陽谷穴,“口瘡”不再來
嘴唇燥裂 脾胃熱盛/陰虛火旺 / 238
按摩下廉穴,暢通經絡氣血
嘴唇青紫 脾陽不足/氣血淤滯 / 240
按摩天沖穴,補足體內不足的陽氣
咽喉腫痛 肺胃熱盛/肺腎陰虛 / 244
按摩經渠穴,還您一副“金嗓子”
咽喉潰爛 身體感染了病毒/體內有火 / 248
按摩魚際穴,給身體降降火
流口水 感受了風邪/脾虛不攝 / 252
按摩地倉穴,不做“饞嘴貓”
嘴唇顫動 胃火上炎/脾虛血燥 / 256
按摩水溝穴,情況緊急就找它
痰多 腎虛水泛/脾胃虛寒 / 258
按摩豐隆穴,治療痰飲它*靈
第十一章 望舌診病
舌頭開裂 熱氣太盛 / 264
按摩腦戶穴,清熱降濁又升清
舌頭萎縮 痰濕阻絡/心脾虛弱 / 266
按摩太白穴,各種脾虛全拿下
舌頭發紅 體內有熱 / 270
按摩中府穴,肺系暢通無阻礙
舌上無苔 腎陰不足/氣血虛弱 / 274
按摩廉泉穴,水液開闔全靠它
舌頭干燥 陽氣太盛/陽氣太虛 / 278
按摩曲池穴,讓舌頭潤澤起來
舌頭青色 體內有寒氣凝結/體內有淤血 / 282
按摩商陽穴,體內氣血暢通無阻
舌頭紫色 熱毒內蘊/體內有淤血 / 286
按摩陽溪穴,散內淤順氣血
舌頭淡白色 氣血不足/脾虛 / 290
按摩太淵穴,讓體內氣血充盈起來
舌苔白色 風寒外襲/脾陽虛衰 / 294
按摩天樞穴,調理脾胃的“好幫手”
舌苔黃色 體內有濕熱 / 296
按摩足竅陰穴,利濕又清熱
舌苔灰黑色 脾陽虛衰/痰飲內阻/濕熱內蘊 / 300
按摩足臨泣穴,恢復舌頭紅潤
舌苔潰爛 痰濁上逆/宿食積滯 / 304
按摩足三里穴,口腔清新健康
舌苔黃膩 痰熱蘊肺/肝膽濕熱/大腸濕熱 / 308
按摩勞宮穴,送您一顆“清熱解毒丸”
舌苔白膩 外感寒濕/濕氣內阻 / 312
按摩陰陵泉穴,排除體內多余水液
第十二章 望齒、齦診病
牙齒松動 陽明熱盛/腎氣虛 / 318
按摩尺澤穴,*好的補腎方法
咬牙 心胃有火/身體里有蛔蟲/氣血虛弱 / 322
按摩液門穴,強心又瀉火
牙齦潰爛 胃熱太盛 / 324
按摩三間穴,堅固牙齒的根基
牙齦出血 體內有火 / 328
按摩曲池穴,保護好您的“牙齒外衣”
牙齦萎縮 胃火上炎/氣血虧損 / 330
按摩合谷穴,牙齦不再脫落
牙齒焦黑 下焦熱盛/腎熱胃燥/風寒侵襲經脈 / 332
按摩承光穴,還您一口潔白的牙齒
第十三章 望頸部診病
頸項肌肉強直 外感風寒/外感風濕 / 336
按摩天柱穴,讓頸項靈活轉動
頸項粗大 痰氣郁結/氣血淤滯 / 340
按摩扶突穴,氣血暢通無阻
附錄 本書所用穴位精選簡介 / 344
精版:超簡單面診消百病全書 節選
面診要部位、氣色合參 中醫望診是通過觀察人的面色變化來反映身體狀況,這就需要有參照對象。因為每個人的生活環境和自身稟賦不同,面色也不一樣,所以面診時的參照對象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是自己在不同時期、不同情況下的面色對比。這種變化除了自己,別人很難把握。所以這就需要自己經常照鏡子觀察自己的面色。除此之外,還要和自己身體的其他部位進行對照。 臉色與手背膚色對照 由于這兩個部位都暴露在外面,所處的環境基本相同,所以,以手背為參照對象,可以輕松地了解自己的面色是否發生了變化。但是,對于經常戴手套、手部接觸陽光少的人則不能用這種對照方式。 臉色與頸部膚色對照 由于人面和頸部距離接近,所處環境相近,接收日光照射也差不多,所以膚色更相近。可以將面色和頸部的顏色對照,了解面色是否發生了變化。但是,對于臉色和身體顏色不同的人則不能采用這種對照方式,以免發生誤差。 面部的中心與外圍對照 中醫將眼以下嘴以上的部位稱為“內部”,這一部位也是人的五臟六腑主要分布區。面的外圍主要是肩、肘、手、膝等的分布區域,叫做“外部”。當人體出現某種嚴重疾病時,人面的內部和外部就會出現顏色偏差,變成“花臉”。面診時要五色交錯合參。《望診遵經·氣色部位合參》所云:“察其氣色,分其部位,則臟腑之病著,癥候之變明,明堂如此,面貌亦然,面貌如此,五官亦然,后之學者,仿此而推之可也。”氣色除了在面部按照一定的規律分布外,還有色澤的不同,如常色變色、主色客色、浮沉清濁、太過不及、生克順逆、輕重吉兇、六淫七情、臟腑經絡、寒熱虛實等。所以,面診時要將五色交錯合參來診察身體健康狀況。
精版:超簡單面診消百病全書 作者簡介
于雅婷 主任醫師、高級藥膳食療師。2008 年、 2012 年國家舉重隊奧運會科研攻關與科技服務成員,領導創新的現代化中醫食療技術獲“2008~2009 年投資價值健康管理新技術”“十一五中國健康管理領先品牌”,榮獲“科苑人物”“2008~2009 年中華健康管理杰出人物”“亞健康事業開拓者”“十一五中國健康管理特別貢獻人物”“中華百業功勛人物”“中國創新人物”等稱號。 高海波 工學博士,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學博士后,河北省健康管理研究會創會秘書長。現任燕山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虎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莉莉和章魚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