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論語(全4卷)(名家注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801538
- 條形碼:9787552801538 ; 978-7-5528-0153-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論語(全4卷)(名家注解) 本書特色
國學大師錢穆先生說過這樣一番話:“任何人,倘能每天抽出幾分鐘時間,不論枕上、廁上、舟車上,任何處,可拿出論語,讀其一章或二章……若使中國人,只要有讀中學的程度,每人到六十歲,都讀過論語四十遍到一百遍,那都成圣人之徒,那時的社會也會徹底變樣子。”
錢穆先生的這番評說,道出了《論語》廣布于民間*為真實的景象。流傳了兩千五百多年的《論語》,影響著世世代代的中國人。“《論語》自西漢以來,為中國識字人一部人人必讀書。”或許這也可以作為錢穆先生對《論語》饒有趣味的一項注釋。北宋名相趙普曾有言:“半部論語治天下。”這位少時為吏,讀書不多的名臣晚年卻常讀《論語》,他曾經對宋太宗趙光義說:“我用半部《論語》替太祖打天下,我再用半部《論語》替陛下治天下。”由此不難看到,儒家經典著作《論語》對于中國文化、中國人的重要影響是多么的深遠。
幾乎每個中國人都能夠說上《論語》中一兩段精辟的語句,有的人甚至對《論語》早已爛熟于心。讀者不僅能夠從《論語》中獲得較原文更為;隹確深刻的領悟,還會由此得到啟發,產生自己獨特的見解。然而《論語》的真諦,卻是要告訴我們,怎樣才能讓我們的心靈過上快樂的生活。
《論語》是中國人的“圣書”,而作為這部書的主角孔子,自古就被譽為“圣人”。西漢司馬遷曾做過這樣一個頗為有趣的對比,他說:“天下君主至于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余世,學者宗之……可謂至圣矣!”(《史記·孔子世家》)司馬遷眼里的孔子是“布衣”,他認為,孔子有道德學問在,所以“傳十余世”,而天下君主者流,“當時則榮,沒者已焉”,遠不及布衣孔子,足可以萬古流芳,成為圣人。
孔子畢其一生的倡導和歷代儒家的后續發展,使中國儒家學說成為中華文化的主流。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德治主義,他執著地倡導德化社會與德化人生。德化社會的*高標準是“禮”,德化人生的*高價值是“仁”孔子教導人們積極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以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孔子倡明“天人合一”之教,以善處人與自然的關系,他還闡述和弘揚了人不僅要“仁民”,也要“愛物”的道理。孔子堅決主張國家要實行“富之教之”的德政,使社會與文化得到發展:孔子認為文明的*高成就在于造就理想人格以創立理想社會,通過潛志躬行“內圣外王之道”,以達到“天下為公”、“大同世界”之境界。由于孔子的卓越貢獻和思想影響深遠,他才被中國人尊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
作為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論語》以其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富于變化,娓娓動人。歷代大儒對《論語》的注釋、解讀也可謂汗牛充棟,浩如煙海。從一千七百多年前何晏的《集解》到八百年前朱熹的注釋,及至一百多年前的劉寶楠《正義》……民國的程樹德曾把相關書目統計過,大致有十類四百八十多種、二百萬字之巨。這還是留存下來有名目的,如果添加上近些年的注釋解讀,考慮流失散落的注釋解讀文本,這數字怕是會更驚人。
歷代有關講評《論語》的經典之作,現如今想要看到也并非難事。而現在為大家呈現的則一本別具特色的詮釋《論語》的著作,本書集歷代《論語》注解之精華,在經典中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以人性安頓人心,穿越一千多年的時間隧道,體悟經典的平凡智慧。
現實的世界充滿著生命活力,五彩斑斕。而孔子似乎是灰色的、晦澀的、艱深的、難以琢磨的,因而我們才要將理論的灰色和繽紛的實際鏈接起來。也正是因為有了生活的五彩繽紛,理論的灰色才不顯得死寂;也正因為有了思想的高貴純粹,紛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灰色提升著品位,而多彩保證了活力。品讀經典.感悟人世。
論語(全4卷)(名家注解) 內容簡介
《論語》是一本語錄體散文集,記載孔子及孔子弟子言行活動的著述。孔子一生弟子三千,七十二賢。孔子去世后,弟子及再傳弟子根據記錄和回憶,將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論、事跡編輯成書,是儒家重要經典。《論語》注本很多,其中重要的有《論語義疏》(魏何晏注,梁皇侃疏),《論語注疏》(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集注》(宋朱熹注),《論語正義》(清劉寶楠撰)等。
《論語》是一本集合了孔子以及門下弟子言行的智慧語錄,其中所體現的儒家先賢思想,今天依舊貼近普通人的生活,給讀者以啟示。
論語(全4卷)(名家注解) 目錄
第二篇 論語今注今譯
第三篇 論語義疏(魏)何晏注(梁)皇侃疏
第四篇 論語注疏(魏)何晏注(宋)邢昺疏
第五篇 論語集注(宋)朱熹
第六篇 論語正義(清)劉寶楠
論語(全4卷)(名家注解) 節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唐代進士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推拿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