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魯迅著作分類全編》共十五卷魯迅著作分類全編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8136097
- 條形碼:9787218136097 ; 978-7-218-13609-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魯迅著作分類全編》共十五卷魯迅著作分類全編 本書特色
★ 16開平裝,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
★ 本書名為《魯迅著作分類全編》,魯迅在《且介亭雜文·序言》中說:“分類有益于揣摩文章,編年有利于明白時勢。倘要知人論世是非有編年的文集不可的。”
★ 本書分甲、乙編,甲編共八卷,所收雜文均按內容分類,每卷篇目又采用了編年的方;乙編共七卷,所收著作接體裁分類,所收著作或文章亦以寫作或發表時間的先后排序
★ 校勘原則:日記、書信全編均以手稿為底本,其它部分用2005年版《魯迅全集》跟初刊本、初版本及現存手稿對校,訂正錯訛,其異文擇善而從
★ 版本準確、分類新穎、題注全面、檢索便捷、校勘嚴謹,涵蓋古、全、精等諸要素,展現真實、全面的魯迅
《魯迅著作分類全編》共十五卷魯迅著作分類全編 內容簡介
《魯迅著作分類全編》共十五卷,由北京魯迅博物館原副館長兼研究室主任陳漱渝、上海魯迅紀念館原館長王錫榮、魯博書屋肖振鳴主編。收錄了目前為止全部魯迅小說、散文、詩歌、雜文、書信、日記、古籍序跋、譯文序跋、科學論著、小說史略專著及經過論證的魯迅佚文。此次修訂,尊重歷史,對原注中帶有評價說明性的內容、帶有政治性和批判色彩的注釋酌情做了修改和刪節,把客觀作為原則,為讀者提供一套完備的魯迅作品集。
《魯迅著作分類全編》共十五卷魯迅著作分類全編 目錄
《域外小說集》**冊
《歐美名家短篇小說叢刊》評語
渡河與引路
隨感錄四十六
不懂的音譯
關于《苦悶的象征》
咬嚼之余
咬嚼未始“乏味”
《苦悶的象征》廣告
《未名叢刊》是什么,要怎樣?(一)
《敏捷的譯者》附記
《未名叢刊》是什么,要怎樣?(二)
關于《近代美術史潮論》插圖
編者附白
《近代木刻選集》(1)小引
《蕗谷虹兒畫選》小引
《近代木刻選集》(1)附記
謹啟
致《近代美術史潮論》的讀者諸君
《近代木刻選集》(2)小引
《近代木刻選集》(2)附記
哈謨生的幾句話
《比亞茲萊畫選》小引
關于《關于紅笑》
《近代世界短篇小說集》小引
《藝苑朝華》廣告
通訊(復張逢漢)
現代電影與有產階級
《新俄畫選》小引
《浮士德與城》后記
《靜靜的頓河》后記
《梅斐爾德木刻士敏土之圖》序言
凱綏·珂勒惠支木刻《犧牲》說明
《鐵流》編校后記
理惠拉壁畫《貧人之夜》說明
魯迅啟事
《毀滅》和《鐵流》的出版預告
“日本研究”之外
三閑書屋校印書籍
介紹德國作家版畫展
德國作家版畫展延期舉行真像
幾條“順”的翻譯
風馬牛
關于翻譯的通信
《〈鐵流〉圖》特價告白
三閑書屋印行文藝書籍
再來一條“順”的翻譯
《豎琴》前記
《豎琴》后記
“連環圖畫”辯護
祝中俄文字之交
誰的矛盾
《文藝連叢》
——的開頭和現在
英譯本《短篇小說選集》自序
看蕭和“看蕭的人們”記
《不走正路的安得倫》小引
大家降一級試試看
關于翻譯
為翻譯辯護
由聾而啞
關于翻譯(上)
關于翻譯(下)
論翻印木刻
未來的光榮
答國際文學社問
《蕭伯納在上海》
誰在沒落?
《引玉集》廣告
拿來主義
論重譯
再論重譯
拿破侖與隋那
《十竹齋箋譜》牌記
非有復譯不可
“題未定”草(一至三)
幾乎無事的悲劇
“題未定”草(五)
論毛筆之類
給《譯文》編者訂正的信
陀思妥夫斯基的事
——為日本三笠書房《陀思妥夫斯基全集》普及本作
論新文字
《死魂靈百圖》小引
《死魂靈百圖》
《遠方》按語
《海上述林》上卷序言
《海上述林》下卷序言
《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牌記
《蘇聯版畫集》序
答世界社信
《海上述林》上卷插圖正誤
魯迅著作分類全編:生命的路
魯迅著作分類全編:科學論著集
魯迅著作分類全編:日記全編(共2冊)
魯迅著作分類全編:書信全編(共3冊)
魯迅著作分類全編:文藝與政治的歧途
魯迅著作分類全編:無聲的中國
魯迅著作分類全編:我還不能“帶住”
魯迅著作分類全編:序的解放(共2冊)
魯迅著作分類全編:看書瑣記與作文秘訣
魯迅著作分類全編:狂人日記
魯迅著作分類全編:略論中國人的臉
魯迅著作分類全編:希望
魯迅著作分類全編:學術論著集
魯迅著作分類全編:人之歷史
《魯迅著作分類全編》共十五卷魯迅著作分類全編 節選
《魯迅著作分類全編》共十五卷魯迅著作分類全編 作者簡介
魯迅 著 陳漱渝 王錫榮 肖振鳴 編
魯迅,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學日本仙臺醫科專門校(現東北大學)。“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魯迅的著作主要以雜文、小說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南腔北調集》《三閑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雜文》《集外集》《集外集拾遺》等。
陳漱渝,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名譽委員。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九屆、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文史委員會委員,中國魯迅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魯迅博物館副館長兼研究室主任。著有《魯迅史實求真錄》《假如魯迅活到今天——陳漱渝講魯迅》《本色魯迅》等20余種。
王錫榮,復旦大學研究生畢業,文學碩士。現任中國魯迅研究會副會長,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作家手稿研究中心主任。上海魯迅紀念館原館長。主要著作有《魯迅學發微》《魯迅畫傳》《魯迅生平疑案》《周作人生平疑案》《魯迅的藝術世界》等。
肖振鳴,學者,生于五十年代,就職于北京魯迅博物館。讀書、寫書、編書、藏書、買書、賣書、出書。擅書法。策劃過很多大型展覽。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自卑與超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巴金-再思錄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