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1页_91在线亚洲_中文字幕成人_99久久久久久_五月宗合网_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讀書月攻略拿走直接抄!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包郵 供給側改革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出版時間:2016-01-01
開本: 16開 頁數: 304
讀者評分:5分4條評論
本類榜單:經濟銷量榜
中 圖 價:¥15.4(3.2折) 定價  ¥48.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溫馨提示:5折以下圖書主要為出版社尾貨,大部分為全新(有塑封/無塑封),個別圖書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劃線標記、光盤等附件不全詳細品相說明>>
本類五星書更多>

供給側改革 版權信息

供給側改革 本書特色

從長期來看,中國經濟增長乏力的主要原因仍是供給側抑制。結合新供給主義經濟周期的運行規律,中國經濟下行的原因是太多產業處于供給成熟和供給老化階段,這些階段的要素供給自身不能創造等量的需求。因此保持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更新供給結構,大力發展知識產業、信息產業、文化產業、金融產業及其他社會服務業等軟財富行業,同時在傳統硬財富制造業上培育更多的軟價值。因此,中國應抓住有利時機,下決心擴大減稅力度,并且進一步從供給側深化改革,提高金融供給,降低資金成本;提高土地供給效率,降低資源成本;提高勞動供給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制度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創新效率,降低技術成本,以降低企業成本為起點的新供給改革,將推動中國經濟開啟新一輪上升周期。

供給側改革 內容簡介

這本集體著作的出版,是為了讓讀者更深刻地了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的具體背景——2010 年以來,以蘋果產業鏈為代表的新供給引領美國經濟反彈復蘇,而中國經濟卻由于太多產業處于供給成熟和供給老化階段而連續五年下行。盡管在各種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等新供給的引領下,我國經濟也即將觸底回穩,但是供給結構老化依然是當前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只有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才能引領中國經濟開啟增長新周期。

供給側改革 目錄

序言一 打造新動能 奠定新基石 杜躍進/ 001序言二 改造中國供給體系 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宋寧 / 005前言 如何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到實處 滕泰/ 011理論篇一、新供給主義經濟學 滕泰 / 003(一)新供給經濟學的核心理論概述 / 003(二)新供給主義經濟學創立的現實背景 / 005(三)新供給經濟周期,新供給創造新需求 / 010(四)放松三大供給約束,迅速提高短期經濟增長率 / 013(五)解除對五大財富源泉的供給抑制,提高長期經濟增長潛力 / 016(六)從庫茲涅茨增長到熊彼特增長,重啟斯密增長模式 / 019(七)以“優化供給結構、提高供給效率”為重點的房價、物價政策 / 023(八)以“供給要素貢獻和邊際報酬”為核心的收入分配機制 / 025(九)新供給主義經濟學與古典供給學派、新自由主義等的重大區別 / 026二、促進新供給形成新動力是過剩產能的正確退出方式 滕泰 劉哲 / 033(一)產能過剩是供給老化的必然結果 / 033(二)去產能的政府作用:兩個誤區和兩個著力點 / 035(三)過剩產能的*終退出方式:促進新供給形成新動力 / 037三、供給側改革的經濟學邏輯 滕泰 張海冰 / 042(一)供給與需求的關系:傳統經濟學如何區分? / 042(二)供給在與需求的關系中處于主導地位 / 045(三)供給不能創造自身等量的需求 / 047(四)供給側改革的經濟學邏輯——恢復供給自動創造需求的條件 / 050四、要素市場改革是供給側改革的重要領域 范必 / 053五、“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 李佐軍 / 058(一)正確理解供給側改革 / 058(二)為何要推進供給側改革 / 060(三)供給側改革的理論依據 / 062(四)中國當前推進供給側改革的特殊背景 / 064(五)推進供給側改革的七大著力點 / 065(六)推進供給側改革應避免的六個誤區 / 067六、推進供給側改革 政府應避免“父愛主義” 方晉 / 069七、六新供給支持中國經濟升級 邵宇 / 074(一)新技術和新產品 / 074(二)新模式,新組織,新業態 / 076(三)新制度 / 076八、中國經濟下行的基礎判斷與復蘇戰略 黃志凌 / 082(一)理論分析與實際數據顯示:需求總量約束并不成立 / 082(二)三大需求數據疲弱都有供給抑制的影子,背后的根源都是供需結構性矛盾 / 087(三)提升供給能力,增加有效供給的宏觀調控思路越來越清晰 / 094(四)需要進一步深化的幾點認識 / 096九、以全面減稅為起點,新供給改革開啟經濟增長新周期 滕泰 / 102(一)宏觀稅負過重,八成企業盼減稅 / 102(二)低赤字的發債條件,中國有實力擴大減稅 / 103(三)減稅發債,借力未來,一箭三雕 / 104土地與資源篇十、加快能源供給結構性改革 范必 / 109(一)能源領域突出問題:諸多矛盾源于市場化改革滯后 / 109(二)能源體制基本判斷:多重體制亞型復合體 / 111(三)能源體制改革方法論:“鏈式改革”代替“點式改革” / 112(四)能源體制改革難點:如何將國企與改革相銜接 / 114(五)能源結構調整方向:構建優質經濟清潔安全的供應體系 / 117十一、建立競爭性油氣供應體系 范必等 / 120(一)全球油氣格局與中國面臨的問題 / 120(二)制約油氣行業健康發展的體制原因 / 121(三)油氣體制改革目標思路和基本原則 / 124(四)油氣體制改革政策建議 / 125(五)油氣體制改革實施步驟 / 129(六)油氣體制改革成效預期 / 130十二、以改革創新持續釋放土地紅利 董祚繼 / 133(一)推進土地審批制度改革,保障穩增長項目及時落地 / 133(二)創新城鄉土地開發利用制度,拓展建設發展空間 / 135(三)完善土地有償使用制度,遏制產業用地成本上升 / 136(四)探索城鄉土地整治機制,搭建穩增長、調結構新平臺 / 138(五)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激活農村資源資產 / 139十三、供給側改革:土地政策已經發力 唐健 / 142(一)配合宏觀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加新興產業新業態用地供給 / 143(二)清理閑置土地,盤活存量土地 / 144(三)促進房地產用地開發及轉換用途,消化庫存 / 145(四)鼓勵市場主體參與土地開發的政策 / 146(五)土地制度改革釋放集體建設用地的潛力,喚醒沉睡的農村土地 / 147十四、農村改革和現代農業發展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關系的幾點思考 李國祥 / 149(一)農村土地改革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間的關系 / 149(二)農村金融改革創新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間的關系 / 152(三)現代農業發展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間的關系 / 158制度與管理篇十五、深化制度改革,發掘供給潛力 滕泰 / 165(一)制度改革是財富創造的源泉 / 165(二)如何形成富有財富活力的制度供給 / 166(三)中國供給側改革的制度潛力 / 168十六、國企改革才是貨真價實的供給側改革 張文魁 / 172十七、國有企業在“供給側改革”中的地位與使命 李錦 / 177(一)“供給側改革”的出發點: 搞好企業,增加新型供給 / 177(二)國企改革頂層設計貫穿新供給經濟學的思想 / 179( 三)“供給側改革”與國企市場化的歷史借鑒 / 181(四)新供給經濟周期與國企“三個一批”的高度吻合 / 183(五)國企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消化過剩產能開始 / 185( 六 )政府支持國企供給側改革,從減低成本開始 / 187(七)國企“三架發動機”是“供給側改革”強大動力 / 188( 八) 供給側改革需要完成“三個轉化” / 190十八、自貿試驗區與供給側改革:以制度供給、法治供給為開放條件下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保駕護航 張湧 / 192(一)制度創新、制度供給是自貿區有別于開發區的核心使命 / 193(二)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評判自貿區改革成敗的重要標準 / 193(三)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是自貿區供給側改革的重點 / 195(四)法治保障程度、風險防控水平有多高,自貿區開放程度就可能有多大 / 200資本與金融篇十九、消除金融供給抑制 范必 / 205(一)取消銀行貸款規模管理 / 205(二)擴大企業債券發行自主權 / 207(三)嚴格界定政策性與商業性業務 / 211二十、從衍生品角度看金融市場在供給側改革中的積極作用 徐藝泰 邢兆鵬 李帆 / 217(一)金融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是多元的,金融既服務于國民財富創造,同時也創造國民財富 / 217(二)金融領域供給側改革的重點在于提高金融市場效率,擴大金融有效供給 / 219(三)平穩有序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是解除金融抑制、增加金融供給的有效手段 / 220(四)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擴大金融有效供給:美國的經驗和日本的教訓 / 223(五)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擴大金融有效供給的政策建議 / 228二十一、我國“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思考 陳道富 / 230(一)我國“融資難”“融資貴”現象 / 231(二)“融資難”“融資貴”的系統解釋 / 235(三)“融資難”“融資貴”的對策思考 / 238技術與創新篇二十二、研究供給問題必須考慮全球產業變革大背景 胥和平 / 245(一)中國經濟面臨問題的大背景, 是全球產業的根本性變革 / 245(二)要從本質上把握中國的供給和需求關系 / 246(三)供給側改革,關鍵是創新 / 247二十三、以“為中國人制造”(made for china)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著力點 李東紅 / 249(一)供給側改革的重要路徑:從“中國制造”到“為中國人制造” / 249(二)供給側改革的兩個著力點: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和以新供給滿足現有需求 / 251(三)如何確保供給側改革落地 / 253二十四、供給側改革背景下中國流通業的發展機遇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 / 257(一)供給側改革要從整個供應鏈的角度去考慮,零售業本身也是供給側 / 258(二)供給側改革要鼓勵流通行業的發展 / 259人口與勞動篇二十五、創新驅動與分配驅動結合為經濟持續發展提供動力 褚福靈 / 265(一)經濟發展的動力來自有效供給與有效需求的結合,來自創新驅動與分配驅動的結合 / 265(二)堅持宏觀引導與微觀激勵結合,堅持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與降低勞動力成本結合 / 267二十六、重生命周期消費規律,建住房醫養一體化市場 楊燕綏 / 270(一)生命周期假說與消費規律 / 270(二)構建住房醫養一體化有效消費市場 / 273(三)結論與建議 / 276
展開全部

供給側改革 節選

  如何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到實處  滕泰  2015 年11 月10 日,總書記在深改組會議上提出要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11 月19 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促進“新供給新動力”的有關文件,12 月18 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是適應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后綜合國力競爭新形勢的主動選擇,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  作為黨中央和國務院深謀遠慮的戰略性正確選擇,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被總書記、總理在多個場合多次提起,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其為適應新形勢的主動選擇和必然選擇,短短一兩個月的時間內大江南北興  起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討論熱潮。  由于我碰巧在2015 年11 月9 日應邀參加了李克強總理召開的國務院經濟形勢分析會,并做了《從供給側改革,全面降低企業運行成本,開啟增長新周期》的書面和口頭匯報,加之三年前發表過《新供給主義宣言》、*  早提出新供給主義經濟學,所以被地方政府、各部委決策和研究部門邀請做交流報告比較多。在陸續召開的各省經濟工作會議上,各地、各部門都在討論如何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熱度不亞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分組討論。然而,在與各級地方政府的交流中,我發現各省市級干部其實對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充滿熱情,又比較陌生。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支持各地、各部門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到實處,已經成為一個迫切的理論任務。作為一名普通的經濟學者,我們能夠做的一是結合自身從事新供給主義經濟學的研究體會盡可能多地做正確的解讀,幫助社會和市場理解把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出發點,這樣做的經濟學原理、原則和方向,另一方面,聯合土地資源、人口社保、能源、金融、國資管理、科技創新、產業研究等領域的專家,沿著縱向的生產要素和橫向的重點行業,一個領域一個領域地探討如何拿出建設性的、可操作性的改革方案。  本書的出版就是這樣一個嘗試,一個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向深入、  落到實處的嘗試。  11 月29 日,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和新華社經濟參考報共同舉辦了“新供給新動力——供給側改革圓桌論壇”,來自國土資源部的董祚繼巡視員和唐健主任談了他們對土地資源領域的供給側改革的理解,科技部調研室原  主任胥和平先生就創新能力和供給能力做了精彩發言,其他來自國資改革、農村改革、社保養老、產業創新、金融、宏觀和發展理論等方面的領導和專家們都分別就各自領域的供給側改革做了非常務實的發言。  12 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后,針對各地熱議供給側改革,同時對這一經濟學新詞匯又比較陌生的情況,我感覺各級政府官員亟需一本大家看了大致能知道供給側改革是怎么回事、大體應如何從自身行業和崗位出發推動供給側改革的書。因此,除了邀請參加11 月萬博圓桌會的專家整理供給側改革的稿子之外,我又邀請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所副所長張文魁先生、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先生、金融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陳道富先生、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郭戈平女士分別就各自領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撰文。為了聽到南邊更市場化的聲音,還請我的復旦校友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先生、自貿區研究局局長張湧先生,分別撰文探討如何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到實處。  我們希望通過這本集體著作,讓讀者更深刻地了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的具體背景——2010 年以來,以蘋果產業鏈為代表的新供給引領美國經濟反彈復蘇,而中國經濟卻由于太多產業處于供給成熟和供給老化階段而連續五年下行。盡管在各種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等新供給的引領下,我國經濟也即將觸底回穩,但是供給結構老化依然是當前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只有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才能引領中國經濟開啟增長新周期。我們希望告訴那些熱心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政府官員和企業家,改善供給結構的根本出路,一方面在于加快資源從供給老化行業的退出速度,另一方面在于加快培育新供給,形成新動力。去產能、去庫存、老供給的轉型,與新供給、新需求、新動力的形成,仿佛是向同一個方向并肩而行的兩條河流——只有這兩條河流匯合的那一天,才意味著中國經濟轉型的真正成功。  我們還希望通過這本集體著作,讓全社會都了解所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圍繞釋放五大財富源泉全面展開的改革,這個改革不能只靠抽象的理論或空洞的口號,甚至也不能僅僅依靠頂層設計,而是要靠各決策部門解  放思想、放手搞活的具體措施,各地方、各基層政府從實踐出發的實實在在的行動,靠市場和企業掀起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熱潮。  我們相信,只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出發點和基本原理能夠被人們所理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會在全社會的各個層面、各個環節全面開花!雖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經”是好經,一不小心被念歪了也不行。為了避免假學術、真忽悠、瞎解釋的學術投機者把經念歪,在今后的供給側改革研究中,需要避免三個誤區:  **個誤區,就是不能再繼續炒作概念,炒概念救不了中國。在2012年那樣的背景下,我們發表《新供給主義宣言》,是要找到刺痛點、撕開一個口子來引起社會對供給側的關注;如今中央已經確認了這個方向,那些沒有理論體系的概念炒作、沒有政策可操作性的空口號,或者東拼西湊、東拉西扯的瞎解釋就沒有意義了,應該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論體系加以完善,并從實踐上沿著市場化的方向、沿著五大財富源泉的脈絡,結合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一個個、一步步地推向深入,落到實處。  第二個誤區,就是不能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回到計劃經濟或產業規劃的老路上。我看到有報道說,供給側結構改革就是新計劃經濟,這顯然是誤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還是要放手給市場,所謂微觀政策要活,  讓財富源泉充分涌流。  第三個誤區,就是不能把供給側改革和需求管理對立起來。之前凱恩斯主義總需求管理被用過頭的時候,批判糾正一下是有必要的;現在供給側改革已經成為主流經濟政策思想,再繼續跳出來跟著批評需求管理就可能走到另一個錯誤的方向了。供給和需求應互相促進,各有積極作用。  感謝宋寧先生和杜躍進總編為本書作序,還要特別感謝國務院研究室范必巡視員。范必先生是我多年的好友,一直對我的新供給主義經濟學研究給予很熱心的幫助。當我一提起要做這本書,他就表示積極支持,并且連夜撰文四篇,分別就要素市場的供給側改革,金融、能源、油氣等領域的供給側改革提出了高屋建瓴的見解。由于本書涉及多個專業領域,由各領域的專家分別撰文,所以我們不能逐一研究、學習,也不便深度修改,再加上出版社要求的時間緊,難免在框架、思路和編撰上有所疏漏,責任都由我一人承擔。  *后,再次感謝專家和作者們的積極熱情參與,感謝李佳鵬、張海冰在專家邀請和文章編排方面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感謝東方出版社許劍秋總編對本書的高度重視,以及出版社編輯們加班加點地工作!  讓我們一起做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鋪路石,祝愿中國各種財富源泉充分涌流,讓供給側改革的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體人民!  2015 年歲末  正文部分精彩文摘:  要素市場改革是供給側改革的重要領域  范必  摘要:要素市場改革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領域。我國的主要生產要素領域計劃與市場并存的“雙軌制”仍十分嚴重,要素價格不但無法靈活反映供求關系和資源稀缺程度,而且出現普遍上漲趨勢,造成資源配置效率降低,尋租活動猖獗,抑制了生產要素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中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這是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深層原因。  現代市場體系,必須建立在高度發達的生產要素市場基礎上,西方古典經濟學早已認識到生產要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在現代經濟學中,生產要素已成為一個基本范疇,覆蓋了社會生產經營活動所需的各種資源,一般認為其包括勞動力、土地、資本、企業家才能四種要素。隨著時代的進步,技術、信息、管理等也被納入了生產要素。  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從根本上否認勞動力、土地、資本等生產要素的商品屬性,并把它們納入嚴格的計劃管理。那時的共識是,生產要素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根本特征之一,生產要素私有制則是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根本特征之一。  進入20 世紀90 年代,中國居民消費品基本實現了市場化,生產要素市場化開始提上日程。但是,承認勞動力是商品,是不是否定了勞動者的主人翁地位?承認土地、資本等生產要素是商品,是不是否定了生產資料的公有制?這些爭論,一度成為生產要素市場化的桎梏。1993 年召開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在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框架時,明確肯定了土地、勞動力、資本等生產要素的商品屬性。這一重大決斷成為解放生產力的關鍵步驟。  但時至今日,中國要素市場改革仍然滯后,已影響到經濟發展全局。*近幾年,我國經濟增速出現放緩,大部分研究者習慣性地從需求層面,即從投資、消費、凈出口去分析原因、尋找對策。如果換個角度,從供給層面去分析,就會發現主要生產要素領域計劃與市場并存的“雙軌制”仍十分嚴重,要素價格不但不能靈活反映供求關系和資源稀缺程度,而且出現普遍上漲的趨勢,造成資源配置效率降低,尋租活動猖獗,抑制了生產要素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中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這正是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深層原因所在。  一是土地。1989 年全國“兩會”上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將土地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使土地使用權具有商品屬性。2007 年通過的《物權法》,又明確了土地用益物權。但是,中國土地并沒有實現完全的市場化。政府仍完全控制土地一級市場,并對房地產開發用地、商業用地、工業用地執行不同的價格。招商引資中低價出讓土地,房地產開發時又競相抬高地價。在建設用地供應上,從2004 年至今,國家加大了計劃管理的力度。雖然每年供地計劃數量不小,但由于計劃供地與市場實際需求不匹配,連續多年完不成供地計劃,再次驗證了“計劃管理造成短缺”這一經濟規律。而越是短缺,越會造成部分地價上漲,進而推動房地產價格上漲。土地作為生產要素,其價格已嚴重扭曲。  二是自然資源。我國憲法規定,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自然資源,都屬國家所有。資源使用者需要從國家手中獲得初始使用權,但這種使用權不是公開競價獲得,而是由政府授權分配使用,事實上沒有形成市場價格。而對自然資源的壟斷經營和國家定價,使其價格不能反映資源稀缺性和供求關系。譬如,油氣區塊是幾大國有企業以申請在先方式獲得。在能源的下游領域,除煤炭市場化程度相對較高外,發電企業的發電量和價格仍由政府制定,電網成為電力收購和銷售的唯一企業;油氣管網運輸、流通、進出口權,僅歸個別國有企業擁有。這種情況下,中國能源價格居高不下在所難免。北美頁巖氣革命后,美國能源價格下降,制造業出現復蘇,這對依靠低成本優勢發展制造業的中國而言,無疑形成了巨大壓力。  三是勞動力。中國戶籍制度阻礙了勞動力跨地區、跨行業、跨部門的流動。政府對不同戶籍提供的教育、醫療、社保、價格補貼等公共物品是不平等的。一些城市通過出臺歧視外來務工人員的規定,加強對本地方勞動力市場的保護。同樣的勞動力付出同樣的勞動,在不同地區、不同部門、不同所有制企業有著不同的價格。這些制度安排,都降低了勞動力要素配置的效率。近年來,隨著某些法規的實施,勞動力成本大幅上升。我國的社保費率(“五險一金”)已超過40%。假如一個職工稅前工資是1 萬元,企業要為他支出1.4 萬元。此外,還有*低工資定期增長等規定。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是必要的,但必須考慮經濟發展階段和企業的實際承受能力。目前的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不是隨著勞動生產率提高而形成的自然上漲。  四是資本。國有企業對國有銀行仍存在剛性依賴,民間借貸成本遠遠高于國家銀行的貸款利率。不同所有制企業獲取信貸資本的難易程度不同,導致了資本價格嚴重扭曲。我國金融體系還存在大量抑制資本市場和金融市場的管制措施,如利率管制、信貸規模控制、存貸比考核、限制民營企業創辦銀行、股票發行行政審批、個股漲跌停板限制等等。對資本市場不恰當的管制,同樣扭曲了資本價格。中國作為外匯儲備和國內儲蓄*高的國家,利率卻是世界上比較高的。  此外,在科技創新方面,尚未形成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有效機制;促進民間投資、非公經濟發展的政策出了很多,但仍然存在“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抑制了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和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的發展勢頭。  由此觀之,幾乎所有能夠帶動經濟增長的生產要素,都存在嚴重的體制問題,并且主要集中在市場化改革不到位這一點上。這些問題的出現,從根本上說還是由于政府在行政管理中,沒有分清與市場活動的界限。國  家對微觀經濟活動干預過多,出現了宏觀管理“微觀化”和“以批代管”的現象。加上一些部門職責交叉、機構設置不合理、行政效率不高,極大地抑制了各類生產要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要建立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現代市場體系,必須進一步簡政放權,*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微觀事務的管理。近年來,我國大幅度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實行了負面清單制度,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放松對生產要素市場的管制,降低交易成本。  下一步,對凡是市場機制能夠調節的經濟活動,政府都應當一律取消審批。同時,公開現有審批事項的“總清單”,逐步從“精簡”審批事項過渡到“精選”審批事項。同時,要深化生產要素領域的改革。  在土地市場,應當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允許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在一定條件下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增加建設用地的供給。允許農村對宅基地使用權、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等“三權”開展抵押、擔保等活動,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盤活土地資源。  在自然資源市場,應當建立以競價出讓為主的國有資源出讓方式。目前,頁巖氣開發開始嘗試區塊招標出讓方式,與傳統油氣資源登記出讓方式相比是一個進步。中央出臺了電力體制改革方案,有關部門制定了六個配套文件。下一步,應當建立以競價出讓為主的國有資源出讓方式。對國有資本控股的自然壟斷行業,應當實行主輔分離、網運分開、公益性業務與競爭性業務分開的改革。特別是水、石油、天然氣、交通、電信等領域,應當加快改革步伐,放開競爭性環節的價格。  在資本市場,國家已經取消了金融機構貸款利率下限,一批民營銀行即將獲得牌照。緊接著,應當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推進股票發行制度的改革。  生產要素領域的市場化改革,有利于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會推動資源配置遵循市場規律,實現效益和效率的*大化。同時,生產要素領域的充分競爭總體上有利于降低要素成本,提高要素供給能力,進而提高各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一旦這方面改革的“紅利”徹底釋放出來,中國經濟仍可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發展潛力無可限量。  ……

供給側改革 作者簡介

滕泰: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兼職教授。代表作有《新財富論》、《財富的覺醒》、《民富論——新供給主義百年強國路》、《軟財富》等。2012年11月發表《新供給主義宣言》,2015年11月曾應邀參加李克強總理召開的國務院經濟形勢座談會,并做《從供給側改革,全面降低企業成本,開啟經濟新周期》的匯報。 范必:國務院研究室綜合研究司巡視員,2011年被聘為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特邀研究員。主要從事宏觀經濟、能源、環境等方面公共政策和經濟體制改革方面的研究。曾任職于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政策研究室、國家計劃委員會投資研究所,有二十多年從事政策研究的經歷。近年出版了《中國能源政策研究》(中英文)、《建設生態文明的美好家園》、《世界能源新格局》等專著。在國內專業期刊上發表了七十多篇論文。曾獲得“全國青年優秀社科成果獎”,多次獲全國發展改革委員會、國務院研究室、國家能源局、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成果一、二、三等獎。

商品評論(4條)
  • 主題:

    這時一本層次比較高的書籍,里面的內容內容,對于關于國家的一些改革方面還是可以有一定的學識價值,還是可以看一看的

    2023/10/5 23:37:15
  • 主題:

    這些所謂的“大家”都是蟲豸,可以買來當反面教材,看看他們是怎么騙人的

    2022/7/15 10:16:49
    讀者:ztw***(購買過本書)
  • 主題:

    專業性很高,需要一定的專業水準

    2022/5/24 17:55:05
    讀者:ztw***(購買過本書)
  • 主題:

    全新帶塑封,品相很好

    2022/5/20 11:29:43
    讀者:ztw***(購買過本書)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在线观看午夜 |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 |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麻豆 | 亚洲乱码无码永久不卡在线 | 久久老子午夜精品无码怎么打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两个人看的www中文在线观看 |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动漫 | 国产精品无打码在线播放9久 | 国产丝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久久 | 久一视频在线 | 国产电影在线观看视频 |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 摸丰满大乳奶水www免费 | 日韩资源站 | 玖草在线| 四虎影视在线播放 | 日本黄一级 | 亚洲av无码久久寂寞少妇 | 四虎精品影视 | 丰满多毛的大隂户毛茸茸 | 四虎影院最新入口 | 色吊丝中文字幕 | 国产激情片 | 国产成人18黄禁网站免费观看 | 亚洲成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软件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播放 | 精品美女视频在线观看2023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四虎影视大全免费入口 |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五十路 | 少妇性bbb搡bbb爽爽爽 | 黄色成人网站免费无码av | 黄色一级大片免费看 | 久久精品第一页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吃药 | 2020国产成人精品视频网站 | 欧美成人性高清观看 | 亚洲国产成人影院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