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與綠色轉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512624
- 條形碼:9787515512624 ; 978-7-5155-1262-4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氣候變化與綠色轉型 本書特色
全球攜手共同應對氣候變暖,無疑是今年國際社會*重要的議題之一。2014年12月初,中歐社會論壇聯手中國阿拉善see公益機構在法國巴黎及其他六個歐洲城市舉行了以“應對氣候變化﹒反思發展模式﹒共建公民倫理”為主題的第四屆中歐社會論壇。此次會議通過別開生面的組織形式為中歐雙方公民社會討論全球應對氣候這一世界主題提供了可貴的思想平臺。雙方從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對人類可持續發展等問題的討論出發也提出了超出氣候問題范圍的具有前瞻意義的話題。
氣候變化與綠色轉型 內容簡介
中歐社會論壇創始于2005年,是一個由中歐學者發起的兼顧思想性和實踐性的溝通平臺,主要通過長期討論、成員互訪等方式,致力于加深中歐理解,是中歐之間展開深層接觸的一種嘗試,旨在促進中歐廣泛而持續的對話和理解,以攜手應對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
氣候變化與綠色轉型 目錄
總序\ 陳彥中歐民間氣候對話與明日世界的輪廓(代序)**章氣候變化與發展模式—2014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之一地方政府與民間社會的角色 巴里克科魯曼002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應當從歐盟建設中汲取經驗 喬治貝爾圖安005氣候變化與生態、經濟、社會和地緣政治 諾埃勒馬麥爾008世界需要轉變發展方式與思維方式 王振耀011氣候變化:中國面臨嚴峻的挑戰 蔣烽014“我們沒有b計劃,因為我們沒有第二個地球” 科琳勒帕吉016氣候問題能夠讓所有國家坐到一起 李俊峰019從哥本哈根到巴黎 王石023我們需要多元善治的模式 周永章026三高經濟模式不可持續 黃海峰028五位一體的社會行動框架 鄭保衛030推動與自然共生的綠色經濟的發展 王利民033第二章氣候變化與中歐對話—2014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之二中國與歐洲:一個歷史的機遇 保羅張萬亭038讓我們為可持續的未來一起奮斗和努力 卡爾法肯貝格040中國、法國和歐洲共同治理的新時代 黃浩明044期望2015年聯合國巴黎氣候變化大會達成協議 皮埃爾—亨利居納爾046政府如無作為將會把人類帶向自我毀滅 米歇爾羅卡爾050中歐攜手構建綠色發展機制 王毅056分歧與共識 皮埃爾卡藍默059對話是未來人類文化發展的唯一出路 章仁彪063第三章氣候變化與全球應對—人民網訪談之一氣候變化的科學共識和民間組織的角色 娃伊霞圖烏意夏070氣候變化的未來與全球應對 李俊峰079中歐聯手應對氣候變暖共同尋找解決方案 米歇爾羅卡爾094從應對氣候變化走向全球和平 喬治貝爾圖安099中國應積極參與和推進新的國際協議 讓—帕斯卡爾范伊佩舍勒111企業,不可忽視的應對氣候變化的“推手” 保羅張萬亭王振耀王利民120氣候變化與環境保護的政策透視 科琳勒帕吉126透視中歐社會對話—求同存異怎樣煉成? 皮埃爾卡藍默129第四章氣候變化與低碳發展—人民網訪談之二中國低碳能源戰略與氣候變化傳播 杜祥琬鄭保衛134排放貿易與減排技術 吳昌華151氣候變化下中國災害性天氣和氣候的影響和應對 丁一匯166氣候變化與我國糧食安全 居輝176應對氣候變化你必須知道的關于中國能源轉型的七個問題 王毅卡爾法肯貝格184中國的能源發展戰略如何應對氣候變化下的環境問題 楊勇德內洛斯蒂斯189應對氣候變化與低碳發展(凱迪網訪談) 陳彥周永章193第五章綠色轉型與民間活動中國民間社會參與國際氣候變化討論的歷程與現狀 賴丹妮210《共識文本》的起草與討論歷程 龔克220中國中小學生環境意識調查 翟子豪孫百才228中歐社會論壇案例庫精選—中央財經大學:新興高教園區離校生閑置物品循環利用平臺 246中南大學:芯連心可持續發展公益行動 250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蚓領”綠色項目 253中國地質大學:再生紙愿—大學生紙張回收再生 256西南科技大學:快遞包裝污染現狀調研及綠色回收路線探索 260蘇州大學:守護沙漠綠寶石防風固沙綠絲帶 263廈門大學:第五屆廈門大學生濕地營 267蘭州大學:第七屆綠色營 270大連理工大學:“環保騎行綠色中國”騎行 272北京林業大學:廢舊電池換種子 275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擲地有‘森’”廣西紅樹林保護的調查 278湖南理工學院:保護淡水湖“大熊貓”—留住江豚美麗微笑 281海口農博視科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星農夫計劃 285第六章綠色轉型與環保先鋒—《航旅》雜志環保人物專稿梁從誡:自然之友 羅樹290楊勇:獨立民間科考人 郝艾成299汪永晨:“極端環保分子”又何妨 海陶頓308王燦發:地球代言人 韓萏317楊欣:長江源頭守護人 莫與波326田軍:堂吉訶德獨舞 花十和334袁熙坤:用藝術改變人類生存環境 唐千法344附錄2014巴黎氣候變化大會會議綜述(節選) 354“應對氣候變化反思發展模式共建公民倫理”《共識文本》 369中歐綠色平臺與綠色獎簡介 375
展開全部
氣候變化與綠色轉型 相關資料
中國和歐洲需要共同攜手,共創這種模式,共同推進這種結構性的轉型,來發揮我們各自在各方面的領導地位,來面對未來……在政府層面、經濟層面、管理層面、社會層面,大家來共同推進模式的轉型。只有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只有中歐互補,我們才能尋求共識。
——王 毅 / 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所長
科學家告訴我們:我們應該走得更快、更遠。要考慮到我們向大氣排放的氣體,還有我們對城市、鄉村四處的污染:水資源的污染、土地的污染、生態多樣性的減少等等所有加快環境惡化的因素,再加上地球資源的極其有限。我們都知道,我們越是觀望不前,我們轉型的代價就越大。
——卡爾法肯貝格((karl falkenberg) / 歐盟環境總司司長
氣候變化與綠色轉型 作者簡介
陳彥,中歐社會論壇執行主席,歐洲華人學會秘書長,中歐南美民間三方對話平臺歐方協調人,法國巴黎索邦大學歷史學博士。曾執教于法國里昂第三大學、巴黎東方語言文明學院、巴黎第七大學。赴法前任教于中國武漢大學歷史系。現為中歐社會論壇執行主席,武漢大學客座教授,法國政治與思想史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法國L' Aube出版社“同中國一起思考”文叢,北京三聯書店“法國當代思想新論”中國文叢主編。近著《中國的覺醒——改革以來中國思想演變(法文、中文)》《穿越中國當代思想世界的旅程》等。
編者閻敏和賴丹妮是中歐社會論壇的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