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媒介效果與社會變遷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217512
- 條形碼:9787300217512 ; 978-7-300-21751-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媒介效果與社會變遷 本書特色
媒介效果是大眾傳播研究的核心問題。它是一個既悠久、又前沿而且充滿爭議的典范性課題。對于學者來說,媒介效果研究是一個令人著迷卻又讓人沮喪的領域,因為媒介早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們無處不在,影響著人們生活的各個層面,但媒介的效果卻仍然不易捉摸,顯著效果極難觀測。 《媒介效果與社會變遷》是一部理論與實證研究兼容并蓄的專著,從歷史的演進過程探討媒介效果理論的發展軌跡,介紹*前沿的媒介效果理論及研究成果。由三位海外**傳播學者撰寫的這本媒介效果理論專著與其他著作不同之處是,本書不僅分析西方主流理論,而且采取華人的視角,結合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展開的實證研究,探討中國人關注的議題,驗證西方媒介效果理論的實用性,既指出媒介效果研究面臨的問題,又對傳媒研究未來的發展進行啟發式思考。此外,本書提出效果認知理論作為媒介效果研究的新范式,并把新媒體對媒介效果研究的影響與挑戰融入討論中。
媒介效果與社會變遷 內容簡介
本書從歷史的演進過程探討媒介效果理論的發展軌跡,介紹*前沿的媒介效果理論及研究成果。不僅分析西方主流理論,而且采取華人的視角,結合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展開的實證研究,探討中國人關注的議題,驗證西方媒介效果理論的適用性,既指出媒介效果研究面臨的問題,又對傳媒研究來來的發展進行啟發式思考。此外,本書提出效果認知理論作為媒介效果研究的新范式,并把新媒體對媒介效果研究的影響與挑戰融入討論中。
媒介效果與社會變遷 目錄
媒介效果與社會變遷 作者簡介
魏然 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新聞與大眾傳播學院終身講座教授、博導,中國傳媒大學與天津師范大學客座教授。美國SSCI期刊《大眾傳播與社會》主編。曾任國際中華傳播學會(CCA)會長,曾執教于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曾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傳播與信息學院高級訪問學者。2010年和2013年分別被聘為中國教育部“長江學者”和“海外名師”, 是2014年入選“天津千人計劃”的海外學者。研究專長為移動媒體、媒介效果以及國際廣告,共發表150篇論文。根據傳播學論文引用排名,魏然屬于大中華地區最有影響力的前五名傳播學者 。 周樹華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傳播與信息學院終身教授,副院長,博導。曾任廣東電視臺新聞部記者, 播音員, 英語新聞組組長(1988—1993)。2007 年被廣東電視藝術家協會評為“廣東百佳主持人”之一。曾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傳播與信息學院資深研究員及訪問教授。2004—2006年,擔任國際中華傳播學會秘書長。主要研究方向為媒介信息認知,媒介內容、形式和效果,論文曾發表于《媒介心理學》、《新聞與大眾傳播季刊》、《傳播研究》、《大眾傳播與社會》、《廣告雜志》、《廣播與電子媒介》等期刊。 羅文輝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導,并擔任《傳播與社會》學刊主編。曾任臺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院長及新聞系特聘教授。主要研究興趣為新聞分析、政治傳播及媒介效果,共發表過一百多篇論文,出版八部學術著作,是亞太地區學術出版量及被引述頻率最高的傳播學者之一。近作曾刊登在頂級SSCI期刊上,如:《傳播研究》、《新聞與大眾傳播季刊》、《廣播與電子媒介》、《國際公眾意見研究學刊》、《媒介心理學》、《哈佛國際新聞公眾期刊》、《亞洲傳播學刊》和《新聞學研究》。
- >
史學評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山海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