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十四篇歷史特寫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54241
- 條形碼:9787108054241 ; 978-7-108-05424-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十四篇歷史特寫 本書特色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十四篇歷史特寫(增訂版)》是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受歡迎的作品之一,1927年由德國菲舍爾出版社首次出版以來,已有多語種多版本問世,至今在讀者中仍有影響。1986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首次推出中文版,2008年,譯者舒昌善先生據德國菲舍爾出版社1997年新版,對中文版做了大量校訂,并補譯兩篇人物特寫,使三聯版《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十四篇歷史特寫》,成為迄今為止全新的中譯本。自2008年至今,本書又經譯者多次修訂,不斷打磨,已成為一部名副其實的經典譯作。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十四篇歷史特寫 內容簡介
“充滿戲劇性和命運攸關的時刻在個人的一生中和歷史的進程中都是難得的;這種時刻往往只發生在某一天、某一小時甚至某一分鐘,但它們的決定性影響卻超過時間。在這里,我想從極其不同的時代和地區回顧群星照耀的某些時刻——我這樣稱呼那些時刻,是因為它們宛若星辰一般永遠散射著光輝,普照著暫時的黑夜。” 茨威格從悠久的歷史中擷取十四個重要時刻加以生動刻畫,這些時刻——正如他在本書“序言”中所說——“對世世代代做出不可改變的決定;它決定著一個人的生死、決定著一個民族的存亡甚至整個人類的命運”。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十四篇歷史特寫 目錄
到不朽的事業中尋求庇護
攻克拜占庭
亨德爾的復活
一夜之間的天才
滑鐵盧的一分鐘
瑪麗恩巴德悲歌
黃金國的發現
英雄的瞬間
越過大洋的**次通話
逃向蒼天
南極探險的斗爭
封閉的列車
西塞羅
威爾遜的夢想與失敗
譯者后記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十四篇歷史特寫 節選
十字架倒下了(節選自《攻克拜占庭》) 有時候,歷史是在玩弄數字游戲。因為剛好在羅馬被汪達爾人汪達爾人(Vandale)令人難忘地洗劫之后一千年,一場搶掠拜占庭的浩劫開始了。一貫信守自己諾言的穆罕默德二世可怕地履行了自己的諾言。他在**波屠殺以后就聽任自己的官兵大肆搶掠房舍、宮殿、教堂、寺院,男人、婦女、兒童,數以千計的拜占庭人像地獄里的鬼魂在街頭巷尾被爭先恐后和互不相讓地追逐。首先遭到沖擊的是教堂,金制的器皿在那里發亮、珠寶在那里閃耀;而當穆罕默德二世的一群官兵闖進一家住房時,他們就會立刻把自己的旗幟掛在屋前,為的是讓隨后來到的人知道,這里的戰利品已統統有主了。所謂戰利品,不僅僅是寶石、衣料、黃金、浮財,而且還包括婦女、男人和兒童;女人是蘇丹宮殿里的商品,男人和兒童是奴隸市場上的商品。那些躲在教堂里的苦命人,被成群結隊地用皮鞭趕了出來。上了年紀的人是沒有用的白吃飯的家伙和無法出賣的累贅,因此干脆把他們殺掉了事。那些年輕人像牲口似的被捆綁起來拖走。奧斯曼土耳其官兵在大肆搶劫的同時又進行了*野蠻的毫無人性的破壞。十字軍在進行差不多同樣可怕的洗劫時殘留下來的一些寶貴的圣徒遺物和藝術品被這一群瘋狂的勝利者又砸、又撕、又搗,弄得七零八碎。那些珍貴的繪畫被燒毀了,*杰出的雕塑被敲碎了,凝聚著幾千年的智慧、保存著希臘人的思想和詩歌的不朽財富——書籍被焚毀或者被漫不經心地扔掉了,從此永遠消失。人類將永遠不會完全知道,在那命運攸關的時刻,那扇敞開的凱爾卡門帶來了什么樣的災難;人類將永遠不會完全知道,在洗劫羅馬、亞歷山大里亞亞歷山大里亞和拜占庭時,人類的精神世界失去了多少財富。 一直到取得這次偉大勝利的那天下午,當大屠殺已經結束時,穆罕默德二世才進入這座被征服的城市。他騎在自己那匹金轡馬鞍的駿馬上,神色驕矜而又嚴肅。當他經過那些野蠻搶掠的場面時,連看都不看一眼,他始終信守自己的諾言,不去打擾為他贏得了勝利的官兵們正在干的可怕行徑。不過,對他而言,首要的不是去爭得什么實物,因為他已經得到了一切,所以他傲慢地徑直向圣索菲亞大教堂——拜占庭的光輝中樞走去。他懷著向往的心情從自己的營帳里仰望這圣索菲亞教堂的閃耀發亮而又不可企及的鐘形圓頂已經有五十多天;他現在可以作為一個勝利者長驅直入教堂的銅制大門了。不過,穆罕默德二世還要克制一下自己的焦躁心情:在他把這座教堂永遠獻給真主以前,他得先感謝真主。這位蘇丹卑恭地從馬背上下來,在地上叩首,向真主祈禱禮拜。然后他拿起一撮泥土撒在自己的頭上,為了讓自己記住他本人是一個不能永生的凡人,因而不能炫耀自己的勝利。他在向真主表示了自己的敬畏之后才站起來,作為真主的**個仆人昂首闊步走進查士丁尼大帝建造的大教堂——神圣智慧的教堂:圣索菲亞大教堂。 蘇丹懷著好奇和激動的心情細細察看著這座華麗的建筑:高高的穹頂、晶光發亮的大理石和馬賽克,精致的弧形門拱,都在黃昏中顯得格外明亮。他覺得這座用來祈禱的**杰出的宮殿不是屬于他自己的,而是屬于他的真主。于是他隨即派人召來一個伊瑪目,讓他登上布道壇,從那里宣講教祖穆罕默德的信條。此時,這位奧斯曼土耳其君主面向麥加,在這座基督教的教堂里向三界的主宰者——真主作了**次禱告。第二天,工匠們就得到了任務:要把教堂里所有過去基督教的標志統統去掉;基督教的圣壇被拆除了,無辜的馬賽克被粉刷上石灰;高高矗立在圣索菲亞大教堂頂上的十字架千年以來一直伸展著它的雙臂,環抱著人間的一切苦難,現在卻砰砰梆梆地倒在地上。 石頭落地的巨大聲音在教堂里回響,同時傳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因為整個西方世界都在為這十字架的倒坍而震顫。噩耗可怕地在羅馬、在熱那亞、在威尼斯回響,像事先發出警告似的巨雷向法國、德國滾去。歐洲萬分恐懼地認識到,由于自己置若罔聞,這股劫數難逃的破壞力量竟從那座忘卻了的倒霉的凱爾卡門闖了進來,這股破壞力量將要遏制歐洲勢力數百年呢。是呀,在歷史上就像在人的一生中一樣,瞬間的錯誤會鑄成千古之恨,耽誤一個小時所造成的損失,用千年時間也難以贖回。 ……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十四篇歷史特寫 作者簡介
斯蒂芬·茨威格,于1881年11月28日在維也納出生,自1919年至1933年生活在奧地利薩爾茨堡,1934年遷居英國,1940年獲得英國國籍,隨后在巴黎、紐約、巴西、阿根廷和烏拉圭等地短期逗留,做巡回演講。1941年到達巴西里約熱內盧,后移居巴西度假勝地彼得羅波利斯,1942年2月22日在該地和妻子一起自盡。 茨威格早年作為一個翻譯家和詩人開始其文學生涯,翻譯法語詩人艾米爾·維爾哈倫等人的詩作,1901年出版自己一本詩集《銀弦集》。他創作的小說和撰寫的人物傳記以及《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膾炙人口,在讀者中的魅力經久不衰。在他身后于(1942)出版的《昨日的世界——一個歐洲人的回憶》,是世人了解歐洲文化的經典名著。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隨園食單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