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宗教與資本主義的興起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73957
- 條形碼:9787100173957 ; 978-7-100-17395-7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宗教與資本主義的興起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普通讀者《宗教與資本主義的興起》是西方學界公認托尼*重要的著作,此書出版于1926年,是對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一個重要批評與補充。甫一出版就受到學界重視,知名學者如奈特(Frank Knight)等都紛紛為之撰寫書評。
宗教與資本主義的興起 內容簡介
本書堪稱20世紀政治經濟領域內的重要經典著作,是研究資本主義史、新教與資本主義的關系和西方經濟史的推薦閱讀書。作者憑借廣博的知識和翔實的歷史資料、回溯了宗教改革前夕至17世紀末葉經濟生活逐步擺脫神學理論控制的過程,并此為背景,考察分析了神學理論本身發生的變化,尤其是英國清教的產生、發展和轉變,如何影響和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作者從闡述中世紀的社會倫理理論入手,考察了宗教改革時代政治、經濟變化對傳統觀念的沖擊。它在許多方面修正了馬克斯?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學派,可以看作對馬克斯?韋伯關于新教倫理促進資主義發展有名命題的回應、批評和補充。
宗教與資本主義的興起 目錄
1937年版序
卷首語
前言
**章 中世紀背景
一、社會組織
二、貪婪之罪
三、理想和現實
第二章 歐洲大陸的宗教改革派
一、經濟革命
二、路德
三、加爾文
第三章 英國國教
一、土地問題
二、宗教理論和社會政策
三、個人主義的成長
第四章 清教徒運動
一、清教和社會
二、神圣的宗規與貿易的宗教
三、經濟美德的勝利
四、消除貧窮的新良藥
第五章 結束語
注釋
索引
宗教與資本主義的興起 節選
《宗教與資本主義的興起/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這種轉變的某些特殊階段將在以后討論。但是,畢竟出現了一種轉變,它所帶來的智力和道德變化,其重要性并不比人們更為熟悉的某些思想革命所產生的重要性小些,這已無可否認了,F在既不要通過堅持經濟動因和經濟需要同歷史一樣久遠來駁倒它,也不需要堅持訴諸宗教對于取得勝利的唯物主義常常是一種有禮貌的掩飾物的觀點。一位中世紀犬儒學派的門徒在用教會法解釋高利貸時評論說,“那些放高利貸的人將下地獄,那些不放高利貸的人則去貧民習藝所”。7庫爾頓先生確實很好地提醒過我們,哪怕在信仰的時代,夸張的原則與極其卑鄙的實踐并不發生矛盾。在把社會思想而不是實業組織的歷史作為討論主題時,沒有必要去詳盡闡述這個自明之理。只有輕信者或大失所望者才會把前后相繼的時期作比較,就像把光明與黑暗作比較或者把黑暗與光明作比較一樣,或者屈服于在除了自己那個時代以外的每個時代都找得到的虛構美德的傾向。評價不同的關于社會組織的理論的優點的工作,應當交給那些他們自己有信心掌握適當標準的人去做。在本書中能試著做的是努力理解他們中的一小部分人! ∫驗樵瓌t和做法畢竟是趨異的。這并不就是說,對前者的考察便是探尋抽象概念。人們應當想到,他們某些時候的行為像他們在行動中本該做到的那樣具有重大意義,當思想與實踐發生矛盾時則毫無意義。“理論是對生活的批評,意思就像是一個好人對一個壞人的批評”,可以說是正確的。但是,理論家對某些方面和某些價值的強調并不是隨心所欲的,而其本身是有意義的,而如果他的回答不可全信,他提出的問題就它們所涉及的時期仍然是有根據的。如果只是以人類始終等待著理想的王公、輝格黨、個人主義者或功利主義者為理由,不考慮馬基雅維里、洛克、斯密和邊沁與他們時代的政治實踐毫無關系,這恐怕是荒謬的。僅僅因為在教會法、知識大全和布道后面,在選區和行會好的條規后面,在法規、宣言和特權法庭后面,潛藏著經濟人不可改變的愛好,而忘掉了那些在中世紀或在16世紀系統表述經濟和社會理論的人士,這也是荒謬的! ≡谒枷脒M化的同時,組織結構也發生著進化,而且,正如沃拉斯教授作出的極其令人信服的說明,文明化的質量所依賴的主要不是物質質量的傳遞,而是一種由習慣、知識和信仰構成的復雜結構,倘若它被破壞了,在隨之而來的一年中會有半數種族滅亡。在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上,人出生于其中的那種承繼下來的安排好的基礎發生的變化很少,而構成他那個世界的利益和價值則經歷了接連發生的革命。傳統的說法是,只要注意力集中在沒有什么特色的人類的人性諸方面,那么人性不會改變就似乎是有道理的。狼在今天就像當年被英勇的獵手寧錄追獵時一樣。但是,當人出生在許多具有狼的天性的人當中,人便接受狼的馴化,他既遺傳了部分被馴得柔和的技藝,同時也對它們進行了改良!
宗教與資本主義的興起 作者簡介
理查德??H.托尼(1880-1962),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歷史學家、社會批評家、教育家。曾先后任教于格拉斯哥大學、牛津大學,并擔任倫敦大學經濟史教授。其代表作有《16世紀的土地問題》(1912)、《貪婪的社會》(1920)、《宗教與資本主義的興起》(1926)、《中國的土地和勞工》(1932)等。除此之外,托尼也是一名積極的社會-政治活動家和改革家,他服務于不少公共教育團體并長期擔任英國政府的經濟顧問。50多年持續的社會實踐及其思想和人格,為他贏得了極大的聲望和尊敬。
- >
二體千字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朝聞道
- >
推拿
- >
山海經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