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社會再平衡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081689
- 條形碼:9787506081689 ; 978-7-5060-8168-9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社會再平衡 本書特色
明茨伯格認為,一個健康的社會是建立在三個支柱上的:尊重政府的公共部門, 負責任的企業私營部門和強勁的自愿協會(非營利組織、非政府組織等)。要達到人性化的平衡的社會,必須實現這三個部分的平衡。《社會再平衡》一書則為建立一個平衡社會提供了強有力的說明以及如何做的路線圖。
社會再平衡 內容簡介
明茨伯格曾坦言:我雖然不是律師,但我覺得有必要質疑法律的失效;我也不算是經濟學家,但我覺得有義務來挑戰一切事物以經濟為指標的標準;我也不是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或者政治科學,更不是活動分子,但是在我的討論中,文化、行為、權力、社會運動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是一個合成者,我*成功的書都囊括了不同來源的想法。 明茨伯格創作《社會再平衡》這本書的初衷是因為關注身邊的趨勢:環境的惡化、民主的終結、自我詆毀以及像受到“崇高感召”般不斷上漲的貪念。他指出,我們必須用更加開放的世界觀來代替這個扭曲的教條,讓我們能通過草根的行動來做出一些有建設性的改變。很多人對這些現象憂心忡忡,但很少付諸行動。意愿是存在的,但對于目前發生了什么和怎么辦卻沒有認識。我們深陷在各種不同的解釋以及彼此不相關聯的解決方案的泥沼之中。明茨伯格所做的就是把這些集齊到一個單獨的框架中,為前路提供一個綜合的方法。這也是本書的**貢獻所在:提供了一個基于我們大多數人的社會、政治、經濟傾向的整合的框架,從而建議我們如何才能取得并保持社會的動態平衡。
社會再平衡 目錄
推薦序2
基本觀點
第 1章 非平衡的勝利
1989年當東歐的共產主義政權開始崩潰時,西方的政論家們開始宣告:“資本主義已經勝利!”其實他們錯了,大錯特錯。相對來講,其實是“平衡”在 1989年取得了勝利。當東歐國家過于將權力集中于公共部門,而嚴重偏離平衡的時候,西方一些成功的國家卻在公共、私營和社群部分之間維持了足夠的平衡。但是,現在這些國家也不受限制地滑向了非平衡。
美國走向非平衡之路:1789—1989
思考的終結:1989—?
跨越界限:始于 1989
從市場經濟到公司化社會
不止美國如此
對非平衡的大聲責難,而不是反對商業
第 2章 從攫取資源到探索我們的智謀
人類在很大程度上來說是探索者,充滿著創意,而不應該僅僅只會攫取這個世界有限的資源。但現實是,打著自由的旗號,我們正受制于個人主義:每一個個人、每一個機構都在竭盡全力為自己爭利,勝過對社會需求和正遭受威脅的地球的關心。我們似乎都忽略了一點:我們不是從先人手中繼承了地球,而是從后代手中借得的。
攫取資源的世界
一個探索自身智謀的世界
第 3章 支持平衡社會的三根支柱
幾個世紀以來有關左對右的爭論給我們這樣一種印象,那就是社會只包括公共和私營兩個重要方面。事實上,除了公共和私營,社會還包括第三個重要方面——社群領域。三方面的力量對于一個平衡的社會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對現今來說,社群領域也許更為重要,因為它是重建平衡社會的關鍵。
劃清左右的后果
公共部門、私營部分與社群領域
歡迎來到社群領域
社群領域的衰落(與崛起?)
左右夾攻
超越粗魯、愚鈍與封閉
平衡社會有可能嗎?
第 4章 根本的革新
有效的民主平衡個人、公共與集體的需求,然而我們許多*具影響力的民主照顧的卻是個人的需求,包括作為法人的企業的需求。要求政府不能干涉商業事務而商業卻插手政府事務是一種扭曲和降格我們社會的虛偽。沒有人,更不用說是所謂的企業“法人”,有道義上的權力運用私有財富去影響公共政策。
高尚的理想與低俗的交易
不是政府,也不是現在
不要期待“企業社會責任”(csr)的奇跡
社群領域的運動與行動
即刻的反轉
廣泛的重建
后續的改革
走向平衡的民主
希望在前方?
第 5章 動蕩世界中的你、我和我們
當今世界的焦慮并非是偶然的。就像地震前焦慮不安的狗一樣,我們很多人都已經感覺到我們還沒有認識到的事情。我們所處的世界已經嚴重失衡并且我們需要根本的革新。人們必須行動起來。不是“他們”,是你和我,各自地而又一起行動。恢復社會的平衡將成為我們的遺產——如果我們還想留下任何遺產的話,另一個選擇則是我們歷史的終結。
睜開我們的眼睛
明確認識
艾琳問題
過體面的生活
重新改變世界
附錄 在我們自己的水里煮著——對我們的非平衡狀況的咆哮和一些變革的建議
有多少人意識到我們的世界已經商業化到何等程度了,可能一切都被認為應當“貨幣化”。如果賣淫是指不加選擇地出售自身珍貴的部分的話,那么它在我們的社會里已經泛濫了。我們正身處失衡的世界之中。不是我們終結這種失衡,就是我們被這種失衡終結。
以消費之名來消耗
企業法人與人力資源
公司的報業
被廣告麻痹
幾乎一切被商業化
政府的失威
跨國公司的全球化
美國民主——25年后
全球的民主樣板?
關于此次努力
references
index
社會再平衡 相關資料
明茨伯格身在加拿大,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很自然地往南看,把美國當作了他寫《社會再平衡》的主要靶子,希望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早日恢復給他們帶來榮耀的平衡的境界。如果他往東看,對中國的情況有所了解,如上所述,他應該會同意,中國也許是比任何別的國家都更需要仔細審視政府、企業和社會三個部門的平衡關系吧。
——領教工坊聯合創始人 喬治華盛頓大學中國學院院長 肖知興
素以叛逆性思考著稱的管理學大師亨利明茨伯格并未放棄自己的獨立觀察與思考。在他看來,資本主義至少在最具代表性的美國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失衡。所謂的市場經濟,已經變成了公司化社會。私營部門成為社會的主宰,甚至達到了任何現有政治活動無法驅逐的程度。
——心理經管專家 陳禹安
亨利明茨伯格的新著《社會再平衡》,以商學院教授罕見的激烈“火力”,對近幾十年來公司化、貨幣化、金融化的整個世界提出批判,指出要走出目前的能源、環境和社會困境,必須重視相對市場、政府而發生空前衰落的社會,用社群型企業的模式來改造唯利是圖的私人企業。
——著名書評人 鄭渝川
社會再平衡 作者簡介
亨利明茨伯格,在全球管理界享有盛譽的管理學大師,當今世界上最杰出的管理思想家之一,經理角色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戰略管理學會主席,在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倫敦商學院、埃克斯-馬賽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和蒙特利爾高等商學院等學校擔任訪問學者。他曾兩次獲得《哈佛商業評論》所頒發的年度最佳文章“麥肯錫獎”。他最知名的著作《管理工作的本質》奠定了其管理大師地位。他對管理工作的觀察與研究,至今無人能超越。除此之外,他的代表作還包括《管理者而非MBA》《明茨伯格論管理》《明茨伯格管理進行時》等。
- >
史學評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自卑與超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