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社會史研究導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67041
- 條形碼:9787100067041 ; 978-7-100-06704-1
- 裝幀:6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社會史研究導論 本書特色
本書記錄了作者研究中國社會史的行蹤,集中體現了我的社會史研究的主要成果和主要學術思想。全書內容包括《我所認識到的唯物史觀和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國的早期文明和國家的起源》、《戰國秦漢商品經濟及其與社會生產、社會結構變遷的關系》、《漢魏之際人身依附關系向隸屬關系的轉化》等。
中國社會史研究導論 內容簡介
該書記錄了著名史學家何茲全先生研究中國社會史的行蹤,集中體現了何茲全先生在社會史研究的主要成果和主要思想。全書共分上中下三編,收錄論文二十八篇,是研究中國上古、中古社會史的一部重要的史論俱佳的巨著。 該書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特等獎。
中國社會史研究導論 目錄
自序
上編 總論
我所經歷的20世紀中國社會史研究
我所認識到的唯物史觀和中國社會史研究
研究人類社會形態、結構及其發展規律是社會史研究的主流
對中國古代社會形態演變過程中三個關鍵性時代認識的不夠
中編 中國古代社會史論
關于中國古代社會的幾個問題
關于古代史的幾個理論問題
“亞細亞的”生產方式本義
中國的早期文明和國家的起源
早期國家的出現
眾人和庶民
春秋戰國之際的經濟社會變化
戰國秦漢商品經濟及其與社會生產、社會結構變遷的關系
戰國秦漢時代的交換經濟和自然經濟,自由民小農和依附性佃農
中國古代社會中的奴隸
下編 中國中世社會史論
中古時代之中國佛教寺院
魏晉時期莊園經濟的雛形
三國時期農村經濟的破壞與復興
三國時期國家的三種領民
中古大族、寺院領戶研究
東晉南朝的錢幣使用與錢幣問題
漢魏之際封建說
漢魏之際社會經濟的變化
漢魏之際人身依附關系向隸屬關系的轉化
佛教經律關于寺院財產的規定
佛教經律關于僧尼私有財產的規定
秦漢地主與魏晉南北朝地主的不同
兩漢豪族發展的三個時期
南北朝隋唐時代的經濟與社會
中國社會史研究導論 作者簡介
何茲全,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魏晉南北朝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中國秦漢史學會、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中國唐史學會、中國簡牘研究會顧問。畢業于北京大學史學系,1947年就讀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后在霍普金大學培祗國際學院工作。1950年回國,執教于北京師范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