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社區的集團動力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244829
- 條形碼:9787501244829 ; 978-7-5012-4482-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社區的集團動力學 本書特色
社區是居民活動的主體,如何發揮居民的主動性,如何擴大自愿者隊伍,創造居民融洽相處的環境是社區動力學研究的出發點。居民社區自治體系的構建,社區醫療、教育以及防災抗災教育是社區建設的主要內容。此外,還從心理學層面、實證研究、案例分析等方面對社區動力學做了較全面的介紹。
社區的集團動力學 內容簡介
《社區的集團動力學》由杉萬俊夫編著。《社區的集團動力學》簡介:“什么叫群體動力學這里所謂的“群體”,指的是由一群人及其環境構成的整體的概念。請注意群體所包含的不僅僅是人,還包含了他們所處的環境。另一方面,動力學則是關于運動、變化的學科。群體動力學認為群體保持不斷地運動、變化。研究群體動態的學科叫做群體動力學。群體動力學與以往的心理學比較有兩大特征。一是對內心世界(心和頭腦的世界)的解釋;二是研究者所研究的行為(包括認知)及其對象,都是動態的集合體。
社區的集團動力學 目錄
第1章 集團動力學
**節 何謂集團動力學
一、動態的集團
二、研究姿態
三、兩種元理論——邏輯實證主義與社會建構主義
四、社會建構主義——針對什么的反論
五、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
第二節 當事者與研究者的協作性實踐
一、當地
二、價值與目的
三、初級調查與次級調查
四、互動現場
五、理論
第三節 集團動力學理論
一、規范理論
二、運動理論
第2章 自治:人口稀少地區的居民自治體系的創造
**節 人口稀少問題與人口稀少地區的活力建設
一、人口稀少問題
二、人口稀少問題的質的變化
三、人口稀少地區活力面臨的重要課題
第二節 智頭町“零分之一村建運動”
一、智頭町的概況
二、“零分之一運動”的背景與概要
三、“零分之一運動”的規則
第三節 村落建設運動的興起參加村落運動的事例
第四節 “零分之一運動”的實況調查
第五節 基于規范理論的考察——贈與和攫取的連鎖
第3章 醫療:以居民為主體的地方醫療
**節 發源地——西陣
第二節 以創建居民為主體的醫療站為目標
第三節 以醫療為中心的區域活力建設
第四節 基于運動理論的考察
第4章 教育:市民小組的“學校”教育
**節 在輕松的活動中感受教育
第二節 “寢屋川寺子屋”的由來
第三節 輕松的活動與重要的課題
第四節 基于運動理論的考察
第5章 防災:建立強有力的抗災社區
**節 災害非營利組織
第二節 救援儲備站(rescue stock yard)
第三節 日常的防災活動
第四節 災害時的救援活動——協調志愿者
第五節 地方政府、非營利組織、普通市民
第六節 基于規范理論和運動理論的考察 ——日常性與非日常的銜接
第6章 家庭:“無血緣親緣關系”
**節 不孕與領養
第二節 “無血緣親緣關系”的支援網絡的活動——非營利組織法人“環之會”案例
第三節 “環之會”支援組織的活動
第四節 建立“無血緣親緣關系”
第五節 基于規范理論的考察——先驗性的構成與維持
片段:生父母與養父母面對面
社區的集團動力學 作者簡介
杉萬俊夫,1951年生,九州大學研究生院教育學博士課程修了。大阪大學學術博士。現為京都大學研究生院人類·環境學研究科教授。研究方向集團動力學。1994—1997年任日本集團動力學會會長。主要著作:《田野中的人類科學:復活的社區》(米內魯巴書房)、《來自社區的挑戰:鳥取縣智頭町的村落振興》(巖波書店)、《尋求看護的人類科學》(納卡尼西婭出版)、《心理學者看到的阪神大地震一心靈安撫和志愿者活動》(納卡尼西婭出版)等。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