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晚清京師南城政治文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607972
- 條形碼:9787550607972 ; 978-7-5506-0797-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晚清京師南城政治文化研究 本書特色
趙雅麗編著的《晚清:京師南城政治文化研究》采取將晚清士大夫文化和京師南城(主要是宣南)社會環境相結合的方法,以同光清流派為中心,分析南城以中下層京官為主體的政治文化模式及其流變。
《晚清:京師南城政治文化研究》討論的重點:一、晚清政治文化的理論來源、運作模式及其與南城特定地域環境的關系;二、橫向探析同光清流派在民族危機日迫、內部病癥深重的背景下,議政氛圍日濃,形成以儒學德治為核心理念,應對危局的種種建言及其政治運作;三、縱向考察同光清流派分別在當時若干重大歷史事件中的政治心理、政治觀念及其自身的歷史命運;四、清流主干張之洞在晚清教育改革中的清流本色及其變異。
晚清京師南城政治文化研究 內容簡介
晚清年代,生活在京師南城以言官清流著稱于世的士大夫群體,他們是在怎樣的政治文化氛圍中活動的?他們有著怎樣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心理,以及有著怎樣相應的政治選擇和交際網絡?他們怎樣和多大程度上影響著晚清幾代君主們的政治決策,從而影響著晚清政治格局和政治文化的演變軌跡?閱讀趙雅麗編著的這本《晚清京師南城政治文化研究》,你將知道答案。
晚清京師南城政治文化研究 目錄
緒論:關于研究對象的幾點思考 一、政治文化界定 二、南城政治文化考量 三、宣南文化形態的變遷**編 歷史背景和地域環境 **章 翰詹衙門的功能及其屬員的政治能量 一、起源及歷史沿革 二、清代翰詹衙門的功能及清要官員的政治能量 三、清要官員的地域優勢及其對儒學經世的認同 四、小結 第二章 京師南城的區域文化環境 一、“士流題詠率署宣南” 二、宣外名宿分布概況 三、京南士人生活素描 第三章 王朝危機與宣南議政風氣的萌發 一、嘉道社會危機 二、議政風氣的文化來源和宣南地域環境 三、議政風氣的萌動:以洪亮吉“極言時政啟”為例 四、議政風氣的擴展:以黃爵滋“禁煙疏”為例 第四章 咸同以降南城士人的交際網絡與信息來源 一、成豐朝的朝士派別與法源寺聚會 二、同光朝十人的交際網絡與信息來源 三、清流人士的互援 舊、各種社交圈子:以李慈銘為例第二編 橫向探析:建言種種和政治參與 第五章 時人論清流的史料與史識 一、辜鴻銘 二、胡思敬 三、瞿兌之 四、劉成禺 五、郭嵩燾 六、其他 七、小結 第六章 同光兩朝清流派建言種種 一、整頓吏治 二、修德除奢 三、延攬人才 四、州縣久任 五、廣開言路 六、寄養宗室 七、改革科舉 八、應對洋務 九、涉外強硬 十、小結 第七章 清流群體的政治納用和政治參與 一、清流群體的政治納用 二、形形色色的政治參與舉例第三編 縱向考察:同光兩朝重大事件中清流派從議致到干政的發展勢頭 第八章 罷黜議政王奕沂 一、辛酉政變后慈禧與奕訴的權力砝碼 二、慈禧提升名儒清流 三、蔡壽祺劾恭王始末 四、小結 第九章 京師同文館之爭 一、增設天文算學館引發論爭之癥結 二、天文算學館之爭及中樞的折中與制衡 三、清議的先聲 四、小結 第十章 天津教案中的清議與廷爭 一、訛言:天津教案的導火索 二、直隸總督曾國藩處理津案的困境 三、清議與廷爭 四、小結 第十一章 中俄伊犁交涉:清流派的集體亮相和行動 一、主戰、拒約、改約的思想基礎 二、應對海防、邊防雙重危機交錯的討論 三、伊犁交涉:清流派的同調駁擊 四、伊犁改約:民族危機下的激情與自信 五、小結 第十二章 丁戊奇荒中的廷議:清議群體聯合發言勢頭的擴展 一、京師情形:百物騰貴、災民載道和權要奢靡的強烈反差 二、拈香祈雨的“罪己”儀式 三、科道言官的建言:荒政恤民 四、翰林清流的吁請:廣開言路、遇災修省 五、清流派與地方政要的較量 六、翰詹科道聯合發言的勢頭 七、“除奸邪”與開言路主張的激進化 八、小結 第十三章 中法戰爭:清流派發言的新一輪高潮 一、不即不離:宗藩觀念下能力與道義兩難抉擇 二、和戰兩歧:清流派主戰的清議推動 三、聯合黑旗軍抗法的清議努力 四、彈劾樞臣與甲申易樞 五、“李福協定”:“清議皆擊李鴻章” 六、清流骨干的擢升與清流群體的星散 七、小結 第十四章 鐵路之爭:清流派與洋務官僚的求強趨同 一、抵制洋人筑路 二、李鴻章的“有倡無和” 三、議修清京鐵路的論駁 四、開修滓通鐵路的臺諫輿論 五、“下鐵路之詔”:“青牛角”張之洞的助力 第十五章 清流派干預內宮權力的嘗試 一、安德海案 二、阻修圓明園 三、干預帝統“家法”:“孤臣”吳可讀的“尸諫” 四、庚辰午門護軍太監斗毆案 五、小結 第十六章 以權力為中心:內宮對清流的支持與壓制 一、內宮對清流的支持 二、“甲申易樞”后內宮對清流的壓制及議政聲音的流散 三、小結代結語:清末教育改革主角張之洞:清流本色及其變異 一、新政上諭解析:西方富強之源納入儒學的論述 二、張之洞《江楚會奏變法三折》的清議風格解析 三、科舉漸廢:力求穩健的改革思路與舉措 四、“保存國粹”:中學與西學并行的新體認 五、小結附:參考書目后記
晚清京師南城政治文化研究 作者簡介
趙雅麗,女,吉林省四平市人。1988年于吉林師范大學歷史系獲學士學位。1992年于東北師范大學歷史系獲碩士學位,畢業后在沈陽大學師范學院歷史系任教。2003年于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獲博士學位,畢業后任職于北京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現為副研究員。主要從事北京地方史、清史及思想文化史研究工作。先后參與了《北京歷史文化保護區文獻資料整理與研究》、《北京政治史》、《北京風俗史》、《北京宗教史》、《北京民族史》、《北京著述史》、《北京山區歷史文化資源研究》等集體課題的撰寫工作。主要專著有《清宮檔案證史書系·宣統朝》、《(文子)思想及竹簡(文子)復原研究》,發表論文多篇。其中《(文子)思想及竹簡(文子)復原研究》于2006年獲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第十二屆優秀成果一等獎、北京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山海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經典常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