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法國陵園雕塑 本書特色
★12開精裝,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
★拉雪茲公墓坐落在法國巴黎市區略靠東邊的地方,占地600余畝,有近200年歷史,是世界上著名的公墓之一
★本書由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副教授韋振中攝影、編寫
★書中對所攝雕塑的材質有詳細的介紹
★藝術、歷史、考古、旅行愛好者的優質參考
拉雪茲公墓座落在法國巴黎市區略靠東邊的地方,占地600余畝,有近200年歷史,是世界上著名的公墓之一。
公墓內綠樹成蔭,環境幽靜,安息在公墓里有無數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如作家巴爾扎克、音樂家肖邦、畫家科羅、雕塑家法爾孔內、《國際歌》歌詞作者鮑狄以及馬克思的女兒、巴黎地鐵之父菲爾浪斯·比耶文紐、蘇伊士運河的建造者費爾南多·萊塞普斯等。200年來,它吸引了眾多的歷史學家、社會學者以及慕名而來的游人憑吊、遐想。
拉血茲公墓*吸引人的,還是園內數以千計用各種形式、風格、材質做成的墓園雕塑。當您從各式各樣雕塑旁走過時,思緒會跟著雕塑的情感一起波動,忽而感到悲切,忽而感到莊嚴肅穆,天使的溫暖趕走了死亡的恐懼,在似乎絕望中又流露對天國的希翼。從對死者的深情懷念衍化成對生者的珍重,以致從歷史的變幻中感悟如何看待人生。
法國人多信奉天主教,墓園設計體現出強烈的宗教影響,委托人常要求通過圣母、天使形象及十字架等雕塑造型對亡靈進行悼念,藝術家運用巧妙的構思,使作品既能滿足委托人的要求,又在藝術上有所獨創并具有一定的保存價值。
拉雪茲公墓雕塑,基本上屬實用型的作品,雕塑名家參與的不多,僅見著名雕塑家達魯創作的精美臥像。然而從該公墓存在的雕塑來看,這些雖名不入冊的藝術家,均有著深厚的藝術功力和無限的藝術創造力。他們通過雕塑藝術,使人們面對死亡而感到生命的可貴,對死者委婉的祝愿而感悟到對生的珍惜,一切無不體現著人性美。在這氛圍中,讓狂躁者變得平和,讓絕望者燃起生的希望。如此之浪漫,如此之藝術地對待人生與死亡,已遠遠超出了這些雕塑藝術本身。
法國陵園雕塑 內容簡介
本書選擇法國巴黎拉雪茲公墓雕塑160件精品匯集成冊。
法國陵園雕塑 節選
法國陵園雕塑 作者簡介
韋振中(1940—),廣西人。擅長雕塑。1965年畢業于廣州美院雕塑系。曾任廣州美院附中副校長、副教授,廣州美院雕塑系副主任、副教授。《獵歸》 獲全國少數民族美展表彰獎,《思》獲第六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獎,《難忘的樂章》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主要作品有《鄧發像》《少女》《孫中山》《帕格尼尼像》《情溢 珠江》《繼往開來 》《珠江縱隊向西挺進》《廣寧人民武裝起義紀念碑》等。出版有《韋振中木雕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虎
- >
莉莉和章魚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自卑與超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