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國藝術史(建筑雕塑卷) 版權信息
- ISBN:7202025035
- 條形碼:9787202025031 ; 978-7-202-02503-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藝術史(建筑雕塑卷) 內容簡介
本套中國藝術史叢書,為中國建筑與雕塑專設了一個系列,將中國歷史上的建筑與雕塑藝術,按照歷史朝代的順序,向讀者作詳細的介紹,在中國藝術史研究方面,無疑是十分有見地的作法。本書對這兩種藝術門類的藝術旨趣與藝術風格之發生、發展的歷史,加以詳細的敘述,使讀者在對藝術發展歷史的鑒賞之余,也領略到兩種相互交叉與融合的藝術領域的知識與文化的熏染,仍將是十分有意義的一件事情。
中國藝術史(建筑雕塑卷) 目錄
**章 概述
第二章 舊石器和中石器時代的建筑與雕塑
第三章 新石器時代的建筑與雕塑
第四章 夏商時期的建筑與雕塑
第五章 西周的建筑與雕塑
先秦建筑雕塑史
**章 概述
第二章 城市
第三章 宮殿
第四章 陵墓
第五章 建筑裝飾、裝修和色彩
第六章 雕塑藝術
秦漢建筑雕塑史
**章 概述
第二章 秦漢宮殿建筑
第三章 秦漢園林建筑
第四章 秦漢陵墓建筑
第五章 秦漢都城建筑
第六章 秦漢建筑裝飾雕塑
第七章 秦漢明器雕塑
第八章 秦漢墓表雕塑
第九章 秦漢實用裝飾雕塑及工藝雕塑
第十章 秦漢邊境民族雕塑和東漢末年佛教造像
魏晉南北朝建筑雕塑史
隋唐五代建筑雕塑史
宋遼金夏建筑雕塑史
元代建筑雕塑史
明代建筑雕塑史
清代建筑雕塑史
民國建筑雕塑史
附錄
中國藝術史(建筑雕塑卷) 節選
**章 概述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人口眾多、疆域遼闊的文明古國。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勤勞勇敢的華夏兒女以自己無窮的智慧創造了光輝燦爛的物質文明和精神財富,其中異彩紛呈的各民族藝術,不僅為中華民族贏得了廣泛贊譽,而且成為世界文明殿堂中的瑰寶。遠古暨夏、商、西周三代的建筑與雕塑藝術,是中國古代人民對全人類的杰出貢獻。
遠古暨三代,是中華民族各種藝術形式的產生、發展的初創階段。各種藝術形式如繪畫、雕塑、音樂、舞蹈、建筑、工藝等,如奇葩斗艷,蔚為壯觀,又似涓涓細流,匯入大海,形成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不息血脈。中國的建筑與雕塑藝術,與西方有明顯不同的特點和各自的發展道路,這些區別在遠古暨三代已初露端倪。由于年代的久遠,遺存作品和遺跡不如后代那樣豐富,但其無窮的魅力和越來越多的考古新發現,仍需我們深入地研究和探討。
眾所周知,歷史中的決定性因素,歸根結底是直接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但是,生產本身又分為兩種,其一是生活資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相關必需品和各種生產工具;其二是人類自身的繁衍延續。對于社會結構簡單的原始氏族社會來說,居住條件和建筑思想、建筑技術的發展,是極其重要的生存要素。在我國各地H益豐富的考古發掘資料中,反映氏族、家族和家庭生活的房屋遺址很多,使我們得以比較全面地了解遠古暨三代各地居民的建筑藝術;進入階級社會的夏、商、西周三代居民住宅和王室宮廷建筑發掘較少,不過也能大體復原描繪當時殿堂亭閣的風貌,再現昔H的輝煌。
原始藝術是人類在生產實踐和日常生活中通過勞動產生的,勞動創造了人本身,也創造了藝術。建筑與雕塑藝術的萌芽,產生于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3萬年左右。當時氏族先民為了更好地生存,對適合居住的山洞崖穴進行選擇和初步改造。
……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回憶愛瑪儂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