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郵審美與人文-錢中文自選集
¥58.6(7.3折)定價:¥80.0本書是“北京社科名家文庫”叢書之一種,選編了改革開放后錢中文先生在教學與研究工作中發表的有關文學理論方面的文章,時間跨度將近三十年,本書共分兩輯分別為:第一輯審美反映與審美意識形態論,第二輯新理性精神文學論。作者的研究范圍主要集中在文學發生、文學觀念、審美創造以及蘇俄文學理論上,其創新之處在于新理性精神的提出和闡發...
-
包郵錢中文文集-((1—5卷))
¥638.4(8折)定價:¥798.0錢中文文集共五卷,將有名文藝理論家、批評家、俄國文學專家錢中文先生幾十年來文藝理論研究成果系統收錄。文集中的論著均由錢中文先生自選,均為其學術生涯中的代表作,每卷通過不同內容和面向,力圖將錢中文先生的研究成果分門別類地展示出來,以期深入介紹錢中文先生的學術思想和學術建樹。文集是對錢中文先生多年學術成果的一次全面的總結。既可以顯示出一位學者孜孜矻矻辛勤走過的學術道路,又可以從中看出幾十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各個領域的部分
-
包郵錢中文.祁志祥八十年代文藝美學通信
¥18.4(3.2折)定價:¥58.0中國美學界學術大師、社科院學部委員錢中文與現上海市美學學會會長祁志祥,在八十年代的文藝美學通信集。 1981年底,通過投稿請教的關系,剛剛大學畢業、身為鄉村中學教師的祁志祥與中國社科院文研所文論室的錢中文先生開始了六年的學術通信。錢中文先生在極為繁忙的工作中撥冗給祁志祥看稿改稿,先后寫給他的書信達25封,體現了無私扶持后學的崇高人格,為今天的學界導師樹立了榜樣;同時,錢中文先生在通信中對當年的文藝熱點學問題發表了許多意見,具有珍貴
-
包郵中國中外文藝理論研究.2013
¥37.3(3.8折)定價:¥98.0《中國中外文藝理論研究(2013)》圍繞“21世紀的文藝理論:國際視域與中國問題”展開研究,集中探討了“文藝理論基礎與前沿”、“西方文論與中外文論比較與影響”、“古代文論研究的新走向”、“中西比較中的美學研究”、“文化研究與新媒介”、“創作實踐中的理論介入”等學界普遍關心的重要理論問題,試圖通過學者的研究與關注,在中外越來越多的理論交流與對話中,探討文藝理論的老問題、新發展,以推進我國文藝理論的持續發展,為21世紀我國社會文化的大
-
包郵罪與罰
¥23.7(2.8折)定價:¥84.0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著的《罪與罰/世界名著名譯文庫》描寫一心想成為拿破侖式非凡人物的窮大學生拉斯科爾尼科夫,受無政府主義思想毒害,為生活所迫,殺死放高利貸的老太婆和她的無辜的妹妹,制造了一起震驚全俄的兇殺案。經歷了一場內心痛苦的懺悔后,他最終在基督教徒索尼婭姑娘的規勸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亞。作品著重表現主人公行兇后良心受到譴責,內心深感孤獨、恐懼的精神狀態,刻畫他犯罪前后的心理變化,揭示俄國下層人民的艱難生活...
-
包郵文學理論:求索與反思
¥22.1(3.3折)定價:¥66.0《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專題文集·文學理論:求索與反思》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主席團主持編輯的學術論著匯集,作者均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榮譽學部委員,內容集中反映學部委員、榮譽學部委員在相關學科、專業方向中的專題性研究成果。《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專題文集·文學理論:求
-
包郵2012-中國中外文藝理論研究
¥38.2(3.9折)定價:¥98.0《中國中外文藝理論研究(2012)》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學術出版資助項目,主要內容包括文藝理論基礎與前沿、西方文論研究與中外文論比較與影響研究、古代文論研究、美學研究、文化研究與新媒介研究、創作實踐理論研究、附錄...
-
包郵桐蔭夢痕-體驗與感悟
¥22.4(5.7折)定價:¥39.0《桐蔭夢痕(體驗與感悟)》是“京師學術隨筆”系列之一。《桐蔭夢痕(體驗與感悟)》是錢中文編著的一本學術隨筆,收錄《有容乃大――記童慶炳先生》;《風范與人格――記樊駿先生》;《憶高曉聲》;《閱讀世界經典,提升人文精神》;《三言兩語――名家著作推薦》;《隨筆三篇》;《緣分如影――我與果戈理》;《霧濕夢痕》等文章...
-
包郵中外文化與文論:第36輯
¥20.7(4.5折)定價:¥46.0《中外文化與文論第36輯》主要內容包括:傳播符號學發展趨勢與理論探索大眾傳播時代的科技神話:建構、表征及反思、傳播符號學視域下“冷熱媒介”理論的再思考、論空符號——與韋世林教授商榷、符號學:傳播學三大學派的整合平臺——兼論傳播學的困境與出路、互聯網傳播中符號的生產與傳播、論符號修辭四體演進的共時性、儀式抗爭:表演式抗爭的視覺意象與修辭原理、標出性與標出性翻轉:論中國性別文化權力轉向、論傳播與社群:一個皮爾斯傳播符號學路徑、近20年
-
包郵新理性精神與當代文論建設/中國文學理論與批評叢書
¥23.3(3.3折)定價:¥69.8正如作者錢中文先生所說:新理性精神提出后,就被介紹到了國外,五六年后,在國內也有學者作出了肯定性的回應。不過,新理性精神能否成為不少同行的共同理念,促進文學理論的建設與創新,我不會過分樂觀,要讓它在實踐中去接受檢驗,而且它自身在理論上還要不斷深化與完善。理論一旦認為自身如何如何,就往往會給自己套上枷鎖。沒有必要把尚未兌現的設想說在前面,或是說得太早了。我倒寧愿新理性精神只是少數有著共同理念的同行的學術立場與行動。這樣,我們的心態可以放